【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天然河砂季节性开采的特点和限采政策的实施,导致河砂资源严重紧缺,采用机制砂取代河砂制备混凝土预应力构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河砂相比,机制砂颗粒粗糙、棱角显著、且含有一定量的石粉,对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减水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中的减水剂应具有减水率高、适应性好、早强效果明显、凝结时间短、低收缩徐变等特点。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具有梳状结构,可通过调节主链聚合度、侧链密度及长度、接枝特殊基团等方式实现上述要求。张新民等采用丙烯酸、不同支链长度的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磺酸基单体制备了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早强快凝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该碱水剂的初凝及终凝时间比普通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短2~3小时,引气量小,不但可以缩短混凝土试件静养时间,也可以在相同的蒸养时间内大幅度的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杨楚斌、陈根养等将醇胺、酰胺等具有早强功能的官能团引入分子结构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该聚羧酸减水剂通过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材料制备而成:分子量为1000~6000的聚醚大单体50~100份、酯类大单体20~40份,马来酸-β-环糊精10~40份、苯乙烯5~15份、丙烯酸类单体30~60份、不饱和磷酸酯10~30份、铵阳离子不饱和单体5~25份以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制备出分子量为15000-80000的聚合物,复配引气剂0~4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4份、促硬剂0~10份、牺牲剂5~15份,然后加入碱溶液中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该聚羧酸减水剂通过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材料制备而成:分子量为1000~6000的聚醚大单体50~100份、酯类大单体20~40份,马来酸-β-环糊精10~40份、苯乙烯5~15份、丙烯酸类单体30~60份、不饱和磷酸酯10~30份、铵阳离子不饱和单体5~25份以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制备出分子量为15000-80000的聚合物,复配引气剂0~4份,有机硅类消泡剂0~4份、促硬剂0~10份、牺牲剂5~15份,然后加入碱溶液中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大单体为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大单体、4-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醚大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酯类大单体为由分子量为500~25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与丙酸类单体通过酯化反应制备的甲氧基聚乙二醇不饱和羧酸酯大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构件用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磷酸酯为不饱和磷酸单酯、不饱和磷酸二酯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制砂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昊,李化建,易忠来,黄法礼,王振,谢永江,袁政成,温浩,仲新华,谢清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