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锋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88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具体涉及康复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扶持机构,所述扶持机构一侧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位于底座上方;所述扶持机构包括两个竖板,所述竖板内部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贯穿竖板,所述竖板一侧设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贯穿其中一个滑槽并延伸出竖板另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杆外部设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支撑杆,患者可以抓紧支撑杆进行缓慢练习,支撑杆外侧设有橡胶套,可以加大患者与支撑杆的摩擦力,有利于防止康复患者摔倒,支撑杆两端均设有第一旋转杆与滚轮,看护人与医生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旋转杆帮助患者行走,有利于减少患者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
本技术涉及康复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的下肢受伤以后,一方面是通过服药治疗,另一方面还需加强锻炼,增进血液循环,促使恢复肢体功能,传统下肢锻炼方法采用自拄拐杖,较重的患者需要用人扶着行走,这两种腿部锻炼的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也有以下不足,一是自拄拐杖,易歪倒,会出现骨折等意外事故,不安全,二是用人协助行走,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不方便,现有腿部锻炼的设备,功能单一,无法使患者省力,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通过设有支撑杆,患者可以抓紧支撑杆进行缓慢练习,支撑杆外侧设有橡胶套,可以加大患者与支撑杆的摩擦力,有利于防止康复患者摔倒,支撑杆两端均设有第一旋转杆与滚轮,看护人与医生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旋转杆帮助患者行走,有利于减少患者施力,在患者行走的过程中,支撑杆带动滚轮在滑槽内部转动,减少摩擦力,方便患者进行搀扶,有利于防止患者摔倒造成二次伤害,通过将滑槽设置为多个,可以通过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方便患者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扶持机构,所述扶持机构一侧设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位于底座上方;所述扶持机构包括两个竖板,所述竖板内部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贯穿竖板,所述竖板一侧设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贯穿其中一个滑槽并延伸出竖板另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杆外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位于其中一个滑槽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均开设有圆孔,两个所述圆孔内部均设有圆形块,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分别与两个圆形块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坐板,所述坐板位于其中一个竖板一侧,所述坐板与竖板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坐板底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坐板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延伸入方形槽内部,所述支撑板与方形槽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坐板一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有插杆,所述插杆贯穿套筒延伸出套筒顶部,所述插杆内部开设有U形孔,所述U形孔贯穿插杆两侧,所述U形孔内部设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贯穿出插杆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位于套筒上方,所述第二旋转杆两端均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第二旋转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盘位于插杆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一侧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与第二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一端设有两个绑腿,所述绑腿与拉绳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截面设置为倒凸字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两个竖板之间,所述橡胶垫位于支撑板底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外侧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方形槽与支撑板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一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套筒延伸入套筒内部,所述螺栓与套筒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套筒内部,所述固定板位于插杆一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转盘一侧均设有把手。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支撑杆,患者可以抓紧支撑杆进行缓慢练习,支撑杆外侧设有橡胶套,可以加大患者与支撑杆的摩擦力,有利于防止康复患者摔倒,支撑杆两端均设有第一旋转杆与滚轮,看护人与医生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旋转杆帮助患者行走,有利于减少患者施力,在患者行走的过程中,支撑杆带动滚轮在滑槽内部转动,减少摩擦力,方便患者进行搀扶,有利于防止患者摔倒造成二次伤害,通过将滑槽设置为多个,可以通过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方便患者使用;2、患者在行走疲惫后,可以坐在坐板上做牵引运动,坐板底部设有支撑板,可以支撑坐板,防止患者摔倒,坐板一侧设有插杆,插杆插在套筒内通过螺栓与固定板固定,防止插杆滑落,患者可以通过将两个绑腿将腿部绑上,两只手来回转动转盘的把手,可以使腿部进行牵引训练,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在运动结束后,可以将插杆取下,将支撑板滑入坐板内的方形槽里,通过坐板与竖板铰接,将坐板滑动到竖板旁,可以减少空间,方便患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牵引机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扶持机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牵引机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图5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竖板侧视图。附图标记为:1底座、2扶持机构、3牵引机构、4竖板、5滑槽、6第一旋转杆、7滚轮、8支撑杆、9圆孔、10圆形块、11坐板、12方形槽、13支撑板、14套筒、15插杆、16U形孔、17第二旋转杆、18转盘、19拉绳、20绑腿、21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7所示的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扶持机构2;所述扶持机构2包括两个竖板4,所述竖板4内部开设有多个滑槽5,所述滑槽5贯穿竖板4,所述竖板4一侧设有第一旋转杆6,所述第一旋转杆6贯穿其中一个滑槽5并延伸出竖板4另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杆6外部设有滚轮7,所述滚轮7与第一旋转杆6固定连接,所述滚轮7位于其中一个滑槽5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6之间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两端均开设有圆孔9,两个所述圆孔9内部均设有圆形块10,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6分别与两个圆形块10固定连接;所述滑槽5截面设置为倒凸字形;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橡胶垫21,所述橡胶垫21位于两个竖板4之间;所述支撑杆8外侧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与支撑杆8固定连接。实施方式具体为:患者在使用本技术时,抓紧扶持机构2中的支撑杆8进行行走练习,支撑杆8外侧设有橡胶套,可以加大患者与支撑杆8的摩擦力,有利于防止患者摔倒,支撑杆8两端均设有第一旋转杆6与滚轮7,看护人与医生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旋转杆6帮助患者行走,有利于减少患者施力,在患者行走的过程中,支撑杆8带动滚轮7在滑槽5内部转动,减少摩擦力,方便患者搀扶,有利于防止患者摔倒造成二次伤害,滑槽5设置为多个,可以通过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方便患者使用,扶持机构2底部设有橡胶垫21,在患者不小心摔倒的过程中,可以减小冲撞程度,有利于保护患者身体。如附图1、附图3以及附图5所示的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还包括牵引机构3,所述牵引机构3位于扶持机构2一侧,所述牵引机构3位于底座1上方,所述牵引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扶持机构(2),所述扶持机构(2)一侧设有牵引机构(3),所述牵引机构(3)位于底座(1)上方;/n所述扶持机构(2)包括两个竖板(4),所述竖板(4)内部开设有多个滑槽(5),所述滑槽(5)贯穿竖板(4),所述竖板(4)一侧设有第一旋转杆(6),所述第一旋转杆(6)贯穿其中一个滑槽(5)并延伸出竖板(4)另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杆(6)外部设有滚轮(7),所述滚轮(7)与第一旋转杆(6)固定连接,所述滚轮(7)位于其中一个滑槽(5)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6)之间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两端均开设有圆孔(9),两个所述圆孔(9)内部均设有圆形块(10),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6)分别与两个圆形块(10)固定连接;/n所述牵引机构(3)包括坐板(11),所述坐板(11)位于其中一个竖板(4)一侧,所述坐板(11)与竖板(4)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坐板(11)底部开设有方形槽(12),所述坐板(11)底部设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延伸入方形槽(12)内部,所述支撑板(13)与方形槽(12)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坐板(11)一侧设有套筒(14),所述套筒(14)内部设有插杆(15),所述插杆(15)贯穿套筒(14)延伸出套筒(14)顶部,所述插杆(15)内部开设有U形孔(16),所述U形孔(16)贯穿插杆(15)两侧,所述U形孔(16)内部设有第二旋转杆(17),所述第二旋转杆(17)贯穿出插杆(15)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17)位于套筒(14)上方,所述第二旋转杆(17)两端均设有转盘(18),所述转盘(18)与第二旋转杆(1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盘(18)位于插杆(15)前后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17)一侧设有拉绳(19),所述拉绳(19)与第二旋转杆(17)固定连接,所述拉绳(19)一端设有两个绑腿(20),所述绑腿(20)与拉绳(1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用腿部牵引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扶持机构(2),所述扶持机构(2)一侧设有牵引机构(3),所述牵引机构(3)位于底座(1)上方;
所述扶持机构(2)包括两个竖板(4),所述竖板(4)内部开设有多个滑槽(5),所述滑槽(5)贯穿竖板(4),所述竖板(4)一侧设有第一旋转杆(6),所述第一旋转杆(6)贯穿其中一个滑槽(5)并延伸出竖板(4)另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杆(6)外部设有滚轮(7),所述滚轮(7)与第一旋转杆(6)固定连接,所述滚轮(7)位于其中一个滑槽(5)内部,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6)之间设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两端均开设有圆孔(9),两个所述圆孔(9)内部均设有圆形块(10),两个所述第一旋转杆(6)分别与两个圆形块(10)固定连接;
所述牵引机构(3)包括坐板(11),所述坐板(11)位于其中一个竖板(4)一侧,所述坐板(11)与竖板(4)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坐板(11)底部开设有方形槽(12),所述坐板(11)底部设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延伸入方形槽(12)内部,所述支撑板(13)与方形槽(12)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坐板(11)一侧设有套筒(14),所述套筒(14)内部设有插杆(15),所述插杆(15)贯穿套筒(14)延伸出套筒(14)顶部,所述插杆(15)内部开设有U形孔(16),所述U形孔(16)贯穿插杆(15)两侧,所述U形孔(16)内部设有第二旋转杆(17),所述第二旋转杆(17)贯穿出插杆(15)两侧,所述第二旋转杆(17)位于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