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凯丽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31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单元、转动单元、高度调节单元、称重单元、连接单元和防护单元,所述底板上侧面的中部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底板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安装框架,所述移动单元包含第一电机、移动架、螺纹杆、限位杆和座椅,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底板的左侧面上,所述底板的上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移动架的后侧边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面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后侧的安装槽的内部,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进行调整,而且能够对病人进行安全的防护,并且能够让病人进行适当的休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脑出血、颅脑损伤、脊髓损伤、下肢骨折、关节炎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患者下肢功能活动障碍,进而影响患者诸多的日常生活活动,通过使用恰当的辅具装置可以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其独立性,现有的康复科用辅助行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不同患者身高进行调整,而且进行行走锻炼时,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看护搀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对病人无保护措施,非常容易发生危险,并且大部分的病人身体素质无法支撑其进行长时间的辅助行走,因此在病人进行行走锻炼时需要一定时间的休息,但现有的装置往往需要将病人与辅助器具分离,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进行调整,而且能够对病人进行安全的防护,并且能够让病人进行适当的休息,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单元、转动单元、高度调节单元、称重单元、连接单元和防护单元;底板:所述底板上侧面的中部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底板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安装框架;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含第一电机、移动架、螺纹杆、限位杆和座椅,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底板的左侧面上,所述底板的上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移动架的后侧边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面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后侧的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架的前侧边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在前侧的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架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座椅,通过设置移动单元使得病人在行走锻炼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休息;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安装在安装框的内部,通过设置转动单元使得病人能够进行行走锻炼;高度调节单元:所述高度调节单元包含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架和支撑柱,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相对应的安装在安装框上侧面的右端,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臂均固定在固定架的下侧面上,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通过设置高度调节单元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病人的身高进行有效的调整;承重单元:所述承重单元包含第二电机伸缩杆、固定板和吊环,所述第二电机伸缩杆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机伸缩杆的伸缩臂固定在固定板的上侧面上,所述固定板的下侧面上固定有两个相对应的吊环,病人通过拉动吊环站起;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上侧面上,所述连接单元与防护单元的相配合;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安装在连接单元的下端,通过设置防护单元对病人进行防护;其中:还包括安装板、显示屏和PLC控制器,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固定架的上侧面上,所述安装板的左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和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机伸缩杆和显示屏的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单元包含第二电机、齿柱和齿带,所述安装框的前侧面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三个相对应的齿柱,三个齿柱通过齿带相连,右侧的齿柱的前端面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包含连接板、第三电机、转轴和连接带,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板相对应的固定在安装框架的上侧面上,前侧的连接板的前侧面上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转轴的前端面上,所述转轴的后端转动连接在后侧的连接板的前侧面上,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固定有连接带,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单元包含橡胶带、固定块和卡块,所述连接带远离转轴的一端贯穿安装框架的上侧壁固定在橡胶带的侧面,所述橡胶带的前后两端固定有两个相对应的固定块,后侧的固定块的侧面固定有卡块,前侧的固定块的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配合。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棉垫和第二棉垫,所述第一棉垫和第二棉垫均固定在座椅的上侧面上,通过设置第一棉垫和第二棉垫使得病人在进行休息时更加舒适。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架的上侧面上固定有两个相对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面上固定有扶手,通过设置扶手对病人进行防护。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条设置有三个,三个防滑条相对应的固定在齿带的上侧面上,通过设置防滑条能够有效防止病人在进行行走锻炼时滑倒。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圆周面上固定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圆柱面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环,通过设置橡胶管提高病人的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搀扶着病患站立在齿带的上侧面上,然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工作,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工作带动固定架移动,固定架移动带动支撑柱移动,当支撑柱到合适的位置后,关闭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然后让病患双手扶在橡胶管的圆周面上,通过以上装置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非常方便的根据病患的身高进行调整;2、病人扶好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转动,第三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使得连接带展开,连接带展开后使得橡胶带向下移动,当橡胶带向下移动到病患的腰部后,关闭第三电机,然后将橡胶带缠绕到病患的腰部,缠绕完毕后,将后侧的固定块侧面固定的卡块卡接进前侧的固定块侧面开设的卡槽内,从而完成对病患进行防护,通过以上装置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病人进行防护;3、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带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带动两个吊环向下移动,当两个吊环向下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关闭第二电动伸缩杆,然后让病人双手拉住两个吊环,同时通过PLC控制器调节第二电机转速,转速调节完毕后控制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转动带动齿带转动,此时病人就能够进行行走锻炼;4、当病人在锻炼过程中感觉到体力不支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关闭,同时控制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架向右移动,移动架向右移动带动座椅向右移动,当座椅向右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关闭第一电机,然后将两个固定块分离,固定块分离后病人就能够坐在座椅进行休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高度调节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护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安装框、3安装框架、4移动单元、41第一电机、42移动架、43螺纹杆、44限位杆、45座椅、5转动单元、51第二电机、52齿柱、53齿带、6高度调节单元、61第一电动伸缩杆、62固定架、63支撑柱、7承重单元、71第二电机伸缩杆、72固定板、73吊环、8连接单元、81连接板、82第三电机、83转轴、84连接带、9防护单元、91橡胶带、92固定块、9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移动单元(4)、转动单元(5)、高度调节单元(6)、称重单元(7)、连接单元(8)和防护单元(9);/n底板(1):所述底板(1)上侧面的中部固定有安装框(2),所述底板(1)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安装框架(3);/n移动单元(4):所述移动单元(4)包含第一电机(41)、移动架(42)、螺纹杆(43)、限位杆(44)和座椅(45),所述第一电机(41)安装在底板(1)的左侧面上,所述底板(1)的上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移动架(42)的后侧边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3),所述螺纹杆(43)的左端面连接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所述螺纹杆(43)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后侧的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架(42)的前侧边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固定在前侧的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架(42)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座椅(45);/n转动单元(5):所述转动单元(5)安装在安装框(2)的内部;/n高度调节单元(6):所述高度调节单元(6)包含第一电动伸缩杆(61)、固定架(62)和支撑柱(6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6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61)相对应的安装在安装框(2)上侧面的右端,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61)的伸缩臂均固定在固定架(62)的下侧面上,所述固定架(62)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63);/n承重单元(7):所述承重单元(7)包含第二电机伸缩杆(71)、固定板(72)和吊环(73),所述第二电机伸缩杆(71)安装在安装框架(3)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机伸缩杆(71)的伸缩臂固定在固定板(72)的上侧面上,所述固定板(72)的下侧面上固定有两个相对应的吊环(73);/n连接单元(8):所述连接单元(8)安装在安装框架(3)的上侧面上,所述连接单元(8)与防护单元(9)的相配合;/n防护单元(9):所述防护单元(9)安装在连接单元(8)的下端;/n其中:还包括安装板(10)、显示屏(11)和PLC控制器(12),所述安装板(10)安装在固定架(6)的上侧面上,所述安装板(10)的左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11)和PLC控制器(12),所述PLC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PLC控制器(12)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机(41)、第一电动伸缩杆(61)、第二电机伸缩杆(71)和显示屏(11)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移动单元(4)、转动单元(5)、高度调节单元(6)、称重单元(7)、连接单元(8)和防护单元(9);
底板(1):所述底板(1)上侧面的中部固定有安装框(2),所述底板(1)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安装框架(3);
移动单元(4):所述移动单元(4)包含第一电机(41)、移动架(42)、螺纹杆(43)、限位杆(44)和座椅(45),所述第一电机(41)安装在底板(1)的左侧面上,所述底板(1)的上侧面上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安装槽,所述移动架(42)的后侧边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3),所述螺纹杆(43)的左端面连接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所述螺纹杆(43)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后侧的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架(42)的前侧边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固定在前侧的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架(42)的上侧面上固定有座椅(45);
转动单元(5):所述转动单元(5)安装在安装框(2)的内部;
高度调节单元(6):所述高度调节单元(6)包含第一电动伸缩杆(61)、固定架(62)和支撑柱(6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6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61)相对应的安装在安装框(2)上侧面的右端,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61)的伸缩臂均固定在固定架(62)的下侧面上,所述固定架(62)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63);
承重单元(7):所述承重单元(7)包含第二电机伸缩杆(71)、固定板(72)和吊环(73),所述第二电机伸缩杆(71)安装在安装框架(3)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二电机伸缩杆(71)的伸缩臂固定在固定板(72)的上侧面上,所述固定板(72)的下侧面上固定有两个相对应的吊环(73);
连接单元(8):所述连接单元(8)安装在安装框架(3)的上侧面上,所述连接单元(8)与防护单元(9)的相配合;
防护单元(9):所述防护单元(9)安装在连接单元(8)的下端;
其中:还包括安装板(10)、显示屏(11)和PLC控制器(12),所述安装板(10)安装在固定架(6)的上侧面上,所述安装板(10)的左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11)和PLC控制器(12),所述PLC控制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PLC控制器(12)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机(41)、第一电动伸缩杆(61)、第二电机伸缩杆(71)和显示屏(11)的输入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凯丽李欣健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傅凯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