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87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包括床柜、床板、把手、控制盒、铰链、箱门、箱体、支撑腿、盖板、开关、内扣把手、柱体、电动升降杆、内腔A、隔板、电源室、蓄电池、密封垫、磁石A、橡胶块A、固定座、内槽、磁石B、橡胶块B、海绵垫、弹性带和托架,所述床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所述支撑腿,所述床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盖板,且所述盖板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把手,所述床板的首端设置有所述控制盒,且所述控制盒上安装有所述开关,所述床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箱体,且所述箱体的首端安装有所述箱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隔板,且所述隔板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内腔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固定稳定防晃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对于医院人们都不会陌生,医院很多器材的应用都是为了给患者带来便利和减轻痛苦的,麻醉也是西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由于西医针对的是具体部位的治疗,会在人体的肉体上进行操作,带来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麻醉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了无法忍受的痛苦感,在麻醉注射的时候往往患者会伴随着紧张导致的抖动使得注射不成功或者是无法进行注射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目前的医疗器械主要为手动进行锁止,让手臂或者是其他肢体进行固定,这样会使得时间长了手臂或者其他肢体血液不循环带来危险,且手动的不能很好控制力度而带来过紧或过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用以解决病人肢体固定减少晃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包括床柜、床板、把手、控制盒、铰链、箱门、箱体、支撑腿、盖板、开关、内扣把手、柱体、电动升降杆、内腔A、隔板、电源室、蓄电池、密封垫、磁石A、橡胶块A、固定座、内槽、磁石B、橡胶块B、海绵垫、弹性带和托架,所述床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所述支撑腿,所述床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盖板,且所述盖板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把手,所述床板的首端设置有所述控制盒,且所述控制盒上安装有所述开关,所述床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箱体,且所述箱体的首端安装有所述箱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隔板,且所述隔板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内腔A,所述内腔A中设置有所述电动升降杆,且所述电动升降杆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所述电动升降杆上安装有所述柱体,所述隔板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电源室,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所述内槽,且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内槽上,所述内槽中设置有所述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所述橡胶块A与所述橡胶块B,所述橡胶块A设置在所述橡胶块B的左侧,所述橡胶块A上设置有所述磁石A,所述橡胶块B上设置有所述磁石B,所述固定座、所述橡胶块A和所述橡胶块B的内测安装有所述海绵垫,且所述固定座、所述橡胶块A和所述橡胶块B与所述海绵垫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带,且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柱体的顶端,所述固定座的右侧安装有所述托架。进一步的,所述床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所述床柜。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所述铰链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箱门首端的右侧安装有所述内扣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室中安装有所述蓄电池。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内槽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垫。(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设备在为病人固定肢体时需多人辅助操作的问题,本设计提出了电动升降杆的设计,解决了现有设备在为病人固定肢体时需多人辅助操作的问题,有益于医院护士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2)、为解决病人肢体固定后出现晃动影响打针的问题,本设计提出了固定座和托架的设计,解决了病人肢体固定后出现晃动影响打针的问题,有益于病人肢体固定的同时减少晃动。3)、为解决护士在固定病人肢体后需在病人肢体上缠绕橡胶管的问题,本设计提出了磁石A和磁石B的设计,解决了护士在固定病人肢体后需在病人肢体上缠绕橡胶管的问题,有益于减少护士的操作步骤,节约麻醉时间,为病人的及时抢救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箱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床板局部剖面结构示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座和托架整体结构示意图。1-床柜;2-床板;3-把手;4-控制盒;5-铰链;6-箱门;7-箱体;8-支撑腿;9-盖板;10-开关;11-内扣把手;12-柱体;13-电动升降杆;14-内腔A;15-隔板;16-电源室;17-蓄电池;18-密封垫;19-磁石A;20-橡胶块A;21-固定座;22-内槽;23-磁石B;24-橡胶块B;25-海绵垫;26-弹性带;27托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包括床柜1、床板2、把手3、控制盒4、铰链5、箱门6、箱体7、支撑腿8、盖板9、开关10、内扣把手11、柱体12、电动升降杆13、内腔A14、隔板15、电源室16、蓄电池17、密封垫18、磁石A19、橡胶块A20、固定座21、内槽22、磁石B23、橡胶块B24、海绵垫25、弹性带26和托架27,床板2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腿8,床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9,且盖板9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把手3,床板2的首端设置有控制盒4,且控制盒4上安装有开关10,床板2的底部安装有箱体7,且箱体7的首端安装有箱门6,箱体7的内部安装有隔板15,且隔板15的上部设置有内腔A14,内腔A14中设置有电动升降杆13,且电动升降杆13安装在隔板15的上表面,电动升降杆13上安装有柱体12,隔板15的下端设置有电源室16,床板2上设置有内槽22,且盖板9安装在内槽22上,内槽22中设置有固定座21,且固定座21上安装有橡胶块A20与橡胶块B24,橡胶块A20设置在橡胶块B24的左侧,橡胶块A20上设置有磁石A19,橡胶块B24上设置有磁石B23,固定座21、橡胶块A20和橡胶块B24的内测安装有海绵垫25,且固定座21、橡胶块A20和橡胶块B24与海绵垫25之间设置有弹性带26,且固定座21安装在柱体12的顶端,固定座21的右侧安装有托架27。更具体而言,床板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安装有所述床柜1,所述箱门6与所述箱体7之间通过所述铰链5连接,所述箱门6首端的右侧安装有所述内扣把手11,便于箱门6的开启和关闭。实施例2如图2-3所示,所述电源室16中安装有所述蓄电池17,所述盖板9与所述内槽22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垫18。本技术改进于: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通过箱体7内部的蓄电池17为电动升降杆13供电,当使用者使用时首先取下盖板9,然后通过控制盒4上的开关10,控制电动升降杆13的升降,当固定座21到达一定高度后,操作控制盒4进而电动升降杆13停止工作,使用者将患者的肢体放入到固定座21中,由于磁石A19与磁石B23异性相吸的特点,进而其会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紧固,由于弹性带26的存在,因此避免了护士再次缠绕橡胶管的步骤,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海绵垫25的设计,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患者肢体磕伤。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包括床柜(1)、床板(2)、把手(3)、控制盒(4)、铰链(5)、箱门(6)、箱体(7)、支撑腿(8)、盖板(9)、开关(10)、内扣把手(11)、柱体(12)、电动升降杆(13)、内腔A(14)、隔板(15)、电源室(16)、蓄电池(17)、密封垫(18)、磁石A(19)、橡胶块A(20)、固定座(21)、内槽(22)、磁石B(23)、橡胶块B(24)、海绵垫(25)、弹性带(26)和托架(2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所述支撑腿(8),所述床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盖板(9),且所述盖板(9)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把手(3),所述床板(2)的首端设置有所述控制盒(4),且所述控制盒(4)上安装有所述开关(10),所述床板(2)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箱体(7),且所述箱体(7)的首端安装有所述箱门(6),所述箱体(7)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隔板(15),且所述隔板(15)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内腔A(14),所述内腔A(14)中设置有所述电动升降杆(13),且所述电动升降杆(13)安装在所述隔板(15)的上表面,所述电动升降杆(13)上安装有所述柱体(12),所述隔板(15)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电源室(16),所述床板(2)上设置有所述内槽(22),且所述盖板(9)安装在所述内槽(22)上,所述内槽(22)中设置有所述固定座(21),且所述固定座(21)上安装有所述橡胶块A(20)与所述橡胶块B(24),所述橡胶块A(20)设置在所述橡胶块B(24)的左侧,所述橡胶块A(20)上设置有所述磁石A(19),所述橡胶块B(24)上设置有所述磁石B(23),所述固定座(21)、所述橡胶块A(20)和所述橡胶块B(24)的内测安装有所述海绵垫(25),且所述固定座(21)、所述橡胶块A(20)和所述橡胶块B(24)与所述海绵垫(25)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带(26),且所述固定座(21)安装在所述柱体(12)的顶端,所述固定座(21)的右侧安装有所述托架(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包括床柜(1)、床板(2)、把手(3)、控制盒(4)、铰链(5)、箱门(6)、箱体(7)、支撑腿(8)、盖板(9)、开关(10)、内扣把手(11)、柱体(12)、电动升降杆(13)、内腔A(14)、隔板(15)、电源室(16)、蓄电池(17)、密封垫(18)、磁石A(19)、橡胶块A(20)、固定座(21)、内槽(22)、磁石B(23)、橡胶块B(24)、海绵垫(25)、弹性带(26)和托架(2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所述支撑腿(8),所述床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盖板(9),且所述盖板(9)上表面的左侧设置有所述把手(3),所述床板(2)的首端设置有所述控制盒(4),且所述控制盒(4)上安装有所述开关(10),所述床板(2)的底部安装有所述箱体(7),且所述箱体(7)的首端安装有所述箱门(6),所述箱体(7)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隔板(15),且所述隔板(15)的上部设置有所述内腔A(14),所述内腔A(14)中设置有所述电动升降杆(13),且所述电动升降杆(13)安装在所述隔板(15)的上表面,所述电动升降杆(13)上安装有所述柱体(12),所述隔板(15)的下端设置有所述电源室(16),所述床板(2)上设置有所述内槽(22),且所述盖板(9)安装在所述内槽(22)上,所述内槽(22)中设置有所述固定座(21),且所述固定座(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盈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