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组件及物料混合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86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物组件及物料混合罐装置,储物组件包括储物体、密封柱与传力组件。储物体用于装设于罐体内,储物体设有储物室。第一腔壁设有第一易裂部,第二腔壁设有第一凹部。密封柱上面向第一凹部底壁的一端端面设有朝向另一端延伸的盲孔。第一顶件穿过第一通孔可活动地设置于盲孔中。第一顶件与第二易裂部对应设置。第二顶件设置于储物室内,第二顶件一端与密封柱上远离于第一凹部底壁的端面接触配合,第二顶件另一端与第一易裂部接触配合。储物组件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装置成本较低。在第一易裂部与第二易裂部并未被外力驱动破裂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易裂部与第二易裂部不会裂开,密封柱能保证第一通孔处的密封性,密封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物组件及物料混合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物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物组件及物料混合罐装置。
技术介绍
物料混合罐装置是用于分隔存储两种物料的存储装置,在存储时,两种物料并没有进行混合,相互隔离开,在使用时,两种物料进行混合后使用。举例而言,物料混合罐装置的其中一个存储腔室存储的物料例如可以是饮料,另一个存储腔室存储的物料可以是液氮,在使用时,其中一个存储腔室的饮料与另一个存储腔室内的液氮进行混合,从而起到降低饮料温度的作用。再举例而言,物料混合罐装置的其中一个存储腔室存储的物料例如可以是油漆(聚脂漆或丙烯酸漆),物料混合罐装置的另一个存储腔室存储的物料例如可以是固化剂,在使用时,其中一个存储腔室的油漆与另一个存储腔室的固化剂进行混合后便可以使油漆活化使用。然而,传统的物料混合罐装置,当为了保证密封性时,通常结构都较为复杂;当结构相对简单时,物料混合罐装置的密封性不能得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储物组件及物料混合罐装置,它能够简化结构,同时能保证密封性。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储物组件,所述储物组件包括:储物体与密封柱,所述储物体用于装设于罐体内,所述储物体设有储物室,所述储物室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与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设有第一易裂部,所述第二腔壁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柱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中,所述密封柱上面向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一端端面设有朝向另一端延伸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底壁上设有第二易裂部;传力组件,所述传力组件包括第一顶件与第二顶件,所述第一顶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盲孔中,所述第一顶件与所述第二易裂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顶件设置于所述储物室内,所述第二顶件一端与所述密封柱上远离于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端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顶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易裂部接触配合。上述的储物组件,存储时,将聚脂漆与固化剂中的其中一种盛装于储物体的储物室中,另一种盛装于罐体中,以将聚脂漆与固化剂分隔存储,防止聚脂漆与固化剂混合。使用时,由于第一顶件穿过第一通孔可活动地设置于盲孔中、并与第二易裂部位对应设置,在储物体外对第一顶件施加外力,由第一顶件作用于第二易裂部(包括不限于推顶第二易裂部与回拉第二易裂部),以使密封柱的端面上形成刺破口,第一顶件将接着作用于(包括不限于推顶第二顶件与回拉第二顶件)第二顶件,第二顶件相应作用于第一易裂部,以使第一易裂部破裂形成出料口,聚脂漆与固化剂经由出料口混合。一方面,储物组件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装置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在第一易裂部与第二易裂部并未被外力驱动破裂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易裂部与第二易裂部不会裂开,且密封柱固定设置于第一凹部中,密封柱能保证第一通孔处的密封性,如此能保证较好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柱上面向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一端外侧壁上绕设有凸沿,所述凸沿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侧壁密封接触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组件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与所述密封柱之间,所述密封垫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顶件外,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件外壁上的凸缘相抵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盲孔的底壁相抵触,在所述第二易裂部裂开之前,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凸缘与所述密封垫相抵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一顶件的外侧壁,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盲孔内并与所述盲孔的内壁密封接触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件上设有绕其侧壁周向设置的凸缘,所述凸缘为两个,两个所述凸缘沿着第一顶件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凸缘及所述第一顶件的外壁围成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件面向所述密封柱的一端设有第二凹部,所述密封柱的端部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件设有至少两个切割板,至少两个所述切割板绕所述第二顶件的轴心线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组件还包括搅拌珠,所述切割板面向所述第一腔壁的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腔壁倾斜设置的斜面,两个以上所述斜面配合形成用于装设所述搅拌珠的定位凹部,所述搅拌珠设置于所述定位凹部中并与所述第一腔壁相抵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体包括储物体身与储物体封盖,所述储物体封盖盖设于所述储物体身的口部,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储物体封盖上,所述第一易裂部设置于所述储物体身的顶壁上;所述储物体身包括第一段身、第二段身与过渡段身,所述第一段身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身的内径,所述第一段身通过所述过渡段身与所述第二段身相连,所述第二顶件的侧缘与所述第二段身的内壁滑动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力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储物室外部的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第一顶件相连;所述第一顶件为顶针,所述第一通孔为与所述顶针相适应的针孔。一种物料混合罐装置,包括所述的储物组件,还包括罐体,所述储物组件设置于所述罐体内。上述的储物组件,存储时,将聚脂漆与固化剂中的其中一种盛装于储物体的储物室中,另一种盛装于罐体中,以将聚脂漆与固化剂分隔存储,防止聚脂漆与固化剂混合。使用时,由于第一顶件穿过第一通孔可活动地设置于盲孔中、并与第二易裂部位对应设置,在储物体外对第一顶件施加外力,由第一顶件作用于第二易裂部(包括不限于推顶第二易裂部与回拉第二易裂部),以使密封柱的端面上形成刺破口,第一顶件将接着作用于(包括不限于推顶第二顶件与回拉第二顶件)第二顶件,第二顶件相应作用于第一易裂部,以使第一易裂部破裂形成出料口,聚脂漆与固化剂经由出料口混合。一方面,储物组件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生产制造,装置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在第一易裂部与第二易裂部并未被外力驱动破裂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易裂部与第二易裂部不会裂开,且密封柱固定设置于第一凹部中,密封柱能保证第一通孔处的密封性,如此能保证较好的密封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物料混合罐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密封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第一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储物组件的第二顶件的结构示意图。10、储物组件;11、储物体;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组件包括:/n储物体与密封柱,所述储物体用于装设于罐体内,所述储物体设有储物室,所述储物室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与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设有第一易裂部,所述第二腔壁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柱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中,所述密封柱上面向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一端端面设有朝向另一端延伸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底壁上设有第二易裂部;/n传力组件,所述传力组件包括第一顶件与第二顶件,所述第一顶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盲孔中,所述第一顶件与所述第二易裂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顶件设置于所述储物室内,所述第二顶件一端与所述密封柱上远离于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端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顶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易裂部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组件包括:
储物体与密封柱,所述储物体用于装设于罐体内,所述储物体设有储物室,所述储物室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腔壁与第二腔壁,所述第一腔壁设有第一易裂部,所述第二腔壁设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柱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中,所述密封柱上面向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一端端面设有朝向另一端延伸的盲孔,所述盲孔的底壁上设有第二易裂部;
传力组件,所述传力组件包括第一顶件与第二顶件,所述第一顶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盲孔中,所述第一顶件与所述第二易裂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顶件设置于所述储物室内,所述第二顶件一端与所述密封柱上远离于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端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顶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易裂部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柱上面向所述第一凹部底壁的一端外侧壁上绕设有凸沿,所述凸沿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侧壁密封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组件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底壁与所述密封柱之间,所述密封垫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顶件外,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件外壁上的凸缘相抵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盲孔的底壁相抵触,在所述第二易裂部裂开之前,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凸缘与所述密封垫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一顶件的外侧壁,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盲孔内并与所述盲孔的内壁密封接触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道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