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14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包括瓶体、瓶塞、隔塞和瓶盖,瓶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试剂腔、柱塞腔和溶解腔,试剂腔顶部外侧壁具有瓶嘴环,瓶塞底部插接在试剂腔的上部腔体内且其顶部伸出试剂腔外,瓶塞内设有穿针孔,隔塞设置在柱塞腔内且用于试剂腔和溶解腔,瓶盖内壁设有滑动槽且其内腔设有若干个按压柱,瓶嘴环设置在滑动槽内,按压柱与瓶塞相抵靠并可通过按压瓶盖使瓶嘴环相对滑动槽向上运动,从而使瓶塞沿试剂腔内壁向下运动,隔塞上端的液压或气压高于其底部的液压或者气压,液压或气压推动隔塞下落至溶解腔,使得试剂腔内的药品与溶解腔内的药品混合。该按压式双腔试剂瓶运输安全、使用方便、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压式双腔试剂瓶
本技术涉及试剂瓶,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双腔试剂瓶。
技术介绍
试剂瓶,作为盛放试剂的容器,可以长久地对试剂进行储藏,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及生物行业等领域。现有技术的两种药物的混合,常用的有两种,第一种利用针管将从一个试剂瓶中抽取药物后注入另一个试剂瓶中进行混合,第二种是可拆分的主瓶和副瓶,例如专利号为CN201520070907.5的一种试剂瓶,主瓶和副瓶之间设有薄膜,按压副瓶体顶面的按压面,副瓶体前端的削尖面就可以将薄膜穿破,第二试剂就可以从副瓶体中顺利进入到主瓶体中,与第一试剂混合,但是该技术一方面薄膜属于易破品且瓶塞与副瓶体之间没有设置放置副瓶体底部意外戳破薄膜的部件,因此时常在运输过程中就容易导致薄膜破碎,两瓶中的液体混合;其次,主瓶、副瓶和瓶塞容易分离,不安全;另外,第一种药物设置在副瓶中且位于瓶塞外,混合时难免会有杂物、灰尘细菌进入,不便于两种药品的良好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运输安全、使用方便、卫生的按压式双腔试剂瓶。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包括瓶体、瓶塞、隔塞和瓶盖,所述瓶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试剂腔、柱塞腔和溶解腔,所述试剂腔顶部外侧壁具有瓶嘴环,所述瓶塞底部插接在试剂腔的上部腔体内且其顶部伸出试剂腔外,所述瓶塞内设有穿针孔,所述穿针孔远离柱塞腔的一端为密封状且其另一端开口状,所述隔塞设置在柱塞腔内且用于试剂腔和溶解腔,所述瓶盖内壁设有滑动槽且其内腔设有若干个按压柱,所述瓶嘴环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按压柱与瓶塞相抵靠并可通过按压瓶盖使瓶嘴环相对滑动槽向上运动,从而使瓶塞沿试剂腔内壁向下运动,隔塞上端的液压或气压高于其底部的液压或者气压,液压或气压推动隔塞下落至溶解腔,使得试剂腔内的药品与溶解腔内的药品混合。为了便于将试剂腔内的药品与溶解腔内的药品隔开,所述柱塞腔的内径<试剂腔的内径<溶剂腔的内径。为了便于将塞住瓶口并便于按压柱驱动瓶塞向下运动,所述瓶塞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按压塞、让位塞和密封塞,所述按压塞为圆台状且其顶面直径小于其底面直径,所述让位塞和密封塞均为圆柱状,让位塞与密封塞顶面形成支撑环,让位塞的直径<按压塞的底面直径<密封塞的直径。为了便于将试剂腔内的药品与溶解腔内的药品混合后,针管可插入溶剂腔内取液体,所述穿针孔包括依次设置在按压塞、让位塞和密封塞内并相互贯通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一孔远离第二孔的一侧为密封状,所述第二孔和第三孔均为通孔状。为了增强稳定性,所述密封塞底部设有若干个绕第三孔外圆周面均匀分布的垫块。为了便于按压柱驱动瓶塞向下运动同时防止过度按压瓶塞导致瓶塞掉落至溶解腔中,所述瓶盖上具有按压孔、贴片、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按压孔设置在瓶盖顶面中心处,所述按压柱沿按压孔外圆周周向均匀分布且按压柱顶面与瓶盖顶部固定连接并由瓶盖顶部向下延伸,各按压柱底部形成第一按压圈且第一按压圈与支撑环相抵靠,所述贴片通过连接件盖设在按压孔顶面并用于遮盖按压孔,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设有若干个且均设置在瓶盖内侧壁上并沿其内径周向均匀分布,各第一卡块距离瓶盖顶面的高度小于各第一卡块距离瓶盖顶面的高度,各第一卡块底面与各第一卡块顶面之间形成滑动槽,滑动槽为环状且用于卡接瓶嘴环。为了使瓶体能在滑动槽内发生相对运动,防止瓶嘴环与滑动槽卡死,所述瓶嘴环的高度小于滑动槽的高度。为了节约成本减轻瓶盖的重量,所述瓶盖侧壁周向间隔均匀分布有第一减重槽和第二减重槽,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第一减重槽底部内侧,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第二减重槽底部内侧。进一步防止过度按压瓶塞导致瓶塞掉落至溶解腔中,所述试剂腔底部为倒锥状柱状体且其底部半径小于其顶部半径。为了便于针管插入瓶塞取液以及便于按压、便于隔塞密封,所述瓶塞和隔塞均为橡胶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由于瓶塞是橡胶状的且顶部有瓶盖保护,运输中轻易不会触碰到瓶塞,两种药品不易意外混合,在按压过程中由于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限制,瓶嘴环只能在滑动槽内上下运动,既不会使得瓶盖与瓶体分开,也不会导致由于过度按压使瓶塞掉落至溶解腔内,另一方面,由于试剂腔与溶解腔均设置在瓶塞下方,对两种药品都有极好的保护效果,不易进入细菌,该按压式双腔试剂瓶运输安全、使用方便、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瓶体和瓶塞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瓶体和瓶塞的另一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瓶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瓶塞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瓶塞的剖视图;图7为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瓶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体;11、试剂腔;111、瓶嘴环;12、柱塞腔;13、溶解腔;2、瓶塞;21、穿针孔;211、第一孔;212、第二孔;213、第三孔;22、按压塞;23、让位塞;24、密封塞;25、支撑环;241、垫块;3、隔塞;4、瓶盖;41、滑动槽;42、按压孔;43、贴片;44、第一卡块;45、第二卡块;46、按压柱;47、第一减重槽;48、第二减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包括瓶体1、瓶塞2、隔塞3和瓶盖4,所述瓶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试剂腔11、柱塞腔12和溶解腔13,所述柱塞腔12的内径<试剂腔11的内径<溶剂腔的内径,所述试剂腔11顶部外侧壁具有瓶嘴环111,所述瓶塞2底部插接在试剂腔11的上部腔体内且其顶部伸出试剂腔11外,所述瓶塞2内设有穿针孔21,所述穿针孔21远离柱塞腔12的一端为密封状且其另一端开口状,所述隔塞3设置在柱塞腔12内且用于试剂腔11和溶解腔13,所述瓶盖4内壁设有滑动槽41且其内腔设有若干个按压柱46,所述瓶嘴环111设置在滑动槽41内,所述按压柱46与瓶塞2相抵靠并可通过按压瓶盖4使瓶嘴环111相对滑动槽41向上运动,从而使瓶塞2沿试剂腔11内壁向下运动,隔塞3上端的液压或气压高于其底部的液压或者气压,液压或气压推动隔塞3下落至溶解腔13,使得试剂腔11内的药品与溶解腔13内的药品混合,进一步防止过度按压瓶塞2导致瓶塞2掉落至溶解腔13中,所述试剂腔11底部为倒锥状柱状体且其底部半径小于其顶部半径,为了便于针管插入瓶塞2取液以及便于按压、便于隔塞3密封,所述瓶塞2和隔塞3均为橡胶材质,需要说明的是,试剂腔11和溶解腔13可以分别放入液态药品,也可以试剂腔11和溶解腔13一个放入固态药品则另一个放入液态药品。如图4-6,所述瓶塞2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按压塞22、让位塞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其特征是:包括瓶体(1)、瓶塞(2)、隔塞(3)和瓶盖(4),所述瓶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试剂腔(11)、柱塞腔(12)和溶解腔(13),所述试剂腔(11)顶部外侧壁具有瓶嘴环(111),所述瓶塞(2)底部插接在试剂腔(11)的上部腔体内且其顶部伸出试剂腔(11)外,所述瓶塞(2)内设有穿针孔(21),所述穿针孔(21)远离柱塞腔(12)的一端为密封状且其另一端开口状,所述隔塞(3)设置在柱塞腔(12)内且用于试剂腔(11)和溶解腔(13),所述瓶盖(4)内壁设有滑动槽(41)且其内腔设有若干个按压柱(46),所述瓶嘴环(111)设置在滑动槽(41)内,所述按压柱(46)与瓶塞(2)相抵靠并可通过按压瓶盖(4)使瓶嘴环(111)相对滑动槽(41)向上运动,从而使瓶塞(2)沿试剂腔(11)内壁向下运动,隔塞(3)上端的液压或气压高于其底部的液压或者气压,液压或气压推动隔塞(3)下落至溶解腔(13),使得试剂腔(11)内的药品与溶解腔(13)内的药品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其特征是:包括瓶体(1)、瓶塞(2)、隔塞(3)和瓶盖(4),所述瓶体(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试剂腔(11)、柱塞腔(12)和溶解腔(13),所述试剂腔(11)顶部外侧壁具有瓶嘴环(111),所述瓶塞(2)底部插接在试剂腔(11)的上部腔体内且其顶部伸出试剂腔(11)外,所述瓶塞(2)内设有穿针孔(21),所述穿针孔(21)远离柱塞腔(12)的一端为密封状且其另一端开口状,所述隔塞(3)设置在柱塞腔(12)内且用于试剂腔(11)和溶解腔(13),所述瓶盖(4)内壁设有滑动槽(41)且其内腔设有若干个按压柱(46),所述瓶嘴环(111)设置在滑动槽(41)内,所述按压柱(46)与瓶塞(2)相抵靠并可通过按压瓶盖(4)使瓶嘴环(111)相对滑动槽(41)向上运动,从而使瓶塞(2)沿试剂腔(11)内壁向下运动,隔塞(3)上端的液压或气压高于其底部的液压或者气压,液压或气压推动隔塞(3)下落至溶解腔(13),使得试剂腔(11)内的药品与溶解腔(13)内的药品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其特征是:所述柱塞腔(12)的内径<试剂腔(11)的内径<溶剂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其特征是:所述瓶塞(2)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按压塞(22)、让位塞(23)和密封塞(24),所述按压塞(22)为圆台状且其顶面直径小于其底面直径,所述让位塞(23)和密封塞(24)均为圆柱状,让位塞(23)与密封塞(24)顶面形成支撑环(25),让位塞(23)的直径<按压塞(22)的底面直径<密封塞(2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式双腔试剂瓶,其特征是:所述穿针孔(21)包括依次设置在按压塞(22)、让位塞(23)和密封塞(24)内并相互贯通第一孔(211)、第二孔(212)和第三孔(213),所述第一孔(211)远离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法玛施药用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