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票收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78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票收纳箱,包括若干层矩形的发票盒,发票盒顶部开口,还包括箱体,箱体顶部封口,箱体的一个拐角处竖直设置有支撑轴,所述发票盒均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发票盒的隔板,箱体的一组相邻的侧壁开口以供发票盒转动,发票盒与箱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在发票盒转动至箱体内时锁紧发票盒的锁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发票收纳装置倾倒时发票易掉出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票收纳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票处理
,具体为一种发票收纳箱。
技术介绍
发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用以提供金额数目的纸质凭证,在一些公司和企业中,会计会通过发票来核对账单和报销账单,因此,会计通常需要收集和整理发票。通常,会计是直接用夹子将发票夹在一起,固定成一摞直接放置在办公桌上。此种方式发票直接暴露放置,容易受潮、积灰,影响发票质量;长期放置甚至还会影响发票纸质,导致发票上的数据看不清,不便于核对账单。此外,由于发票纸质很薄,直接夹紧后放置还容易导致发票褶皱甚至破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抽屉式的发票收纳装置,通过将发票放置在各个抽屉内来实现发票的分类存放,同时防止发票受潮、积灰。但是,这种装置在受到外力推动意外倾倒时,抽屉会从装置上滑出掉落,导致发票也掉落出来,不仅容易损坏发票,还会打乱发票放置的顺序,给发票的整理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发票收纳箱,以解决现有的发票收纳装置倾倒时发票易掉出来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票收纳箱,包括若干层矩形的发票盒,发票盒顶部开口,还包括箱体,箱体顶部封口,箱体的一个拐角处竖直设置有支撑轴,所述发票盒均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发票盒的隔板,箱体的一组相邻的侧壁开口以供发票盒转动,发票盒与箱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在发票盒转动至箱体内时锁紧发票盒的锁紧机构。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箱体用于安装支撑轴,支撑轴用于安装发票盒,隔板用于支撑发票盒,发票盒用于存放发票。设置多个发票盒便于对发票分类存放,且发票盒层叠设置,也能够减少整个装置的占地空间。发票盒转动至箱体内后,其顶部即可被箱体遮住,由此改善发票盒内的发票积灰和受潮的情况;发票盒转动至箱体内后,锁紧机构能够锁紧发票盒,能够避免整个箱体意外倾倒时发票盒从箱体内滑出,从而避免发票从发票盒内掉落。此外,相比现有技术中抽屉式的存放装置,本专利技术中的发票盒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发票盒需要转动才能够从箱体内拉出,箱体倾倒时发票盒受到的作用力沿直线方向而非圆周方向,因此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票盒从箱体内滑出。进一步,支撑轴上设置有若干弧形的连接套,连接套露出箱体,连接套顶部开口,连接套的圆心与支撑轴的轴线重合,发票盒上设置有可插入连接套内的弧形的连接板,连接板可围绕支撑轴在连接套内转动。有益效果:将连接板从连接套顶部插入,发票盒转动时连接板在连接套内滑动,由此实现发票盒与支撑轴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需要时还可以转出发票盒后将其从支撑轴取下,如此更加便于查找和拿取发票。进一步,连接套与支撑轴之间的距离从箱体的前侧至后侧逐渐减小,连接套的后侧与支撑轴之间形成用于夹持连接板的夹持空间。有益效果:如此设置,连接板转动至连接套与支撑轴的距离较小的位置时,即转动夹持空间内时,能够被夹持,由此固定连接板,结合锁定机构,能够提高发票盒的锁定效果;当发票盒转出时,连接板则转动至连接套与支撑轴距离较大的位置,此时连接板被释放,方便取下发票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连接套的底板上设置有平滑区和缓冲区,缓冲区靠近所述夹持空间,缓冲区内转动设置有若干缓冲珠。有益效果:在推回发票盒的过程中,当连接板转动至缓冲珠处时,发票盒的转动力需要分散出来驱动缓冲珠转动,由此使得发票盒的转动速度降低,由此实现发票盒的缓冲,从而避免在用力过度时导致发票盒与箱体撞击,避免发票盒损坏,同时避免产生噪声。进一步,锁紧机构包括可相互吸附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设置在箱体的后板上,第二磁铁设置在发票盒的后板上。有益效果:发票盒推回至箱体内时,第一磁铁能够吸附住第二磁铁,由此实现发票盒的锁定。进一步,发票盒顶部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铰接在发票盒安装后与箱体侧板对应的侧壁上,防护板的面积小于发票盒顶部开口的面积。有益效果:设置防护板能够压紧发票,避免发票冒出卡在发票盒与隔板之间阻挡发票盒滑动;防护板铰接在发票盒安装后与箱体侧板对应的侧壁上,发票盒转出时该侧壁位于后方,会首先进入箱体内,只要保证发票盒后部的发票不冒出即可,前侧的发票即使冒出也可在转动时被隔板捋平;防护板的面积小于发票盒顶部开口的面积,能够节约材料成本。进一步,防护板两端的发票盒的内壁上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吸潮件,发票盒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吸潮孔与容纳腔连通,容纳腔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密封吸潮孔的封板,封板连接有复位弹簧,封板上设置可与吸潮孔连通的通孔,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封板滑动的驱动机构。有益效果:容纳腔用于盛装吸潮件,以便对发票进行除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封板滑动,发票盒位于箱体内时可驱动封板移动使其上的通孔与吸潮孔对齐,即可通过吸潮件除潮;发票盒转出时即可驱动封板滑动使得通孔与吸潮孔错开,即可封闭容纳腔,避免吸潮件暴露,如此可增加吸潮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转轮和张紧在转轮上的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封板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防护板的自由端连接。有益效果:如此设置,翻开防护板来取发票时,即可通过拉绳拉动封板移动,使用者无需额外再驱动封板移动,操作方便。进一步,箱体上设置有防倾倒机构。有益效果:防倾倒机构用于防止箱体倾倒。进一步,防倾倒机构包括若干吸盘,吸盘固定在箱体底部,所述支撑轴内部中空形成气腔,气腔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顶部竖直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伸出支撑轴外,气腔与所述吸盘连通。有益效果:利用吸盘将箱体固定在桌面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拉动活塞杆带动活塞移动,能够在气腔内形成负压,从而给吸盘形成负压条件,使得吸盘能够更加稳定的吸附在桌面上,提高了箱体的固定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连接套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连接套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吸潮孔1、箱体2、支撑轴3、发票盒4、防护板5、盖板7、隔板8、连接套9、连接板10、转轮11、拉绳12、封板13、缓冲珠14、活塞杆15、活塞16、吸盘17。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发票收纳箱,包括矩形的箱体2和若干矩形的发票盒4(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发票盒4)。箱体2的顶部封口,箱体2的前左拐角处竖直固定有支撑轴3,所有的发票盒4均转动连接在支撑轴3上,箱体2的右侧和前侧均开口,以供发票盒4转动。箱体2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发票盒4的隔板8,每个隔板8均与支撑轴3固定连接。结合图2和图3可知,支撑轴3上焊接有若干弧形的连接套9,连接套9顶部开口,连接套9的圆心与支撑轴3的轴线重合。发票盒4的左前拐角处焊接有可插入连接套9内的弧形的连接板10,将连接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票收纳箱,包括若干层矩形的发票盒,发票盒顶部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箱体顶部封口,箱体的一个拐角处竖直设置有支撑轴,所述发票盒均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发票盒的隔板,箱体的一组相邻的侧壁开口以供发票盒转动,发票盒与箱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在发票盒转动至箱体内时锁紧发票盒的锁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票收纳箱,包括若干层矩形的发票盒,发票盒顶部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箱体顶部封口,箱体的一个拐角处竖直设置有支撑轴,所述发票盒均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发票盒的隔板,箱体的一组相邻的侧壁开口以供发票盒转动,发票盒与箱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在发票盒转动至箱体内时锁紧发票盒的锁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票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若干弧形的连接套,连接套露出箱体,连接套顶部开口,连接套的圆心与支撑轴的轴线重合,发票盒上设置有可插入连接套内的弧形的连接板,连接板可围绕支撑轴在连接套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票收纳箱,其特征在于:连接套与支撑轴之间的距离从箱体的前侧至后侧逐渐减小,连接套的后侧与支撑轴之间形成用于夹持连接板的夹持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票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底板上设置有平滑区和缓冲区,缓冲区靠近所述夹持空间,缓冲区内转动设置有若干缓冲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票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相互吸附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设置在箱体的后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