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78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剂雾沫回收装置。该液剂雾沫回收装置设于液剂涂布装置,用于防止吸入的液剂雾沫成为液滴而向纸张落下。配置于喷墨头(21a)的下游的墨雾沫回收装置(100)具备回收壳体(101),该回收壳体(101)具有吸入雾沫的开口部(102)。开口部与连接于吸引风扇的回收孔(103)连通。开口部自该壁面离开与接收部(104)相对应的量,该接收部(104)接收自上游侧的壁面(W1)滴落的液剂(K),且该开口部自下游侧的壁面(W2)离开,使得自下游侧吸引的空气阻挡上游侧的液剂雾沫的流动并将其向回收孔引导。可靠地吸入并回收来自上游侧的液剂雾沫,即使该液剂雾沫自回收孔的壁面滴落,也能够利用接收部阻止,而不会向纸张上落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剂雾沫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于向被输送的纸张喷出液剂的液剂涂布装置并利用吸引部件将喷出液剂时产生的液剂雾沫向管道吸入并进行回收的液剂雾沫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吸入的液剂雾沫成为液滴而向纸张落下的液剂雾沫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l中,公开了一种以抑制墨雾沫附着于吸引流路的内表面为目的的墨雾沫回收装置的专利技术。根据该专利技术的墨雾沫回收装置,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在记录介质5的输送方向Y上的记录头1的下游侧,空开规定间隙地设有墨雾沫回收部3。墨雾沫回收部3自与记录介质5相对的吸引口4通过吸引通路10吸引墨雾沫M和位于记录介质5的上方的位置的空气。另外,自出风口9向该吸引通路10的内部吹入气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44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墨雾沫回收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如专利文献1的图2(b)所示,自墨雾沫回收部3的吸引口4吸入的墨雾沫M在吸引通路10的内表面附着,并集合成为墨滴M1,该墨滴M1由于自重而滴落并向记录介质5上落下。通常无论目的如何,这样的课题都适用于如下技术,即,在向纸张喷出液剂并进行涂布的非接触式的液剂涂布装置中,吸引随着喷出而产生的液剂雾沫。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以上说明的现有技术及其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于非接触式的液剂涂布装置并吸引、回收液剂雾沫的液剂雾沫回收装置,该液剂雾沫回收装置能够防止吸入的液剂雾沫成为液滴而向纸张落下。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液剂雾沫回收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在利用喷出部件向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的纸张喷出液剂的液剂涂布装置中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设于所述喷出部件的下游侧,该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具备:回收壳体,其具有吸引空气和所述喷出部件喷出液剂时产生的液剂雾沫的开口部和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回收孔;以及吸引部,其与所述回收壳体的所述回收孔连接并自所述开口部吸引空气和液剂雾沫,所述开口部自上游侧的所述壁面和下游侧的所述壁面离开接收部的宽度以上的量,该接收部接收自所述回收孔的上游侧的壁面和下游侧的壁面滴落的液剂。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液剂涂布装置的喷出部件喷出液剂时产生液剂雾沫,液剂雾沫向下游侧流动。设于液剂涂布装置的下游侧的液剂雾沫回收装置能够利用吸引部的吸引力向回收壳体的回收孔内吸入液剂雾沫。另外,即使吸入的液剂雾沫在回收孔的壁面附着而集合并成为液剂液滴而落下,由于液剂液滴被接收部接收,因此,也能够避免该液剂液滴直接向纸张上落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将设于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墨雾沫回收装置用与纸张的输送方向平行的铅垂面切开的剖视图。图3是将设于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变形例的墨雾沫回收装置用与纸张的输送方向平行的铅垂面切开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l、作为液剂涂布装置的喷墨打印装置;10、卷出装置;20、打印部;21a、作为喷出部件的喷墨头;30、输送部;40、卷绕装置;50、壳体;60、灰尘去除装置;100、作为液剂雾沫回收装置的墨雾沫回收装置;101、回收壳体;102、开口部;103、回收孔;104、上游侧的接收部;105、下游侧的接收部;P、作为纸张的连续纸;F、纸张的输送方向;W1、回收孔的上游侧的壁面;W2、回收孔的下游侧的壁面;K、墨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备墨雾沫回收装置100的喷墨打印装置1。墨雾沫回收装置100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剂雾沫回收装置的一个具体例,喷墨打印装置1为墨雾沫回收装置的较佳的应用对象例。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1的从正面侧观察的整体结构图。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上两个方向在图1中由箭头表示。)以及前后方向(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仅是方便说明的称呼,具体而言,例如上下方向为铅垂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水平面内的互相正交的方向。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装置1具备作为送出连续纸P的纸张供给部的卷出装置(日文:巻出装置)10、对自卷出装置10送出的连续纸P实施打印的打印部20、设于打印部20的墨雾沫回收装置100、输送连续纸P的输送部30、作为卷绕打印后的连续纸P的卷绕部的卷绕装置40、壳体50以及两个灰尘去除装置60。对墨雾沫回收装置100后述详细说明。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装置l对作为卷绕成卷状的卷筒纸(卷绕纸)的纵长带状的连续纸P进行打印。该连续纸P为连续介质的一个例子。作为连续介质,也可以是薄膜等由纸以外的材质形成的介质。另外,作为喷墨打印装置1,也可以是卷出装置10和卷绕装置40独立于喷墨打印装置l地配置,即也可以是不具备卷出装置10和卷绕装置40的喷墨打印装置。即,也可以是卷出装置10和卷绕装置40作为单体而后安装于打印部20的构造。另外,打印方式并不限定于喷墨打印方式。如图1所示,卷出装置10具有卷筒支承轴(日文:ロール支持軸)11、制动器12以及引导辊13。卷筒支承轴11将卷状的连续纸P支承为能够旋转。卷状的连续纸P在被卷出时与卷筒支承轴11一起旋转。制动器12为对卷筒支承轴11的旋转施加制动的部件,例如能够由电磁粉末制动器构成。通过制动器12对卷筒支承轴11的旋转施加制动,从而在卷状的连续纸P与后述的输送辊对34之间对连续纸P赋予张力。引导辊13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轴线方向),引导被卷出的连续纸P。此外,卷出装置10还具有由双点划线表示的框架、驱动制动器12的马达(未图示。)。如图1所示,打印部20具有头单元21、循环泵22、副罐23以及补墨罐24。打印部20配置于壳体50内。头单元21、循环泵22以及副罐23按照正面打印用的五个颜色的量和背面打印用的五个颜色的量例如配置有共计10个。另外,补墨罐24按照五个颜色的量例如配置有共计5个。此外,墨IK的颜色例如为黑色(K)、青色(C)、品红(M)、黄色(y)以及备用色。该备用色例如为红色、淡青色、灰色等任意的颜色。头单元21具有作为喷出部件的喷墨头21a、加压罐21b以及负压罐21c。此外,10个头单元21分别以能够装卸的方式配置于喷墨打印装置1。自补墨罐24经由副罐23向负压罐21c补充墨IK。另外,未被喷墨头21a消耗的墨IK利用循环泵22经由负压罐21c和加压罐21b被向喷墨头21a再供给。由此,打印部20为墨IK进行循环的循环式的打印部20,但也可以是非循环式的打印部20。如图1所示,输送部30具有作为输送部件的引导辊31a~31j、蛇行控制部32、支承构件33以及输送辊对34。输送部30配置于壳体50内。引导辊31a~31j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轴线方向),并在壳体50内引导从卷出装置10卷出的连续纸P。引导辊31a、31b在卷出装置10与蛇行控制部32之间引导连续纸P。引导辊31c~31i在蛇行控制部32与输送辊对34之间引导连续纸P。引导辊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n该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在利用喷出部件向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的纸张喷出液剂的液剂涂布装置中,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设于所述喷出部件的下游侧,/n该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具备:/n回收壳体,其具有将空气和所述喷出部件喷出液剂时产生的液剂雾沫一起吸引的开口部和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回收孔;以及/n吸引部,其与所述回收壳体的所述回收孔连接并自所述开口部将空气和液剂雾沫一起吸引,/n所述开口部自上游侧的壁面和下游侧的壁面离开接收部的宽度以上的量,该接收部接收自所述回收孔的上游侧的所述壁面和下游侧的所述壁面滴落的液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0 JP 2019-0280391.一种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在利用喷出部件向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的纸张喷出液剂的液剂涂布装置中,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设于所述喷出部件的下游侧,
该液剂雾沫回收装置具备:
回收壳体,其具有将空气和所述喷出部件喷出液剂时产生的液剂雾沫一起吸引的开口部和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回收孔;以及
吸引部,其与所述回收壳体的所述回收孔连接并自所述开口部将空气和液剂雾沫一起吸引,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俊太
申请(专利权)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