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631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包括血氧传感器以及硅胶绑带,硅胶绑带包括缠绕本体以及缠绕带体,缠绕带体卷绕并固定于缠绕本体上,缠绕本体内设有容置血氧传感器的容置槽以及起到缓冲作用的空心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血氧传感器容置在硅胶绑带的缠绕本体中从而实现新生儿的血氧检测,绑带采用硅胶绑带,材质更加柔软、亲肤,同时缠绕本体内的容置槽有利于血氧传感器的固定,空心腔可以在硅胶绑带缠绕至新生儿腿部时起到缓冲作用,增加缠绕本体外表面的柔软度,进而避免新生儿腿部在缠绕绑带过程中被勒伤或蹭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
本技术属于血氧测试的
,尤其涉及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测试血氧饱和度的装置有很多种形式,常用的应用于新生儿的血氧传感器组件基本为绑带式,即将传感器捆绑于新生儿的脚部进行测量。由于新生儿皮肤细嫩,现有绑带式传感器结构容易绑伤或蹭伤新生儿的皮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绑带式传感器结构容易绑伤或蹭伤新生儿的皮肤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包括血氧传感器以及硅胶绑带,所述硅胶绑带包括缠绕本体以及缠绕带体,所述缠绕带体卷绕并固定于所述缠绕本体上,所述缠绕本体内设有容置所述血氧传感器的容置槽以及起到缓冲作用的空心腔。优选地,所述血氧传感器包括发光板以及接收板,所述缠绕本体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相通,所述缠绕带体从所述第一安装部伸出,所述发光板容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容置槽内,所述接收板容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容置槽内。优选地,所述空心腔包括第一空心腔、第二空心腔以及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围合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外,所述第二空心腔围合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外,所述第三空心腔设在所述连接部内。优选地,所述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还包括第一魔术贴以及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设置在所述缠绕本体表面,所述第二魔术贴设置在缠绕带体表面,所述缠绕带体卷绕于所述缠绕本体上后,所述第一魔术贴与所述第二魔术贴相互贴合。优选地,所述缠绕本体上还设有便于限定所述缠绕带体位置的扣环。优选地,所述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血氧传感器电连接并从所述空心腔伸出,所述缠绕本体上设有便于线缆伸出的线缆口,所述线缆口内设有便于所述线缆固定的固定件。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可知,本技术中的血氧传感器容置在硅胶绑带的缠绕本体中从而实现新生儿的血氧检测,绑带采用硅胶绑带,材质更加柔软、亲肤,同时缠绕本体内的容置槽有利于血氧传感器的固定,空心腔可以在硅胶绑带缠绕至新生儿腿部时起到缓冲作用,增加缠绕本体外表面的柔软度,进而避免新生儿腿部在缠绕绑带过程中被勒伤或蹭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的局部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的内部线缆连接示意图。主要元件说明:1、硅胶绑带;2、血氧传感器;3、第一魔术贴;4、第二魔术贴;5、线缆;6、尼龙绳;11、缠绕本体;12、缠绕带体;111、第一安装部;112、第二安装部;113、连接部;101、第一容置槽;102、第二容置槽;103、第一空心腔;104、第二空心腔;105、第三空心腔;1111、扣环;1121、线缆口;1122、固定件;21、发光板;22、接收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包括血氧传感器2以及硅胶绑带1,硅胶绑带1包括缠绕本体11以及缠绕带体12,缠绕带体12卷绕并固定于缠绕本体11上,缠绕本体11内设有容置血氧传感器2的容置槽以及起到缓冲作用的空心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的血氧传感器2容置在硅胶绑带1的缠绕本体11中从而实现新生儿的血氧检测,绑带采用硅胶绑带1,材质更加柔软、亲肤,同时缠绕本体11内的容置槽有利于血氧传感器2的固定,空心腔可以在硅胶绑带1缠绕至新生儿腿部时起到缓冲作用,增加缠绕本体11外表面的柔软度,进而避免新生儿腿部在缠绕绑带过程中被勒伤或蹭伤。在本实施例中,血氧传感器2包括发光板21以及接收板22,缠绕本体11包括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12以及连接部113,连接部1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部111以及第二安装部112相通,缠绕带体12从第一安装部111伸出,发光板21容置在第一安装部111的第一容置槽101内,接收板22容置在第二安装部112的第二容置槽102内。血氧传感器2通过发光板21发出光线,接收板22接收透过皮肤的光线,能感受血液中氧分压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进而监测血液中的血氧。缠绕本体11的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12以及连接部113围合形成放置新生儿手部或脚部空位,再由缠绕带体12弯曲缠绕一圈固定在第一安装部111上,从而实现新生儿手部或脚部的绑定。发光板21包括发光芯片以及发光固定塑胶件,发光芯片固定在发光固定塑胶件上,发光固定塑胶件容置在第一容置槽内并通过高透光率的透明硅胶胶水粘接;接收板22包括接收芯片以及接收固定塑胶件,接收芯片固定在接收固定塑胶件上,接收固定塑胶件容置在第二容置槽内并通过高透光率的透明硅胶胶水粘接。透明硅胶胶水实现了发光板21以及接收板22的准确定位与稳定固定,同时也保证了发光芯片与接收芯片之间光路导通正常无干扰。在本实施例中,空心腔包括第一空心腔103、第二空心腔104以及第三空心腔105,第一空心腔103围合在第一容置槽101外,第二空心腔104围合在第二容置槽102外,第三空心腔105设在连接部113内。第一空心腔103、第二空心腔104以及第三空心腔105均通过缠绕本体11的硅胶层与新生儿手部或脚部隔离,在绑定过程中,第一空心腔103、第二空心腔104以及第三空心腔105分别受力变形,减缓了缠绕本体11对新生儿皮肤的压力。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空心腔103、第二空心腔104以及第三空心腔105在所有孔位处均使用胶水密封,使得内部空腔形成与外界不导通的气囊,佩戴该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时,内部较硬的发光板21以及接收板22均悬空于空心腔内,皮肤与低硬度硅胶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还包括第一魔术贴3以及第二魔术贴4,第一魔术贴3设置在缠绕本体11表面,第二魔术贴4设置在缠绕带体12表面,缠绕带体12卷绕于缠绕本体11上后,第一魔术贴3与第二魔术贴4相互贴合。缠绕本体11上还设有便于限定缠绕带体12位置的扣环1111。第二魔术贴4设置在第二安装部112表面,扣环1111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11表面,缠绕带体12依次缠绕于第二安装部112、连接部113以及第一安装部111,在第二安装部112表面通过魔术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氧传感器以及硅胶绑带,所述硅胶绑带包括缠绕本体以及缠绕带体,所述缠绕带体卷绕并固定于所述缠绕本体上,所述缠绕本体内设有容置所述血氧传感器的容置槽以及起到缓冲作用的空心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氧传感器以及硅胶绑带,所述硅胶绑带包括缠绕本体以及缠绕带体,所述缠绕带体卷绕并固定于所述缠绕本体上,所述缠绕本体内设有容置所述血氧传感器的容置槽以及起到缓冲作用的空心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传感器包括发光板以及接收板,所述缠绕本体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相通,所述缠绕带体从所述第一安装部伸出,所述发光板容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容置槽内,所述接收板容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容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式血氧绑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包括第一空心腔、第二空心腔以及第三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围合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希陨黄寿全扈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