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29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涉及中医热敷领域。该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中部底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数量为四个,所述加热容器的内部在挡块中间设置有药篓,所述加热容器的内部再药篓的两侧均设置有热敷装置且数量为四个,所述热敷装置包括石块,所述石块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石块的下部设置有纱布,所述纱布通过紧箍和石块固定连接,所述纱布的内部且在石块的下部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均匀分布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中填充设置有医用棉,所述热敷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夹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药篓使得装置清理速度更快,设置由多块热敷装置,热敷治疗可以不间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热敷
,具体为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
技术介绍
热敷疗法是用热的物体如热水袋或热毛巾置于痛处来消除或减轻疼痛,这就是一种古老的热敷疗法。它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消炎、消肿、祛寒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的作用。治疗原理可归结为两种:一是单纯的物理(温热)作用。皮肤层充满血管和毛细血管,当热的物质接触皮肤时,皮肤的血管即扩张充血,使机体代谢加快,促进炎症的消散、吸收。热敷后肌肉内的废物也加快排泄而减少疲劳,缓解僵硬和痉挛,使肌肉松弛而舒服。热也可使汗腺分泌增加,促进身体散热。另一种则是药理和物理的双重作用。由于热敷的作用,增强了局部新陈代谢,可使伤口迅速修复,形成新的皮肤。如用药液敷于患部,因水分和药液与皮肤的直接接触,药物有效成分就会渗透到组织中去,起到外治给药的作用。传统的热敷治疗中,热敷的介质(热水袋、热毛巾等)储热能力差,需要不断加热,才可以继续热敷治疗,使得热敷治疗的效率低,以及治疗的效果差。传统的药敷中,是将加热后中药材用纱布包裹进行热敷,中药材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解决了传统热敷过程中热敷的介质储热小,使得热敷的效率低和药敷中中药利用率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中部底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数量为四个,所述加热容器的内部在挡块中间设置有药篓,所述加热容器的内部再药篓的两侧均设置有热敷装置且数量为四个,所述热敷装置包括石块,所述石块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石块的下部设置有纱布,所述纱布通过紧箍和石块固定连接,所述纱布的内部且在石块的下部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均匀分布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中填充设置有医用棉,所述热敷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夹持装置。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端在加热容器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通过合页和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端一角设置有数码管,所述所述外壳的上端在数码管的一端设置有旋钮开关。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外壳的内部在加热容器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和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药篓包括网筛,所述网筛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搭边,所述网筛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点,所述底板的上端且靠近夹持板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手柄的下部侧壁且靠经夹持板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接触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住夹持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住第一手柄下端的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的上端且靠近夹持板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和夹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提手打开盖板,在药篓中加入中药材,在加热容器内添加适量的水,合上盖板,旋转旋钮开关,使得加热模块通电,蒸煮加热容器中的中药,使得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扩散开,可以根据中药的实际蒸煮情况,调剂蒸煮的时间,可以充分利用中药。2、本专利技术,加热容器的内部在挡块中间设置有药篓,使用时,药篓中放置中药,方便装置使用后可以快速清理,同时中药和热敷装置分离,避免热敷装置上粘连药渣,弄脏热敷的房间和皮肤表面。3、本专利技术,热敷装置上设置的硅胶垫,防止过热的石块与人体直接接触,发生烫伤事件,硅胶垫可以作为热量的缓释层,将石块上的热量缓慢传导,同时硅胶垫具有柔性,可以人体表面不平整的地方充分接触,提高热敷的均匀性。4、本专利技术,设置由四块热敷装置,同时热敷装置上的石块,具有存储热量的能力,使得单次热敷的时间大大延长,同时四块热敷装置可以不间断的进行热敷治疗,提高热敷治疗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有盖板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盖板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热敷装置和夹持装置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药篓侧面示意图。其中,1、外壳;2、盖板;3、药篓;4、提手;5、数码管;6、旋钮开关;7、合页;8、挡块;9、热敷装置;10、加热容器;11、底座;12、支撑杆;13、加热模块;14、夹持装置;15、夹持板;16、线缆;17、滑块;18、底板;19、第一手柄;20、卡点;21、凹槽;22、纱布;23、紧箍;24、石块;25、硅胶垫;26、通孔;27、弹簧;28、第一连接杆;29、转轴;30、第二连接杆;31、搭边;32、网筛;33、第二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容器10,加热容器10的中部底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挡块8且数量为四个,加热容器10的内部在挡块8中间设置有药篓3,使用时,药篓3中放置中药,方便装置使用后可以快速清理,同时中药和热敷装置9分离,避免热敷装置9上粘连药渣,加热容器10的内部再药篓3的两侧均设置有热敷装置9且数量为四个,热敷装置9包括石块24,石块24可以是大理石、鹅卵石之类的密实且蓄热大的石材,石块24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凹槽21,石块24的下部设置有纱布22,纱布22通过紧箍23和石块24固定连接,纱布22的内部且在石块24的下部设置有硅胶垫25,防止过热的石块24与人体直接接触,发生烫伤事件,硅胶垫25可以作为热量的缓释层,将石块24上的热量缓慢传导,同时硅胶垫25具有柔性,可以人体表面不平整的地方充分接触,提高热敷的均匀性,硅胶垫25上均匀分布设置有通孔26且通孔26中填充设置有医用棉,医用棉可以吸收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热敷时作用于人体表面,热敷装置9的上方设置有夹持装置14。外壳1的上端在加热容器10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减少加热容器10的热量散失,有助于节能以及蒸煮过程中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散开,盖板2的一端通过合页7和外壳1转动连接,盖板2的另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4,外壳1的上端一角设置有数码管5,数码管5用来显示加热容器10中的温度,外壳1的上端在数码管5的一端设置有旋钮开关6,外壳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1,外壳1的内部在加热容器10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容器(10),所述加热容器(10)的中部底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挡块(8)且数量为四个,所述加热容器(10)的内部在挡块(8)中间设置有药篓(3),所述加热容器(10)的内部再药篓(3)的两侧均设置有热敷装置(9)且数量为四个,所述热敷装置(9)包括石块(24),所述石块(24)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凹槽(21),所述石块(24)的下部设置有纱布(22),所述纱布(22)通过紧箍(23)和石块(24)固定连接,所述纱布(22)的内部且在石块(24)的下部设置有硅胶垫(25),所述硅胶垫(25)上均匀分布设置有通孔(26)且通孔(26)中填充设置有医用棉,所述热敷装置(9)的上方设置有夹持装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加热容器(10),所述加热容器(10)的中部底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挡块(8)且数量为四个,所述加热容器(10)的内部在挡块(8)中间设置有药篓(3),所述加热容器(10)的内部再药篓(3)的两侧均设置有热敷装置(9)且数量为四个,所述热敷装置(9)包括石块(24),所述石块(24)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凹槽(21),所述石块(24)的下部设置有纱布(22),所述纱布(22)通过紧箍(23)和石块(24)固定连接,所述纱布(22)的内部且在石块(24)的下部设置有硅胶垫(25),所述硅胶垫(25)上均匀分布设置有通孔(26)且通孔(26)中填充设置有医用棉,所述热敷装置(9)的上方设置有夹持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在加热容器(10)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一端通过合页(7)和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盖板(2)的另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提手(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一角设置有数码管(5),所述所述外壳(1)的上端在数码管(5)的一端设置有旋钮开关(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烫熨治疗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1),所述外壳(1)的内部在加热容器(10)的下方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茹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