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楷铧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20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包括半圆环、连接块、转动杆和贴合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座、转动杆和贴合板,四个贴合板的背面均与幼苗树干相贴合,贴合板与转动杆之间能够进行转动,转动杆与半圆环之间夜能够进行转动,在重力作用下对幼苗树干进行固定且不会幼苗树干的生长,并且四个贴合板的活动卡条和活动卡板之间通过卡条槽两两之间互相卡和,能够幼苗生长的过程中进行进行校正,装置具有能够在不影响幼苗树干生长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并且能够避免幼苗树干倾斜生长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为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属于园林幼苗培育

技术介绍
园林中的树木一般是从幼苗开始培育,在幼苗生长的过种中为了避免幼苗歪到,需要对幼苗树干进行固定,所以需要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现有的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部分的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在对幼苗进行固定时一般对树干进行包覆以达到固定的作用,但这样会影响到幼苗树干的生产,甚至会使幼苗产生畸变,而且无法避免幼苗树干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倾斜,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在不影响幼苗树干生长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并且能够避免幼苗树干倾斜生长的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包括半圆环、连接块、转动杆和贴合板,所述半圆环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转轴座和第一转轴孔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二转轴孔和第二转轴座与贴合板转动连接,所述贴合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条,所述贴合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板,所述活动卡板的正面开设有卡条槽,所述贴合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半圆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半圆环之间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进行定位,两个所述半圆环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半圆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转轴座,所述第一转轴座内设置有转轴。优选的,所述所述转动杆的正面开设有第一转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孔与第一转轴座所设置的转轴相接触。优选的,所述贴合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转轴座,所述第二转轴座内设置有转轴。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正面且远离第一转轴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转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孔与第二转轴座所设置的转轴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半圆环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半圆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和半圆环一体铸造成型,一个所述半圆环的定位块与另一个半圆环的定位槽相卡和,另一个所述半圆环的定位块与一个半圆环的定位槽相卡和。优选的,所述半圆环的上表面且靠近定位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直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插地杆,两个插地杆分别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座、转动杆和贴合板,四个贴合板的背面均与幼苗树干相贴合,贴合板与转动杆之间能够进行转动,转动杆与半圆环之间夜能够进行转动,在重力作用下对幼苗树干进行固定且不会幼苗树干的生长,并且四个贴合板的活动卡条和活动卡板之间通过卡条槽两两之间互相卡和,能够幼苗生长的过程中进行进行校正,装置具有能够在不影响幼苗树干生长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并且能够避免幼苗树干倾斜生长的功能。2、该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半圆环和连接块,两个半圆环之间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互相卡和能够快速定位,再将插地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地面固定连接,也能够将两个半圆环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装置具有在固定地面上的同时也能够将两个半圆环进行快速定位并固定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幼苗成长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半圆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转动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贴合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半圆环,101、第一转轴座,102、定位槽,103、第一连接孔,104、定位块,105、第二连接孔,2、连接块,201、插地杆,3、转动杆,301、第一转轴孔,302、第二转轴孔,4、贴合板,401、第二转轴座,402、活动卡条,403、活动卡板,404、卡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包括半圆环1、连接块2、转动杆3和贴合板4,半圆环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转轴座101和第一转轴孔301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3,半圆环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转轴座101,两个第一转轴座10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的环状,两组第一转轴座101关于半圆环1的轴线均匀分布,第一转轴座101内设置有转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杆3的正面开设有第一转轴孔301,第一转轴孔301与转动杆3的背面设置为相通,第一转轴孔301与第一转轴座101所设置的转轴相接触,这样能够使半圆环1和转动杆3之间进行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杆3通过第二转轴孔302和第二转轴座401与贴合板4转动连接,贴合板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转轴座401,第二转轴座401内设置有转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转动杆3的正面且远离第一转轴孔30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转轴孔302,第二转轴孔302与转动杆3的背面设置为相通。第二转轴孔302与第二转轴座401所设置的转轴相接触,这样能够使贴合板4与转动杆3之间能够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贴合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条402,贴合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板403,活动卡板403的正面开设有卡条槽404,卡条槽404与活动卡板403的背面设置为相通,贴合板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贴合板4的活动卡条402和活动卡板403之间通过卡条槽404两两互相卡和,贴合板4的背面均与树苗相贴合。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座101、转动杆3和贴合板4,四个贴合板4的背面均与幼苗树干相贴合,贴合板4与转动杆3之间能够进行转动,转动杆3与半圆环1之间夜能够进行转动,在重力作用下对幼苗树干进行固定且不会幼苗树干的生长,并且四个贴合板4的活动卡条402和活动卡板403之间通过卡条槽404两两之间互相卡和,能够幼苗生长的过程中进行进行校正,装置具有能够在不影响幼苗树干生长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并且能够避免幼苗树干倾斜生长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半圆环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半圆环1之间通过连接块2固定连接,半圆环1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102,半圆环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4,定位块104和半圆环1一体铸造成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一个半圆环1的定位块104与另一个半圆环1的定位槽102相卡和,另一个半圆环1的定位块104与一个半圆环1的定位槽102相卡和,这样能够将两个半圆环1之间进行定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半圆环1的上表面且靠近定位槽102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3,第一连接孔103与半圆环1的下表面设置为相通,定位块104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包括半圆环(1)、连接块(2)、转动杆(3)和贴合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转轴座(101)和第一转轴孔(301)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通过第二转轴孔(302)和第二转轴座(401)与贴合板(4)转动连接,所述贴合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条(402),所述贴合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板(403),所述活动卡板(403)的正面开设有卡条槽(404),所述贴合板(4)的数量为四个;/n所述半圆环(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半圆环(1)之间通过定位块(104)和定位槽(102)进行定位,两个所述半圆环(1)之间通过连接块(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包括半圆环(1)、连接块(2)、转动杆(3)和贴合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转轴座(101)和第一转轴孔(301)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通过第二转轴孔(302)和第二转轴座(401)与贴合板(4)转动连接,所述贴合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条(402),所述贴合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卡板(403),所述活动卡板(403)的正面开设有卡条槽(404),所述贴合板(4)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半圆环(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半圆环(1)之间通过定位块(104)和定位槽(102)进行定位,两个所述半圆环(1)之间通过连接块(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环(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转轴座(101),所述第一转轴座(101)内设置有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的正面开设有第一转轴孔(301),所述第一转轴孔(301)与第一转轴座(101)所设置的转轴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幼苗树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转轴座(401),所述第二转轴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楷铧
申请(专利权)人:林楷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