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8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包括框架、支撑架、龙骨和棚布,若干所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龙骨上,所述框架上侧铺设有棚布,所述框架和所述龙骨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地面;所述框架的底端延伸入集水槽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开设有出水口,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水泵上部与第二水管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的顶端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螺栓固定在龙骨上,所述出水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解决茶树扦插育苗大棚清洗不变影响透光率的难题,有效提高了茶树扦插苗的成活率,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
本技术涉及茶树种植
,具体是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
技术介绍
扦插繁殖是指将插条插入疏松润湿的土壤或细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按取用器官的不同,又有枝插、叶插、根插、和芽插之分。扦插时期,因植物的种类和性质而异,一般草本植物对于插条繁殖的适应性较大;除冬季严寒或夏季干旱地区不能行露地扦插外,凡是温度合适及有温室或温床设备条件下,四季都可以扦插。现有技术中,茶树的扦插种植,在秋冬季节通常需要将扦插苗在大棚内培养,这样才能保证插条培育过程中具有合适的温度,但是大棚在使用过程中,塑料布会因为污渍造成透光率大大降低,造成棚内温度下降和光照强度下降,影响扦插苗的成活率,人工清洗大棚效率低、难度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包括框架、支撑架、龙骨和棚布,若干所述框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龙骨上,所述框架上侧铺设有棚布,所述框架和所述龙骨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地面;所述框架的底端延伸入集水槽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开设有出水口,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水泵上部与第二水管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的顶端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螺栓固定在龙骨上,所述出水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这样集水槽内的积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泵至出水管内,然后通过出水孔流出,这样就对棚布进行了不间断的冲洗,冲洗过程中水又会回流至集水槽内,形成水循环,这样可以时刻保持棚布的清洁,保证棚布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从而保证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茶树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有重要意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集水槽上方覆盖有第一过滤件,能够将棚布上流入集水槽内的水进行粗过滤,同时避免落叶等大的杂物落入集水槽内造成堵塞污染;所述第一过滤件为网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出水口上粘接有第二过滤件,能够起到过滤泥沙的作用,避免堵塞发生;所述第二过滤件为海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泵还与水箱连通,这样能够起到收集水源的技术效果,在雨天收集多余雨水,在干旱天气便于人工补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集水槽内的积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泵至出水管内,然后通过出水孔流出,这样就对棚布进行了不间断的冲洗,冲洗过程中水又会回流至集水槽内,形成水循环,这样可以时刻保持棚布的清洁,保证棚布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从而保证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茶树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有重要意义。本技术结构原理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解决茶树扦插育苗大棚清洗不变影响透光率的难题,有效提高了茶树扦插苗的成活率,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集水槽的剖视图。图中:1-框架,2-支撑架,3-龙骨,4-棚布,5-集水槽,6-空腔,7-出水口,8-第一水管,9-水泵,10-第二水管,11-出水管,12-出水孔,13-第一过滤件,14-水箱,15-第二过滤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4,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包括框架1、支撑架2、龙骨3和棚布4,若干所述框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龙骨3上,所述框架1上侧铺设有棚布4,所述框架1和所述龙骨3通过所述支撑架2固定在地面;所述框架1的底端延伸入集水槽5的空腔6内,所述空腔6内开设有出水口7,第一水管8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7连通,所述第一水管8的另一端与水泵9连通,所述水泵9上部与第二水管10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10的顶端与出水管11连通,所述出水管11螺栓固定在龙骨3上,所述出水管11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2;这样集水槽5内的积水在水泵9的作用下泵至出水管11内,然后通过出水孔12流出,这样就对棚布4进行了不间断的冲洗,冲洗过程中水又会回流至集水槽5内,形成水循环,这样可以时刻保持棚布4的清洁,保证棚布4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从而保证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茶树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有重要意义。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4,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包括框架1、支撑架2、龙骨3和棚布4,若干所述框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龙骨3上,所述框架1上侧铺设有棚布4,所述框架1和所述龙骨3通过所述支撑架2固定在地面;所述框架1的底端延伸入集水槽5的空腔6内,所述集水槽5上方覆盖有第一过滤件13,能够将棚布4上流入集水槽5内的水进行粗过滤,同时避免落叶等大的杂物落入集水槽5内造成堵塞污染;所述第一过滤件13为网布;所述空腔6内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上粘接有第二过滤件15,能够起到过滤泥沙的作用,避免堵塞发生;所述第二过滤件15为海绵;第一水管8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7连通,所述第一水管8的另一端与水泵9连通,所述水泵9上部与第二水管10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10的顶端与出水管11连通,所述出水管11螺栓固定在龙骨3上,所述出水管11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2;这样集水槽5内的积水在水泵9的作用下泵至出水管11内,然后通过出水孔12流出,这样就对棚布4进行了不间断的冲洗,冲洗过程中水又会回流至集水槽5内,形成水循环,这样可以时刻保持棚布4的清洁,保证棚布4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从而保证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茶树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有重要意义;所述水泵9还与水箱14连通,这样能够起到收集水源的技术效果,在雨天收集多余雨水,在干旱天气便于人工补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集水槽5内的积水在水泵9的作用下泵至出水管11内,然后通过出水孔12流出,这样就对棚布4进行了不间断的冲洗,冲洗过程中水又会回流至集水槽5内,形成水循环,这样可以时刻保持棚布4的清洁,保证棚布4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从而保证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茶树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有重要意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包括框架(1)、支撑架(2)、龙骨(3)和棚布(4),若干所述框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龙骨(3)上,所述框架(1)上侧铺设有棚布(4),所述框架(1)和所述龙骨(3)通过所述支撑架(2)固定在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底端延伸入集水槽(5)的空腔(6)内,所述空腔(6)内开设有出水口(7),第一水管(8)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7)连通,所述第一水管(8)的另一端与水泵(9)连通,所述水泵(9)上部与第二水管(10)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10)的顶端与出水管(11)连通,所述出水管(11)螺栓固定在龙骨(3)上,所述出水管(11)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成活率的茶树扦插育苗用大棚,包括框架(1)、支撑架(2)、龙骨(3)和棚布(4),若干所述框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龙骨(3)上,所述框架(1)上侧铺设有棚布(4),所述框架(1)和所述龙骨(3)通过所述支撑架(2)固定在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底端延伸入集水槽(5)的空腔(6)内,所述空腔(6)内开设有出水口(7),第一水管(8)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7)连通,所述第一水管(8)的另一端与水泵(9)连通,所述水泵(9)上部与第二水管(10)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水管(10)的顶端与出水管(11)连通,所述出水管(11)螺栓固定在龙骨(3)上,所述出水管(11)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先荣沐贤志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市年晟农业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