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1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包括上犁架、下犁架、前转轴、前转向头、前定位螺栓、后转轴、后转向头、后定位螺栓、高度调节头、高度调节螺栓、角度调节器、犁头、连杆和犁尖。根据丘陵地带地形的不同,可对犁耙各个部件的角度进行调节,最终实现对犁头角度的调节,将角度调节杆嵌入在不同的定位槽内,并利用杠杆作用推动或拉动滑动杆,可实现犁头倾斜角度的调节,本犁耙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提高了丘陵地带的耕作质量和耕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具机械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
技术介绍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是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其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在耕作方面,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水田和旱田,在耕作的农业技术要求方面差异很大。所以,系列犁主要分为两大类:南方水田犁系列和北方旱作铧式犁系列。在每一系列内又根据土壤比阻(单位耕作断面上的土壤阻力)大小,分为中型、重型或加强型等不同型号。针对平原地带,普遍使用大型农耕设备,其耕作面积大,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但是针对地形较为复杂的丘陵地带的耕作需求,这种应用与平原地带的大型设备则不适用,因丘陵地带斜度角度,且不规则,因此需要一种可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角度调节的犁耙,以提高耕作效率和耕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丘陵地带耕地的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包括上犁架、下犁架、前转轴、前转向头、前定位螺栓、后转轴、后转向头、后定位螺栓、高度调节头、高度调节螺栓、角度调节器、犁头、连杆和犁尖,所述前转轴和后转轴分别固定安装在上犁架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转向头转动安装在前转轴上,所述前定位螺栓后端螺接安装在前转向头上,所述前转轴、后转轴上分别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至少四个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所述前定位螺栓的前端安装在第一定位孔内,所述后转向头转动安装在后转轴上,所述后定位螺栓后端螺接安装在后转向头上,所述后定位螺栓前端安装在第二定位孔内,所述高度调节头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犁架上,所述高度调节头还与后转向头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上端与高度调节头螺接固定,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下端与下犁架铰接,所述下犁架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底部固定安装犁尖,所述滑套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前端与犁头铰接,所述滑动杆后端与角度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前端与犁头铰接,所述连杆后端与下犁架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前端开设有长圆孔,所述角度调节器前端通过压紧螺栓固定安装在下犁架上,所述角度调节器上开设有数个定位槽,所述角度调节杆置于定位槽内,所述双头伸缩螺杆的两端分别螺接安装在下犁头、角度调节杆上,所述角度定位上还螺接安装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销。作为优选,所述下犁头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卡槽,所述角度调节器前端嵌入安装在定位卡槽内。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节器上设置的定位槽的深度尺寸自前向后呈线性递增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机器上设置的各个定位槽的间距相等。作为优选,所述滑套上还螺接安装有用于将滑动杆压紧的压紧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根据丘陵地带地形的不同,可对犁耙各个部件的角度进行调节,最终实现对犁头角度的调节,首先将前定位螺栓、后定位螺栓松开,前定位螺栓、后定位螺栓插入不同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可实现下犁架与机电车之间角度的调节,通过拧紧或松开高度调节螺栓,可实现上犁架与下犁架之间角度的调节,通过将角度调节杆嵌入在不同的定位槽内,并利用杠杆作用推动或拉动滑动杆,可实现犁头倾斜角度的调节,本犁耙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提高了丘陵地带的耕作质量和耕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角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包括上犁架1、下犁架2、前转轴3、前转向头32、前定位螺栓33、后转轴4、后转向头42、后定位螺栓43、高度调节头5、高度调节螺栓51、角度调节器6、犁头9、连杆91和犁尖10,所述前转轴3和后转轴4分别固定安装在上犁架1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转向头32转动安装在前转轴3上,所述前定位螺栓33后端螺接安装在前转向头32上,所述前转轴3、后转轴4上分别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至少四个第一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41,所述前定位螺栓33的前端安装在第一定位孔31内,所述后转向头42转动安装在后转轴4上,所述后定位螺栓43后端螺接安装在后转向头42上,所述后定位螺栓43前端安装在第二定位孔41内,所述高度调节头5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犁架2上,所述高度调节头5还与后转向头42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51上端与高度调节头5螺接固定,所述高度调节螺栓51下端与下犁架2铰接,所述下犁架2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套21,所述滑套21底部固定安装犁尖10,所述滑套21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1,所述滑动杆91前端与犁头9铰接,所述滑动杆91后端与角度调节杆1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91前端与犁头9铰接,所述连杆91后端与下犁架2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6前端开设有长圆孔,所述角度调节器6前端通过压紧螺栓7固定安装在下犁架2上,所述角度调节器6上开设有数个定位槽61,所述角度调节杆11置于定位槽61内,所述双头伸缩螺杆8的两端分别螺接安装在下犁头2、角度调节杆11上,双头伸缩螺杆8为两个螺栓尾部均与一个圆柱杆转动连接组成,即螺栓尾部仅与圆柱杆转动且不产生位移,所述角度定位6上还螺接安装有与定位槽61相配合的定位销62。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在调节角度调节器6的位置时,角度调节器6从下犁头2上脱落下来,因此所述下犁头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卡槽,所述角度调节器6前端嵌入安装在定位卡槽内。所述角度调节器6上设置的定位槽61的深度尺寸自前向后呈线性递增设置,所述角度调机器6上设置的各个定位槽61的间距相等,且每个定位槽61上标记有对应的犁头9角度。此外,为了增加犁头9调节后的稳定性,所述滑套21上还螺接安装有用于将滑动杆91压紧的压紧销。根据丘陵地带地形的不同,可对犁耙各个部件的角度进行调节,最终实现对犁头9角度的调节,首先将前定位螺栓33、后定位螺栓34松开,前定位螺栓33、后定位螺栓34插入不同的第一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41内,可实现下犁架2与机电车之间角度的调节,通过拧紧或松开高度调节螺栓,可实现上犁架1与下犁架2之间角度的调节,先前后移动角度调节器6的位置然后通过再压紧螺栓7固定,通过将角度调节杆11嵌入在不同的定位槽61内,并利用杠杆作用推动或拉动滑动杆91,可实现犁头9倾斜角度的调节,本犁耙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提高了丘陵地带的耕作质量和耕作效率。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犁架(1)、下犁架(2)、前转轴(3)、前转向头(32)、前定位螺栓(33)、后转轴(4)、后转向头(42)、后定位螺栓(43)、高度调节头(5)、高度调节螺栓(51)、角度调节器(6)、犁头(9)、连杆(91)和犁尖(10),所述前转轴(3)和后转轴(4)分别固定安装在上犁架(1)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转向头(32)转动安装在前转轴(3)上,所述前定位螺栓(33)后端螺接安装在前转向头(32)上,所述前转轴(3)、后转轴(4)上分别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至少四个第一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41),所述前定位螺栓(33)的前端安装在第一定位孔(31)内,所述后转向头(42)转动安装在后转轴(4)上,所述后定位螺栓(43)后端螺接安装在后转向头(42)上,所述后定位螺栓(43)前端安装在第二定位孔(41)内,所述高度调节头(5)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犁架(2)上,所述高度调节头(5)还与后转向头(42)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51上端与高度调节头(5)螺接固定,所述高度调节螺栓(51)下端与下犁架(2)铰接,所述下犁架(2)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套(21),所述滑套(21)底部固定安装犁尖(10),所述滑套(21)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1),所述滑动杆(91)前端与犁头(9)铰接,所述滑动杆(91)后端与角度调节杆(1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91)前端与犁头(9)铰接,所述连杆(91)后端与下犁架(2)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6)前端开设有长圆孔,所述角度调节器(6)前端通过压紧螺栓(7)固定安装在下犁架(2)上,所述角度调节器(6)上开设有数个定位槽(61),所述角度调节杆(11)置于定位槽(61)内,所述双头伸缩螺杆(8)的两端分别螺接安装在下犁头(2)、角度调节杆(11)上,所述角度定位(6)上还螺接安装有与定位槽(61)相配合的定位销(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犁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犁架(1)、下犁架(2)、前转轴(3)、前转向头(32)、前定位螺栓(33)、后转轴(4)、后转向头(42)、后定位螺栓(43)、高度调节头(5)、高度调节螺栓(51)、角度调节器(6)、犁头(9)、连杆(91)和犁尖(10),所述前转轴(3)和后转轴(4)分别固定安装在上犁架(1)的前、后两端,所述前转向头(32)转动安装在前转轴(3)上,所述前定位螺栓(33)后端螺接安装在前转向头(32)上,所述前转轴(3)、后转轴(4)上分别呈环形阵列设置有至少四个第一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41),所述前定位螺栓(33)的前端安装在第一定位孔(31)内,所述后转向头(42)转动安装在后转轴(4)上,所述后定位螺栓(43)后端螺接安装在后转向头(42)上,所述后定位螺栓(43)前端安装在第二定位孔(41)内,所述高度调节头(5)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下犁架(2)上,所述高度调节头(5)还与后转向头(42)固定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螺栓(51上端与高度调节头(5)螺接固定,所述高度调节螺栓(51)下端与下犁架(2)铰接,所述下犁架(2)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套(21),所述滑套(21)底部固定安装犁尖(10),所述滑套(21)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1),所述滑动杆(91)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梁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丝路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