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37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包括机架,在机架前端设有前驱动轮,在机架的后端设有后驱动轮和操作扶手,在机架上设有发动机、变速箱、主传动机构、副传动机构,在前驱动轮与后驱动轮之间的机架下方还设有犁架、可偏转犁铧组件,前驱动轮通过前叉架安装在机架上,前叉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机架的前端,在机架上还设有犁深控制机构,所述犁深控制机构包括长轴摇把,在长轴摇把的前端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通过万向节与长轴摇把连接,在前叉架上固定有夹角调节臂,在夹角调节臂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相配合的调节丝母,该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具有通过能力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在行进间方便地调节犁地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是一种用于单垄作业的小型手扶机动犁。
技术介绍
手扶机动犁具有小巧轻便、操纵灵活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庭院、大棚及山地作业。现有技术中的小型手扶机动犁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这种结构的手扶机动犁由于前轮没有驱动力,后轮驱动能力有限,遇到沟、坑、根茬或松软土壤时通过能力差。CN104429179A公开了一种前后驱动式机动手扶犁,该前后驱动式机动手扶犁其适用于各种山区、坡地、丘陵,对非直线的小块坡耕地有较强的适用性,可减少使用者的工作强度,还可以用于高棵作物进行后期培土,其前后轮同时无差速驱动轻便灵活、性能可靠、适应力更强,能够完成起垄、中耕、扣半、翻地等作业。但是,该前后驱动式机动手扶犁的前、后驱动轮与机架的相对高度是固定的,采用通过机架中部的调节轮来调节犁地的深度,因此,需要停机后才能调节犁地深度,而犁地深度是否合适需要在机器行进过程中由操作者来判断,需要多次反复停机调节才能达到合适的深度。此外,这种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转向操作困难,传动机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该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具有通过能力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在行进间方便地调节犁地深度。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包括机架,在机架前端设有前驱动轮,在机架的后端设有后驱动轮和操作扶手,在机架上设有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将变速箱输出动力传递至后驱动轮的主传动机构、将后驱动轮动力传递至前驱动轮的副传动机构,在前驱动轮与后驱动轮之间的机架下方还设有犁架,在犁架的下端装有可偏转犁铧组件,前驱动轮通过前叉架安装在机架上,前叉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机架的前端,在机架上还设有通过调节前叉架与机架之间夹角来控制犁地深浅的犁深控制机构,所述犁深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长轴摇把,在长轴摇把的前端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通过万向节与长轴摇把连接,在前叉架上固定有夹角调节臂,在夹角调节臂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相配合的调节丝母。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副传动机构由固定在前驱动轮上的前链轮、固定在后驱动轮上的后链轮、安装在前叉架铰接轴上的双排链轮及连接前链轮与双排链轮的前链条、连接后链轮与双排链轮的后链条构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机架上还装有的控制犁铧偏转的操纵摆杆,在机架的后端设有操纵摆杆定位板,在操纵摆杆定位板上设有定位槽。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后链轮与双排链轮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后链条涨紧轮。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长轴摇把和操纵摆杆分别通过轴套固定在机架上。作为本技术的最佳方案:前驱动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的直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由于采用了前轮和后轮同时驱动,因此,具有通过能力强的优点,可以满足各种复杂地形作业的需要,由于采用了通过调节前叉架与机架之间夹角来控制犁地深浅,犁深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长轴摇把,在长轴摇把的前端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通过万向节与长轴摇把连接,在前叉架上固定有夹角调节臂,在夹角调节臂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相配合的调节丝母的技术特征,通过在机架的后方摇动长轴摇把就能轻松地实现调节犁地深度,且调节犁地深度过程中无需停车,可以通过观察当前犁地效果实时对犁地深度进行快速地调节。由于采用了所述副传动机构由固定在前驱动轮上的前链轮、固定在后驱动轮上的后链轮、安装在前叉架铰接轴上的双排链轮及连接前链轮与双排链轮的前链条、连接后链轮与双排链轮的后链条构成的技术特征,使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在实现前后双轮驱动的同时,结构更简单,并且,调节犁地深度不会影响副传动机构的传动效果。由于采用了在机架上设有控制犁铧偏转的操纵摆杆,在机架的后端设有操纵摆杆定位板,在操纵摆杆定位板上设有定位槽的技术特征,使得在机架后方可以方便地调节土壤翻扣的方向,使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可以满足起垄、翻地、覆土等耕作要求,适用范围更广。由于采用了在后链轮与双排链轮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后链条涨紧轮的技术特征,可以有效防止作业过程中链条脱落,使传动机构工作的可靠性更高。由于采用了长轴摇把和操纵摆杆分别通过轴套固定在机架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操作阻力更小,操纵更轻便。由于采用了前驱动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的直径的技术特征,使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转向操作更灵活,操作更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包括机架18,在机架前端设有前驱动轮2,在机架的后端设有后驱动轮26和操作扶手15,在操作扶手上设有油门、离合操作手柄,前驱动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的直径。在机架上设有发动机9、变速箱13以及将变速箱输出动力传递至后驱动轮的主传动机构、将后驱动轮动力传递至前驱动轮的副传动机构,主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齿轮、链条或皮带传动,在前驱动轮与后驱动轮之间的机架下方还设有犁架19,在犁架的下端装有可偏转犁铧组件,前驱动轮通过前叉架3安装在机架上,前叉架通过铰接轴17铰接在机架的前端,在机架上还设有通过调节前叉架与机架之间夹角来控制犁地深浅的犁深控制机构,所述犁深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长轴摇把12,在长轴摇把的前端设有调节丝杆8,调节丝杆通过万向节10与长轴摇把连接,在前叉架上固定有夹角调节臂5,在夹角调节臂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相配合的调节丝母6。所述可偏转犁铧组件包括犁铧本体20和犁铧偏转轴21及固定在犁铧背面、控制犁铧绕犁铧偏转轴偏转的犁铧偏转拉杆,在犁架的下端设有犁铧轴套22,犁铧偏转轴安装在犁铧轴套内。在机架上设有通过犁铧偏转拉杆来控制犁铧偏转的操纵摆杆14,操纵摆杆前端与犁铧偏转拉杆用销轴铰接,在机架的后端设有操纵摆杆定位板16,在操纵摆杆定位板上设有定位槽。长轴摇把和操纵摆杆分别通过轴套11固定在机架上,使长轴摇把和操纵摆杆只能在轴套内旋转,而不能沿轴向移动。所述副传动机构由固定在前驱动轮上、与前驱动轮同轴的前链轮1,固定在后驱动轮上、与后驱动轮同轴的后链轮25,安装在前叉架铰接轴上的双排链轮7,连接前链轮与双排链轮的前链条4,连接后链轮与双排链轮的后链条24构成,在后链轮与双排链轮之间的机架上还设有后链条涨紧轮23。生产过程中应当根据前驱动轮与后驱动轮的直径比来确定副传动机构中各链轮的直径比,以保证行进过程中前驱动轮外圆周与后驱动轮外圆周旋转的线速度相同。本技术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通过在机架后方摇动长轴摇把带动调节丝杆旋转,从而使调节丝母沿调节丝杆向前或向后移动,调节丝母带动夹角调节臂、前叉架绕交接轴旋转,实现前叉架与机架之间夹角的调整,达到调节犁地深度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包括机架,其特征是:在机架前端设有前驱动轮,在机架的后端设有后驱动轮和操作扶手,在机架上设有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将变速箱输出动力传递至后驱动轮的主传动机构、将后驱动轮动力传递至前驱动轮的副传动机构,在前驱动轮与后驱动轮之间的机架下方还设有犁架,在犁架的下端装有可偏转犁铧组件,前驱动轮通过前叉架安装在机架上,前叉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机架的前端,在机架上还设有通过调节前叉架与机架之间夹角来控制犁地深浅的犁深控制机构,所述犁深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长轴摇把,在长轴摇把的前端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通过万向节与长轴摇把连接,在前叉架上固定有夹角调节臂,在夹角调节臂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相配合的调节丝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包括机架,其特征是:在机架前端设有前驱动轮,在机架的后端设有后驱动轮和操作扶手,在机架上设有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将变速箱输出动力传递至后驱动轮的主传动机构、将后驱动轮动力传递至前驱动轮的副传动机构,在前驱动轮与后驱动轮之间的机架下方还设有犁架,在犁架的下端装有可偏转犁铧组件,前驱动轮通过前叉架安装在机架上,前叉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机架的前端,在机架上还设有通过调节前叉架与机架之间夹角来控制犁地深浅的犁深控制机构,所述犁深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长轴摇把,在长轴摇把的前端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通过万向节与长轴摇把连接,在前叉架上固定有夹角调节臂,在夹角调节臂上设有与调节丝杆相配合的调节丝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驱动手扶机动犁,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家
申请(专利权)人:铁岭市清河区鑫禾农业机械加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