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84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包括:外壳、嵌入所述外壳内侧的超薄屏蔽罩、设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上的若干定位条、设于所述超薄屏蔽罩对应所述定位条设置的若干定位开口,当所述超薄屏蔽罩插入所述外壳内侧时,所述定位条嵌入与其对应的所述定位开口中,使所述超薄屏蔽罩卡紧在所述外壳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置式超薄屏蔽罩,屏蔽效果好,体积小,占据外壳内部空间小,不会影响线圈的安放;配合绝缘外壳,杜绝导电风险;通过定位条配合定位开口对超薄屏蔽罩进行定位,吻合匹配更便捷,装配自行卡紧,组装工序效率提高;定位条卡紧超薄屏蔽罩防止超薄屏蔽罩转动,磨损漆包线,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互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互感器产品塑胶外壳的外部会套上一个屏蔽外罩以达到屏蔽的效果,屏蔽外罩尺寸很大,而且存在导电的风险;塑胶外壳和屏蔽外置在装配时需要再次胶水固定,工序繁琐,效率低。传统的内置屏蔽式的互感器穿线麻烦,工序多,装配效率低,而且装配过程中卡线容易破损,存在性能隐患。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包括:外壳、嵌入所述外壳内侧的超薄屏蔽罩、设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上的若干定位条、设于所述超薄屏蔽罩对应所述定位条设置的若干定位开口,当所述超薄屏蔽罩插入所述外壳内侧时,所述定位条嵌入与其对应的所述定位开口中,使所述超薄屏蔽罩卡紧在所述外壳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条设于所述外壳相邻两侧壁的连接处。所述超薄屏蔽罩与所述外壳的形状相同,所述定位开口设于所述超薄屏蔽罩上相邻两侧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及所述超薄屏蔽罩均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条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四个拐角,所述定位开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开口分别位于所述超薄屏蔽罩的四个拐角。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外壳的底部向所述外壳的外边缘延伸,所述定位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外壳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条的长度小于所述外壳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条与所述外壳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塑胶绝缘外壳,所述定位条为塑胶条。进一步地,所述超薄屏蔽罩为五金屏蔽罩。进一步地,所述超薄屏蔽罩的侧壁厚度在1mm~5mm范围内。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一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设有一组第一过线孔,所述超薄屏蔽罩对应所述第一斜面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相配合的第二过线孔。所述外壳至少一个侧壁内表面靠近外边缘处设有一个卡位。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采用内置式超薄屏蔽罩,屏蔽效果好,体积小,占据外壳内部空间小,不会影响线圈的安放;配合绝缘外壳,杜绝导电风险;通过定位条配合定位开口对超薄屏蔽罩进行定位,吻合匹配更便捷,装配自行卡紧,组装工序效率提高;定位条卡紧超薄屏蔽罩防止超薄屏蔽罩转动,磨损漆包线,避免造成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互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互感器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外壳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外壳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超薄屏蔽罩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超薄屏蔽罩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包括:外壳1、嵌入所述外壳1内侧的超薄屏蔽罩2、设于所述外壳1内侧壁上的若干定位条3、设于所述超薄屏蔽罩2对应所述定位条3设置的若干定位开口4、设于所述外壳1至少一个侧壁内表面靠近外边缘处的卡位5,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有一第一斜面6,所述第一斜面6上设有一组第一过线孔7,所述超薄屏蔽罩2对应所述第一斜面6设有第二斜面8,所述第二斜面8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过线孔7相配合的第二过线孔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位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位5设于所述外壳1相对的两侧壁上。当所述超薄屏蔽罩2插入所述外壳1内侧时,所述定位条3嵌入与其对应的所述定位开口4中,从而实现所述超薄屏蔽罩2卡紧在所述外壳1的内侧,实现所述外壳1和所述超薄屏蔽罩2的快速配合,对所述超薄屏蔽罩2进行定位,吻合匹配更便捷,装配自行卡紧,组装工序效率提高,极大提升产能;同时所述定位条3卡紧所述超薄屏蔽罩2防止超薄屏蔽罩2转动,磨损漆包线,避免造成安全隐患;内置式的所述超薄屏蔽罩2,屏蔽效果好,体积小,占据外壳内部空间小,不会影响线圈的安放;配合绝缘外壳,杜绝导电风险;配合所述外壳1侧壁上的所述卡位5,能进一步固定所述超薄屏蔽罩2,防止所述超薄屏蔽罩2在所述外壳1内窜动,提供屏蔽罩的稳定性。所述外壳1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条3设于所述外壳1相邻两侧壁的连接处。所述超薄屏蔽罩2与所述外壳1的形状相同,所述定位开口4设于所述超薄屏蔽罩2上相邻两侧壁之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及所述超薄屏蔽罩2均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条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条3分别位于所述外壳1的四个拐角,所述定位开口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开口4分别位于所述超薄屏蔽罩2的四个拐角。四个角度对所述超薄屏蔽罩2进行定位,进一步提升整个装配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定位条3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外壳1的底部向所述外壳1的外边缘延伸,所述定位条3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外壳1的深度。为了便于后续安装盖板,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条3的长度小于所述外壳1的深度,即在起到上述定位作用的同时,为安装盖板留出空间。所述定位条3与所述外壳1为一体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为绝缘塑胶外壳,所述定位条3为塑胶条,所述定位条3与所述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超薄屏蔽罩2为五金屏蔽罩,所述超薄屏蔽罩2的侧壁厚度在1mm~5mm范围内,优选3mm的超薄五金材料作为屏蔽罩,五金屏蔽罩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左右,内嵌式的超薄屏蔽罩,体积小,重量轻,配合绝缘塑胶外壳,能够防止漏电风险,提升屏蔽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采用内置式超薄屏蔽罩,屏蔽效果好,体积小,占据外壳内部空间小,不会影响线圈的安放;配合绝缘外壳,杜绝导电风险;通过定位条配合定位开口对超薄屏蔽罩进行定位,吻合匹配更便捷,装配自行卡紧,组装工序效率提高;定位条卡紧超薄屏蔽罩防止超薄屏蔽罩转动,磨损漆包线,避免造成安全隐患。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嵌入所述外壳内侧的超薄屏蔽罩、设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上的若干定位条、设于所述超薄屏蔽罩对应所述定位条设置的若干定位开口,当所述超薄屏蔽罩插入所述外壳内侧时,所述定位条嵌入与其对应的所述定位开口中,使所述超薄屏蔽罩卡紧在所述外壳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嵌入所述外壳内侧的超薄屏蔽罩、设于所述外壳内侧壁上的若干定位条、设于所述超薄屏蔽罩对应所述定位条设置的若干定位开口,当所述超薄屏蔽罩插入所述外壳内侧时,所述定位条嵌入与其对应的所述定位开口中,使所述超薄屏蔽罩卡紧在所述外壳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条设于所述外壳相邻两侧壁的连接处;
所述超薄屏蔽罩与所述外壳的形状相同,所述定位开口设于所述超薄屏蔽罩上相邻两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及所述超薄屏蔽罩均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条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四个拐角,所述定位开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开口分别位于所述超薄屏蔽罩的四个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超薄屏蔽罩的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外壳的底部向所述外壳的外边缘延伸,所述定位条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士昕施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定通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