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管形涡街流量测量仪,包括测试管(1)、流量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电路板(8-1)、锂电池(9-1),其特征在于流量测试单元(7)、电路板舱单元(8)、电池筒舱单元(9)、顺序密封固接为一体,所述流量测试单元(7)包括后直管段(7-1)、前直管段(7-2)、流量传感器(2)、旋涡发生体(7-3)、引线密封装置(7-4),所述电路板舱单元(8)包括电路板(8-1)、电路板托架(8-2),所述电池筒舱单元(9)包括锂电池(9-1)、电池堵头(9-2);所述流量测试单元(7)的后直管段(7-1)系测试管(1)的左端头至流量传感器(2)的左侧面处,后直管段(7-1)的长度为5倍测试管(1)的内径D,所述前直管段(7-2)系指旋涡发生体(7-3)的右侧面处至测试管(1)外表面上第一个进液孔(1-2)左边缘的距离,前直管段(7-2)的长度为15倍测试管(1)的内径D;所述流量传感器(2)通过传感器座(7-4-1)、定位环(6)及带凹槽的通孔(1-1)以单臂悬梁结构垂直固装于测试管(1)腔体内,所述旋涡发生体(7-3)通过销钉(7-3-2)固装于测试管(1)下部管壁上,传感器(2)与漩涡发生体(7-3)中心轴线平行且其相距的最佳距离X为0.01至3倍的测试管(1)的内径D,所述引线密封装置(7-4)包括在E、F处对接的传感器座(7-4-1)与传感器座盖(7-4-2)、顺序固接的引线管(7-4-3)、(7-4-5)、六方柱(7-4-4)及引线管座(7-4-6),该连接体为一中空的密封腔体(12),所述传感器座(7-4-1)、引线管座(7-4-6)固接于测试管(1)上侧管壁上,上述两者之间设置有引线管(7-4-3)、(7-4-5)、六方柱(7-4-4),所述传感器座盖(7-4-2)在E、F处固焊于传感器座(7-4-1)上,所述测试管(1)的右端表面设置有进液孔(1-2),其管体内设置有通道(1-3),流量传感器(2)的输出引线(2-1)通过由传感器座(7-4-1)、引线管(7-4-3)、(7-4-5)、六方柱(7-4-4)、引线管座(7-4-6)组成的密封腔体(12)及通道(1-3)电接于电路板(8-1)上,流量传感器(2)的输出引线(2-1)通过的密封腔体(12)还可由整条不锈钢盖板(15)扣罩固接在测试管(1)上侧,或由整根不锈钢管(16)外套在测试管(1)上形成,压力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固接于测试管(1)右端;电路板舱(8)内设有固定在电路板托架(8-2)上的电路板(8-1),并固接于…。(*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量计量仪器,特别涉及一体化管形涡街流量测量仪。
技术介绍
1、据了解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应用涡街原理的井下流量仪表问世。采用“卡门”涡街原理研制生产的“涡街流量计”。该产品是测量管道中流动介质(气体、液体)流量的常规流量仪表。常规涡街流量仪的被测介质是通过管道来输送,仪表的内径与管道的内径是相通的,它必需与输送介质的管道相连接才能使用。而井下仪表没有与仪表相通的输送管道,是浸泡在介质中进行检测。因而常规仪表无法应用。常规涡街流量仪表的信号处理电路及壳体,通常是悬出或凸出于仪表本体。它的外形体积,完全不能适用油田井下油管的狭小空间对流量的测量。井下仪表长期浸泡在介质中,沉入几千米井下,将承受几百公斤的压力最高达60Mpa(每1千米压力约10Mpa),最高温度125℃。常规涡街流量仪的本体(与管道相连接部分)一般只能耐受1--2.5Mpa常压,电路转换部分耐不了压,是不能浸泡在介质中使用。虽然本体能耐较高温度,但电路转换部分一般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70℃。井下工作环境复杂,条件恶劣。仪表要经受安装时的巨大冲击,对密封要求很高,所有零件机要非常牢固械强度好。常规涡街流量仪是做不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健,张菊帆,
申请(专利权)人:韩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