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支撑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体,房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顶,房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房梁,房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房门,底座底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安装座,底座底部的中间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通过设置的房顶,房顶顶部设置的四个斜面,在横风较强时,风力吹向斜面,经由斜面改变力矩方向,将风力进行力矩方向分散扰流,配合内部的房梁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定,并且配合房体的弧形面,便于在横风流过房体时将风力气流导流,减少侧面抗风的力矩,使得抗风性能进一步增加。性能进一步增加。性能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
[0001]本技术属于临时房
,具体涉及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
技术介绍
[0002]板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板房屋,板房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定型产品领域。
[0003]如中国专利CN209412990U所公开的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其利用房体框架包括底板、顶板、立柱以及墙体,底板的顶面四角均连接有立柱,房体框架周围设置有用于固定房体框架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埋设在地下的固定座以及连接在固定座与墙体之间的拉杆,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固定座与墙体,以达到了大风或者地震时,房体受到外力作用时,通过同方向拉杆的牵引和相反方向拉杆的抵靠作用,抵消一部分外力作用,防止住房受外力倒塌,达到提高防风防震性能目的的效果,然而在其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由于其的房体框架,导致了在实用过程中抗震性功能较低。
[0005]2、由于的安装结构,导致了使用时不具有防潮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解决了抗震防风性较差和不具有防潮防水性能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体,所述房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顶,所述房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房梁,所述房体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房门,所述底座底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安装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中间部固定安装有隔板。
[0008]优选的,所述房梁呈矩形对称均匀分布在房顶的内部,且房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内部的结构形成三角稳力结构,并且其的梳理至少为,两个交叉分布,便于增加了房顶的抗风和抗震性能。
[0010]优选的,所述房门的内部设置有窗户,所述房门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门锁。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房体内部的整体窗口由可形变吸收冲击力的房门内部的窗户承担,便于整体结构力矩稳定,增加了结构力,便于整体建筑力结构的稳定。
[0012]优选的,所述房顶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斜面,所述房体的四角均设置有弧形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房顶顶部设置的四个斜面,在横风较强时,风力
吹向斜面,经由斜面改变力矩方向,将风力进行力矩方向分散扰流,配合内部的房梁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定。
[0014]优选的,所述房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固柱,所述加固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顶板的底部,所述房体内腔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侧支杆。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底板可以承担起地板的作用,如果在用大型房使用时可以在底板与底座之间增加支撑结构,而侧支杆将房体四角的弧形面进行加固,便于将四个墙面进行稳定,使得内部力进一步稳定。
[0016]优选的,四组所述安装座均包括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底部,所述铰接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楔块,所述支撑筒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矩形槽,四组所述安装座呈矩形均匀分布在底座的底部,且安装座的位置与支撑框的位置相对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可以在安装座向上拔出时,将力矩分散到四周坑洞,并且四个点位固定,使得力矩稳定,进一步增加了基座的抗力。
[0018]优选的,所述隔板包括保温层、橡胶层和防水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橡胶层的顶部,所述橡胶层位于防水层的顶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使得隔板具有防潮保温的性能呢,配合整体方案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通过设置的安装座,使用时,作业人员首先将安装座放置在预设安装位置处,而后将安装座的四个点位挖掘出坑洞,接着将安装座放置进内部,接着向内部浇筑混凝土,将安装座和底座固定在地面,并且使用时支撑框抬高了房体的高度,使得雨水不会浸入内部,并且被导流在底座外,此时底座底部由于隔板的作用将潮气和水汽侵入隔绝,配合支撑框的高度房体整体防水防潮,该方案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时的防水防潮性能,可以在灾后使用,并且建造速度快,使用效果好。
[0022]2、通过设置的房顶,房顶顶部设置的四个斜面,在横风较强时,风力吹向斜面,经由斜面改变力矩方向,将风力进行力矩方向分散扰流,配合内部的房梁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定,并且配合房体的弧形面,便于在横风流过房体时将风力气流导流,减少侧面抗风的力矩,使得抗风性能进一步增加,并且房顶的风力流速在完美力学模型横向垂直于房体时,房顶顶部斜面流速增加,减少压强与安装座的垂直安装力力矩相反,使得整体力稳定,配合内部结构,增加了抗风等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底座;101、支撑框;2、房体;201、加固柱;202、侧支杆;203、底板;3、房顶;
301、房梁;302、顶板;4、房门;401、窗户;402、门锁;5、安装座;501、支撑筒;502、矩形槽;503、楔块;504、铰接座;6、隔板;601、保温层;602、橡胶层;603、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案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案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案,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
‑
图5所示,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101,支撑框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体2,房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顶3,房顶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房梁301,房体2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房门4,底座1底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安装座5,底座1底部的中间部固定安装有隔板6。
[003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2]使用时,作业人员首先将安装座5放置在预设安装位置处,而后将安装座5的四个点位挖掘出坑洞,接着将安装座5放置进内部,接着向内部浇筑混凝土,将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框(101),所述支撑框(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体(2),所述房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房顶(3),所述房顶(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房梁(301),所述房体(2)的正面活动安装有房门(4),所述底座(1)底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四组安装座(5),所述底座(1)底部的中间部固定安装有隔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梁(301)呈矩形对称均匀分布在房顶(3)的内部,且房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顶板(3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门(4)的内部设置有窗户(401),所述房门(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门锁(4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时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3)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四个斜面,所述房体(2)的四角均设置有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建工程用的防风防震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健,
申请(专利权)人:韩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