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551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基座、支撑立柱Ⅰ、支撑立柱Ⅱ、Π型转动架、力矩电机Ⅰ、力矩电机Ⅱ、滚转电机、滚转支杆、滚转角位移传感器、俯仰角位移传感器和中控器;在支撑立柱Ⅰ上设置力矩电机Ⅰ,在支撑立柱Ⅱ上设置力矩电机Ⅱ,在Π型转动架的两纵向杆上分别设置力矩电机Ⅰ和力矩电机Ⅱ;在Π型转动架的水平杆中段纵向设置滚转支杆通过滚转电机驱动转动;在力矩电机Ⅰ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俯仰角位移传感器,在滚转支杆上设置有滚转角位移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模型在开口风洞试验段中进行大范围两自由度耦合运动,满足飞行器复杂机动气动特性研究需求;干扰小、模拟性能强、试验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风洞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风洞试验是获得飞机过失速机动气动力数据的最重要的手段,主要采用简谐振荡运动模式研究关键运动参数对机动飞行动态气动特性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飞机的过失速机动动作(多为两个主要自由度耦合大幅动作),满足高性能航空飞行器过失速复杂机动气动特性研究需求,需要建立能够驱动模型进行两自由度耦合复杂机动动作的装置。国内现有的两自由度动态试验装置或位于风洞闭口试验段内,支架干扰不对称对试验结果影响大,或为机械凸轮驱动,模型运动轨迹规划比较单一、变化操作复杂;无法满足飞行器复杂机动气动特性研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装置,能够实现飞行器模型在开口风洞试验段中进行大范围两自由度耦合运动,能够满足飞行器复杂机动气动特性研究需求;干扰小、模拟性能强、试验准确度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基座(1)、支撑立柱Ⅰ(2)、支撑立柱Ⅱ(3)、Π型转动架(4)、力矩电机Ⅰ(5)、力矩电机Ⅱ(6)、滚转电机(7)、滚转支杆(8)、滚转角位移传感器、俯仰角位移传感器和中控器;/n在所述支撑基座(1)上分别设立有支撑立柱Ⅰ(2)和支撑立柱Ⅱ(3),所述Π型转动架(4)横向设置在支撑立柱Ⅰ(2)和支撑立柱Ⅱ(3)之间;在所述支撑立柱Ⅰ(2)上设置力矩电机Ⅰ(5),在所述支撑立柱Ⅱ(3)上设置力矩电机Ⅱ(6),所述Π型转动架(4)的两纵向杆上分别连接力矩电机Ⅰ(5)和力矩电机Ⅱ(6)的驱动端,由力矩电机Ⅰ(5)和力矩电机Ⅱ(6)驱动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基座(1)、支撑立柱Ⅰ(2)、支撑立柱Ⅱ(3)、Π型转动架(4)、力矩电机Ⅰ(5)、力矩电机Ⅱ(6)、滚转电机(7)、滚转支杆(8)、滚转角位移传感器、俯仰角位移传感器和中控器;
在所述支撑基座(1)上分别设立有支撑立柱Ⅰ(2)和支撑立柱Ⅱ(3),所述Π型转动架(4)横向设置在支撑立柱Ⅰ(2)和支撑立柱Ⅱ(3)之间;在所述支撑立柱Ⅰ(2)上设置力矩电机Ⅰ(5),在所述支撑立柱Ⅱ(3)上设置力矩电机Ⅱ(6),所述Π型转动架(4)的两纵向杆上分别连接力矩电机Ⅰ(5)和力矩电机Ⅱ(6)的驱动端,由力矩电机Ⅰ(5)和力矩电机Ⅱ(6)驱动Π型转动架(4)运动;在所述Π型转动架(4)的水平杆中段纵向设置滚转支杆(8),且滚转支杆(8)通过滚转电机(7)驱动转动;在所述力矩电机Ⅰ(5)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俯仰角位移传感器,在所述滚转支杆(8)上设置有滚转角位移传感器;所述力矩电机Ⅰ(5)、力矩电机Ⅱ(6)、滚转电机(7)、滚转角位移传感器、俯仰角位移传感器的信号端与中控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电机Ⅰ(5)的转动端通过连接组件与Π型转动架(4)的一纵向杆相互连接,所述力矩电机Ⅱ(6)的转动端通过连接组件与Π型转动架(4)的另一纵向杆相互连接,由力矩电机Ⅰ(5)和力矩电机Ⅱ(6)驱动Π型转动架(4)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口风洞两自由度动态试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酉聂博文孙海生刘志涛蒋永吴金华康洪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