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12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包括直管型结构的管体,管体中心制有通气孔,管体的上下两端呈镜像对称结构,管体的下端部切削形成有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第一锥面的上端与管体的侧壁相连接,第一锥面的下端通过第一圆弧面过渡至第二锥面,第二锥面的下端通过第二圆弧面连接至下端面;第一锥面的第一锥角小于所述第二锥面的第二锥角,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半径相同,通气孔的直径为管体的外径的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的设置能够提高气门导管与装配部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端面与锥面之间采用圆弧面过渡,能够避免边缘压溃而提高气门导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零配件,尤其指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特别指用于1.3T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气门导管。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气门导管是汽车发动机上重要的一个零部件,是汽车发动机气门的导向装置,对气门起导向作用,并使气门杆上的热量经气门导管传给汽缸盖。现有通用汽车发动机气缸头装配有直管型的气门导管,但是存在密封性差,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气门导管的密封性差容易导致气缸头燃烧室内工作温度提高,从而导致功率降低,最终导致汽车发动机的寿命减短。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排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如今小排量的涡轮增压汽车更是受到消费者喜欢,但是,装了涡轮增压器后,发动机在工作时候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升高,因此发动机寿命会比同样排量没有经过增压的发动机要短,而且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这也对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各个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包括直管型结构的管体,管体中心制有通气孔,管体的上下两端呈镜像对称结构,管体的下端部切削形成有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第一锥面的上端与管体的侧壁相连接,第一锥面的下端通过第一圆弧面过渡至第二锥面,第二锥面的下端通过第二圆弧面连接至下端面;第一锥面的第一锥角小于所述第二锥面的第二锥角,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的半径相同,通气孔的直径为管体的外径的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通气孔的两端分别制有倒角。上述的第一锥面的第一锥角α为7°至17°。上述的第二锥面的第二锥角β为40°至50°。上述的第一圆弧面的半径最大为0.76mm。本技术的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采用两端镜像对称结构,方便了气门导管的安装,管体的端部切削形成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且第一锥面的第一锥角小于所述第二锥面的第二锥角,如此端部结构,能够提高气门导管与装配部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连接的气密性,也能够提高气门导管的使用寿命;另外,端面与第二锥面之间采用圆弧面过渡,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与之间也采用圆弧面过渡,由于端面是压力受力面,端面与第二锥面之间的圆弧面过渡,可以有效避免边缘压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第一锥角α、第二锥角β、管体1、侧壁1a、下端面1b、通气孔11、倒角11a、第一锥面21、第二锥面22、第一圆弧面23、第二圆弧面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包括直管型结构的管体1,管体1中心制有通气孔11,管体1的上下两端呈镜像对称结构,管体1的下端部切削形成有第一锥面21和第二锥面22,第一锥面21的上端与管体1的侧壁1a相连接,第一锥面21的下端通过第一圆弧面23过渡至第二锥面22,第二锥面22的下端通过第二圆弧面24连接至下端面1b;第一锥面21的第一锥角α小于所述第二锥面22的第二锥角β,第一圆弧面23与所述第二圆弧面24的半径相同,通气孔11的直径为管体1的外径的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本实施例中,管体1的外径为10mm,管体1的长度为37mm,通气孔11的孔径为4.5mm。实施例中,通气孔11的两端分别制有倒角11a。第一锥面21的第一锥角α为7°至17°;本实施例中,第一锥面21的第一锥角α为12°。第二锥面22的第二锥角β为40°至50°。本实施例中,第二锥面22的第二锥角β为45°。实施例中,第一圆弧面23的半径最大为0.76mm。圆弧面半径不宜过大,半径越大,圆弧面越趋于平缓,圆弧面半径过大会影响圆弧面过渡效果。本气门导管专为1.3T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设计,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成,其硬度可达HRB65-90,密度为6.4g/cm3至6.9g/cm3;压溃强度达到450MPa以上。本气门导管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所制成的气门导管耐热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其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本气门导管的下端面1b与侧壁1a之间依次制有第二圆弧面24、第二锥面22、第一圆弧面23以及第一锥面21,气门导管上端结构与下端结构呈镜像对称,下端面1b与第二锥面22之间通过第二圆弧面24圆润过渡,由于端面为压力受力面,采用圆弧面过渡,能够避免边缘压溃,从而提高气门导管的使用寿命;第一锥面21的第一锥角α小于所述第二锥面22的第二锥角β,使端部形成渐缩结构,从而使气门导管的装配更加方便,也使气门导管与装配部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能够有效提高连接部位的气密性。本气门导管采用对称结构,方便了气门导管的装配,能够有效提高装配效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产品加工完成后去除尖角、毛刺,使其表面光滑,以保证其良好的密封性,同时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其不存在裂纹、砂孔等缺陷。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包括直管型结构的管体(1), 所述的管体(1)中心制有通气孔(11),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1)的上下两端呈镜像对称结构,所述的管体(1)的下端部切削形成有第一锥面(21)和第二锥面(22),所述的第一锥面(21)的上端与所述的管体(1)的侧壁(1a)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锥面(21)的下端通过第一圆弧面(23)过渡至第二锥面(22),所述的第二锥面(22)的下端通过第二圆弧面(24)连接至下端面(1b);所述的第一锥面(21)的第一锥角(α)小于所述第二锥面(22)的第二锥角(β),所述的第一圆弧面(23)与所述第二圆弧面(24)的半径相同,所述的通气孔(11)的直径为管体(1)的外径的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所述的通气孔(11)的两端分别制有倒角(11a);所述的第一圆弧面(23)的半径最大为0.76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气门导管,包括直管型结构的管体(1),所述的管体(1)中心制有通气孔(11),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1)的上下两端呈镜像对称结构,所述的管体(1)的下端部切削形成有第一锥面(21)和第二锥面(22),所述的第一锥面(21)的上端与所述的管体(1)的侧壁(1a)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锥面(21)的下端通过第一圆弧面(23)过渡至第二锥面(22),所述的第二锥面(22)的下端通过第二圆弧面(24)连接至下端面(1b);所述的第一锥面(21)的第一锥角(α)小于所述第二锥面(22)的第二锥角(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鑫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