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家燕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961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属于屋檐防冻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屋顶、墙体和屋檐顶,所述屋顶的末端、墙体的顶端和屋檐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屋檐顶靠近屋顶的位置贯穿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屋檐顶和屋顶均设置为坡状低处端位于排水口处,所述排水口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屋檐顶的末端上方固定设置有屋檐挡墙,所述屋檐顶的下端面设置有粘接砖,所述粘接砖包括粘接层、缓冲层和防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粘接砖,使得屋檐挡墙与屋檐顶下端面的积水可以及时排掉,以致不会因存在积水后天气寒冷结冰,也避免了因结成冰锥,掉落砸伤人的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
本技术涉及屋檐防冻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屋檐结构均在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将顶部积水等通过排水管排到及时地面达到防结冰的目的,且在屋顶设置防冻层,使得屋顶不会结冰。现有的屋檐结构均没有考虑屋檐底端面和屋檐挡墙积水的处理,在一些较寒冷的地区,屋檐底端面和屋檐挡墙存在积水时,会使得屋檐底端面结冰,进而形成冰锥,即损坏屋檐的结构,影响使用寿命,还会因冰锥掉落,造成不良影响,也存在发生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该屋檐结构,通过在屋檐底端面设置的粘接砖,粘接砖的下端为球状块和锥形块,使得积水因重力影响,及时掉落,解决了因之前屋檐低端的水平面,使得水珠会有较大的水平附着力点,停留在表面进而结冰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包括屋顶、墙体和屋檐顶,所述屋顶的末端、墙体的顶端和屋檐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屋檐顶靠近屋顶的位置贯穿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屋檐顶和屋顶均设置为坡状低处端位于排水口处,所述排水口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屋檐顶的末端上方固定设置有屋檐挡墙,所述屋檐顶的下端面设置有粘接砖,所述粘接砖包括粘接层、缓冲层和防水层。为了使得屋檐挡墙顶部不会有积水,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优选的,所述屋檐挡墙的顶端为倾斜状,低处端位于屋檐顶的一侧。为了使得粘接砖和屋檐顶底端面水泥粘接时更牢固,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优选的,所述粘接砖的上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位于粘接层上端面,且凹槽的深度小于粘接层的厚度。为了使得积水可以通过自身重力流在球状凸块下端,进而流在锥形凸块下端,此时水珠失去了水平附着力点,便会及时滴下,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多个球状凸块,所述球状凸块紧密排列,所述球状凸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锥形凸块。为了使得屋檐挡墙外侧面的雨水或潮湿水汽结成的水珠,及时滑落在粘接砖下端,及时滴下,不会使得屋檐顶低端存在积水,便解决了因天气寒冷屋檐顶底端面积水结冰的问题,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优选的,所述粘接砖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表面涂有防锈漆。为了使得工作人员更便捷的安装粘接砖,作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优选的,所述粘接砖还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匀分布焊接有四个卡块,所述安装槽内部还设置有缓冲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通过屋檐挡墙顶端设置为倾斜状,使得顶端不会存在积水,通过在粘接砖的下端设置球状凸块和锥形凸块使得水珠因自身重力滑落在锥形凸块下端,此时水珠失去了水平附着力点,进而及时滴下,使得屋檐顶下端面不会结冰,避免了因结冰导致损坏屋檐顶,也避免了结成冰锥掉落发生事故。2、该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粘接砖内部设置有缓冲层,使得粘接砖在寒冷的天气内部收缩,不会发生变形,导致的粘接砖损坏、开裂,且设置有安装槽,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很便捷的安装粘接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的粘接砖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的安装槽结构图;图中,1、屋檐顶;101、屋檐挡墙;2、屋顶;3、墙体;4、排水口;41、排水管;5、粘接砖;51、粘接层;511、凹槽;52、缓冲层;53、防水层;54、球状凸块;55、锥形凸块;56、斜板;6、安装槽;61、卡块;62、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包括屋顶2、墙体3和屋檐顶1,屋顶2的末端、墙体3的顶端和屋檐顶1相互固定连接,屋檐顶1靠近屋顶2的位置贯穿开设有排水口4,屋檐顶1和屋顶2均设置为坡状低处端位于排水口4处,排水口4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1,排水管41与墙体3固定连接,屋檐顶1的末端上方固定设置有屋檐挡墙101,屋檐顶1的下端面设置有粘接砖5,粘接砖5包括粘接层51、缓冲层52和防水层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屋顶2和屋檐顶1设置为斜坡状,使得屋檐顶1和屋顶2的积水可以及时通过排水口4和排水管41排到地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屋檐挡墙101的顶端为倾斜状,低处端位于屋檐顶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屋檐挡墙101顶端设置为倾斜状,使得屋檐挡墙101顶端的雨水和潮湿水汽可以及时排到屋檐顶1,及时排到地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粘接砖5的上端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槽511,凹槽511位于粘接层51上端面,且凹槽511的深度小于粘接层51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粘接砖5的顶端设置多个凹槽511,使得粘接砖5和屋檐顶1的下端面通过水泥粘接时,更为牢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水层53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多个球状凸块54,球状凸块54紧密排列,球状凸块5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锥形凸块5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球状凸块54和锥形凸块55,使得屋檐顶1下端的水珠通过自身重力,滑落到锥形凸块55的下端,此时水珠因失去水平附着力点,进而及时落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粘接砖5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斜板56,斜板56表面涂有防锈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斜板56,使得屋檐挡墙101外侧壁的雨水和潮湿水汽形成的水珠,及时通过斜板56,进而通过球状凸块54和锥形凸块55,滑落到地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粘接砖5还包括安装槽6,安装槽6内均匀分布焊接有四个卡块61,安装槽6内部还设置有缓冲垫6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安装槽6、卡块61和缓冲垫62,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便捷的将粘接砖5安装在屋檐顶1的下端面。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通过安装槽6,将粘接砖5用水泥粘接在屋檐顶1的下端,通过设置的多个凹槽511,使得粘接砖5有更多附着力点,进而使得粘接砖5和屋檐顶1的下端面粘接较为牢固,通过安装槽6设置的卡块61和缓冲垫62,使得工作人员啊安装粘接砖5更为便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包括屋顶(2)、墙体(3)和屋檐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2)的末端、墙体(3)的顶端和屋檐顶(1)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屋檐顶(1)靠近屋顶(2)的位置贯穿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屋檐顶(1)和屋顶(2)均设置为坡状低处端位于排水口(4)处,所述排水口(4)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1),所述排水管(41)与墙体(3)固定连接,所述屋檐顶(1)的末端上方固定设置有屋檐挡墙(101),所述屋檐顶(1)的下端面设置有粘接砖(5),所述粘接砖(5)包括粘接层(51)、缓冲层(52)和防水层(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包括屋顶(2)、墙体(3)和屋檐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2)的末端、墙体(3)的顶端和屋檐顶(1)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屋檐顶(1)靠近屋顶(2)的位置贯穿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屋檐顶(1)和屋顶(2)均设置为坡状低处端位于排水口(4)处,所述排水口(4)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1),所述排水管(41)与墙体(3)固定连接,所述屋檐顶(1)的末端上方固定设置有屋檐挡墙(101),所述屋檐顶(1)的下端面设置有粘接砖(5),所述粘接砖(5)包括粘接层(51)、缓冲层(52)和防水层(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檐挡墙(101)的顶端为倾斜状,低处端位于屋檐顶(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檐防结冰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赖家燕
申请(专利权)人:赖家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