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V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096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BIPV防水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檩条、竖向导水槽和防水盖板,所述竖向导水槽通过套设承重托件固定在檩条上,所述承重托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螺连接孔将竖向导水槽固定在檩条上;所述容纳腔的上方设有一个T型槽,所述T型槽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截面呈类三角形的空腔;所述T型槽内设置连接件与中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防水盖板和承重托件之间;所述光伏组件横向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横向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通过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全结构式可靠防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IPV防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BIPV
,尤其涉及一种BIPV防水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屋面安装系统是指安装在屋面上的光伏系统,按照安装方式分为BAPV和BIPV两种。其中,BAPV是在现有建筑物上的通过钢结构或铝合金支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安装型”太阳能光伏建筑,此种技术存在的缺陷是钢结构厂房彩钢瓦屋面一般使用寿命约为10年,容易因生锈腐蚀、强度变差而造成漏水问题,并且防水也是比较困难的,而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寿命要求为25年,所以运营期间要更换彩钢瓦,维护成本高,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BIPV是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构建型”和“建材型”太阳能光伏建筑,它作为建筑物外部结构的一部分,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功能,甚至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的统一体。然而,现有技术中的BIPV存在以下缺陷:(1)部分防水依然依赖打胶,但是打胶容易老化,寿命较短;(2)连接件设计复杂,安装要求高,漏水风险大;(3)竖向导水槽同时承担受力与排水量大功能,材料用量大,成本较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BIPV防水系统,采用防水与承重分离式设计,降低成本,提高排水效果,防水可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BIPV防水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檩条、竖向导水槽和防水盖板,多个竖向导水槽并列设置在横向并排布置的多个C型檩条上,多个檩条和竖向导水槽组成的支撑架上方设置光伏组件阵列,竖向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设有中压块进行连接,边缘的光伏组件的外侧设有边压块进行连接;所述竖向导水槽通过套设承重托件固定在檩条上,所述承重托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螺连接孔将竖向导水槽固定在檩条上;所述容纳腔的上方设有一个T型槽,所述T型槽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截面呈类三角形的空腔;所述T型槽内设置连接件与中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防水盖板和承重托件之间;所述光伏组件横向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横向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通过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卡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导水槽截面呈向上开口的类W型,左右两个侧边呈向外倾斜,底边设有一处向上凹进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截面呈类M型,所述容纳腔的顶面设有与竖向导水槽底边凹槽对应位置的向下凹进的曲面,所述容纳腔的底面设有与竖向导水槽底边凹槽匹配的螺栓槽。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托件的一侧两端各设有一个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设置在竖向导水槽上。进一步地,前后相邻的竖向导水槽叠瓦连接,并在重叠部分设置多个夹具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包括上横板,所述上横板的一端与光伏组件的顶面连接,另一端设有竖直向下的边短扣板,所述上横板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下的中短扣板。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包括下横板,所述下横板的一端与光伏组件的底面连接,另一端设有竖直向下的边长扣板,所述下横板的中部设有竖直向下的中长扣板。进一步地,所述中短扣板的长度大于边短扣板;所述中长扣板的长度大于边长扣板。进一步地,所述边长扣板的长度大于边短扣板;前一块光伏组件的中长扣板与后一块光伏组件的中短扣板匹配卡合。进一步地,所述中压块为倒几字型,倒几字的两竖直边的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凸筋,所述防水盖板罩设在中压块的上方,所述防水盖板顶面为曲面,防水盖板顶面的两端设有竖直向下的倒钩,扣在光伏组件上,防水盖板顶面的下方设有两个固定边,两个固定边的底部分别设有与中压块的凸筋互相咬合的倒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组件+结构配合的防水系统:通过组件边框实现横向排水,利用组件短边自带扣边实现防水,竖向导水槽实现纵向排水,降低成本,实现纯机械式防水。2、本技术采用承重和防水分离式设计,采用承重托件实现承重功能,排水槽实现排水功能,排水槽只负责排水,力学要求低,极大程度节约材料成本;两者功能分离极大程度降低了材料使用量,与现有的承重+排水一体式设计相比,使系统总成本降低40%以上。3、本技术的竖向排水槽采用可以重叠的瓦式设计,当防水系统长度较长时,无需连接件,将相邻的两个排水槽重叠一定长度,用夹具夹紧即可,安装十分方便,性能可靠。4、本技术采用全机械式防水,不需要依靠任何打胶来实现防水,避免胶水易老化的问题,防水效果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连接件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D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9的E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技术的光伏组件的正视图。图13为图12的F处局部放大图。图14为图12的H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技术的光伏组件的俯视图。图16为本技术的相邻光伏组件的搭接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1、上连接件1.1、上横板1.11、边短扣板1.12、中短扣板1.13、下连接件1.2、下横板1.21、边长扣板1.22、中长扣板1.23、檩条2、竖向导水槽3、承重托件4、容纳腔4.1、安装平面4.2、T型槽4.3、防水盖板5、止动件6、夹具7。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实施例1:参见图1-图15,图1绘制了本技术涉及的一种BIPV防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BIPV防水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1、檩条2、竖向导水槽3、承重托件4和防水盖板5;多个竖向导水槽3并列设置在横向并排布置的多个C型檩条2上,多个檩条2和竖向导水槽3组成的支撑架上方设置光伏组件1阵列。竖向相邻的光伏组件1之间设有中压块进行连接,边缘的光伏组件1的外侧设有边压块进行连接;所述中压块为倒几字型,倒几字的两竖直边的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凸筋,所述防水盖板5罩设在中压块的上方,所述防水盖板5顶面为曲面,防水盖板5顶面的两端设有竖直向下的倒钩,扣在光伏组件1上,防水盖板5顶面的下方设有两个固定边,两个固定边的底部分别设有与中压块的凸筋互相咬合的倒钩。所述竖向导水槽3截面呈向上开口的类W型,左右两个侧边呈向外倾斜,底边设有一处向上凹进的凹槽;所述竖向导水槽3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IPV防水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1)、檩条(2)、竖向导水槽(3)和防水盖板(5),多个竖向导水槽(3)并列设置在横向并排布置的多个C型檩条(2)上,多个檩条(2)和竖向导水槽(3)组成的支撑架上方设置光伏组件(1)阵列,竖向相邻的光伏组件(1)之间设有中压块进行连接,边缘的光伏组件(1)的外侧设有边压块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水槽(3)通过套设承重托件(4)固定在檩条(2)上,所述承重托件(4)内设有容纳腔(4.1),所述容纳腔(4.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平面(4.2),所述安装平面(4.2)上设置螺连接孔将竖向导水槽(3)固定在檩条(2)上;所述容纳腔(4.1)的上方设有一个T型槽(4.3),所述T型槽(4.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截面呈类三角形的空腔;所述T型槽(4.3)内设置连接件与中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1)设置在防水盖板(5)和承重托件(4)之间;所述光伏组件(1)横向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横向相邻的光伏组件(1)之间通过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的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PV防水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光伏组件(1)、檩条(2)、竖向导水槽(3)和防水盖板(5),多个竖向导水槽(3)并列设置在横向并排布置的多个C型檩条(2)上,多个檩条(2)和竖向导水槽(3)组成的支撑架上方设置光伏组件(1)阵列,竖向相邻的光伏组件(1)之间设有中压块进行连接,边缘的光伏组件(1)的外侧设有边压块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水槽(3)通过套设承重托件(4)固定在檩条(2)上,所述承重托件(4)内设有容纳腔(4.1),所述容纳腔(4.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安装平面(4.2),所述安装平面(4.2)上设置螺连接孔将竖向导水槽(3)固定在檩条(2)上;所述容纳腔(4.1)的上方设有一个T型槽(4.3),所述T型槽(4.3)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截面呈类三角形的空腔;所述T型槽(4.3)内设置连接件与中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1)设置在防水盖板(5)和承重托件(4)之间;所述光伏组件(1)横向的两个侧边分别设有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横向相邻的光伏组件(1)之间通过上连接件(1.1)和下连接件(1.2)的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IPV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导水槽(3)截面呈向上开口的类W型,左右两个侧边呈向外倾斜,底边设有一处向上凹进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IPV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4.1)的截面呈类M型,所述容纳腔(4.1)的顶面设有与竖向导水槽(3)底边凹槽对应位置的向下凹进的曲面,所述容纳腔(4.1)的底面设有与竖向导水槽(3)底边凹槽匹配的螺栓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IPV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托件(4)的一侧两端各设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一帆平腊梅朱佳伟于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