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81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属于光伏建筑的技术领域。它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下方设置有安装在房屋顶部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包括纵向导水槽和横向导水槽,每两个纵向导水槽之间水平设置有横向导水槽,所述纵向导水槽为“凹”状槽形结构,其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水槽凹槽;所述导水槽凹槽的顶部内设置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连接头和连接尾;所述连接尾与导水槽凹槽顶部两侧的凸起卡合;所述转接件的连接头与安装压块相连,安装压块顶部设置有紧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接件以及安装压块的配合,实现了导水槽与光伏组件之间的特定连接,不仅能够实现光伏组件的防水功能,而且安装和维护方便。而且安装和维护方便。而且安装和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属于光伏建筑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下,光伏建筑的一体化系统是依靠屋脊设置,目前市场上多采用自攻钉固定或者采用铝合金材质。但是,时间久了自攻钉固定位置容易生锈脱落,失去紧固作用;铝合金成本、结构强度等方面没有优势。
[0003]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370023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屋脊和两个倾斜设于屋脊的左右侧的屋面,屋脊包括设于建筑檩条上的多个屋脊水槽,任意两相邻屋脊水槽之间通过屋脊连接件连接,屋脊水槽为向下凹陷的凹槽件;屋面上设置有多组并列排布的光伏组件,每个屋面均设有多个维护通道,各个维护通道均与屋脊纵横交错连通。
[0004]上述专利所述的的屋脊不仅可以装载积水,还可有效承载操作人员的重量,使操作人员可利用纵横交错连通的维护通道和屋脊进行运维操作,有效提高了光伏建筑系统的运维效果;但是,该专利中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是在普通的彩钢瓦上安装光伏,虽然增加了强度,但是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之间不方便拆卸,不利于日后的周期性维护。
[0005]因此,为解决上述背景问题,研发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是社会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它结构合理,不仅能实现光伏组件防水,而且安装快捷,方便日常维护。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下方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包括纵向导水槽和横向导水槽,每两个纵向导水槽之间水平设置有横向导水槽,所述纵向导水槽为“凹”状槽形结构,其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水槽凹槽;所述导水槽凹槽的顶部内设置有转接件;
[0008]所述转接件包括连接头和连接尾;
[0009]所述连接尾与导水槽凹槽顶部两侧的凸起卡合;
[0010]所述转接件的连接头与安装压块相连,安装压块顶部设置有紧固件。
[0011]所述安装压块包括中压块和边压块;
[0012]所述中压块设置在导水槽的中间位置,顶部两侧盖于光伏组件上;
[0013]所述边压块设置在导水槽的侧边位置,顶部一侧盖于光伏组件上。
[0014]所述中压块和边压块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的压块螺栓。
[0015]所述转接件采用船型螺母或T型螺栓结构。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导水槽的上方通过转接件与安装压块连接,压块边侧位于光伏组件上,再利用压块螺栓进行压块与转接件之间的紧固,实现了安装简便快捷的目的,也可以方便日后的周期性维护;
[0018]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在光伏组件下方设置导水槽,通过导水槽将水导入屋面的排水系统,能实现光伏组件的防水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的纵向导水槽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的转接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在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的转接件和纵向导水槽的配合示意图。
[0024]图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的转接件和纵向导水槽的配合示意图。
[0025]其中:1、纵向导水槽;2、横向导水槽;3、光伏组件;4、中压块;5、压块螺栓;6、转接件;7、边压块;
[0026]1.1、导水槽凹槽;1.2、凸起;
[0027]6.1、连接头;6.2、连接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包括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3下方设置有安装在房屋顶部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包括纵向导水槽1和横向导水槽2,每两个纵向导水槽1之间水平设置有横向导水槽2,其特征在于:
[0031]所述纵向导水槽1为“凹”状槽形结构,其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水槽凹槽1.1;所述导水槽凹槽1.1的顶部内设置有转接件6;
[0032]所述转接件6包括连接头6.1和连接尾6.2;
[0033]所述连接尾6.2与导水槽凹槽1.1顶部两侧的凸起1.2卡合;
[0034]所述转接件6的连接头6.1与安装压块相连,所述安装压块顶部设置有紧固件。
[0035]所述安装压块包括中压块4和边压块7;
[0036]所述中压块4设置在导水槽的中间位置,顶部两侧盖于光伏组件3上;
[0037]所述边压块7设置在导水槽的侧边位置,顶部一侧盖于光伏组件3上。
[0038]所述中压块4和边压块7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的压块螺栓5。
[0039]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防水结构,其安装方法如下:
[0040]步骤一:首先将纵向导水槽1固定在原有房屋屋顶上;
[0041]步骤二:将转接件6卡入纵向水槽1的顶部凹槽内,使其连接尾6.2卡入导水槽凹槽1.1内;
[0042]步骤三:安装光伏组件3安装的同时,将横向导水槽2安装在光伏组件3下方,横向导水槽2水平设置在纵向导水槽1之间;并通过中压块4以及边压块7与连接头6.1顶部通过压块螺栓5紧固连接,实现光伏组件3的固定。
[0043]实施例2:
[0044]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6采用船型螺母或T型螺栓结构,其余部分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0045]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及其底部导水槽的连接结构,包括光伏组件(3),所述光伏组件(3)下方设置有安装在房屋顶部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包括纵向导水槽(1)和横向导水槽(2),每两个纵向导水槽(1)之间水平设置有横向导水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水槽(1)为“凹”状槽形结构,其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水槽凹槽(1.1);所述导水槽凹槽(1.1)的顶部内设置有转接件(6);所述转接件(6)包括连接头(6.1)和连接尾(6.2);所述连接尾(6.2)与导水槽凹槽(1.1)顶部两侧的凸起(1.2)卡合;所述转接件(6)的连接头(6.1)与安装压块相连,所述安装压块顶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启俊姜迪郭利刚罗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