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班树声专利>正文

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92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包括一内叶墙砖,内叶墙砖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的圆孔;一安装于内叶墙砖一侧外壁的EPS保温板;一安装于EPS保温板远离内叶墙砖一侧外壁的外叶墙砖,外叶墙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的圆孔。本实用提供的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由于装饰板直接与弹性腻子涂层相接触,加之支脚与卡接凸座之间形成的缓冲区间,增强了外部的装饰板在受到外部人为作用力的,具有很好的缓冲性,降低了装饰板破损问题的发生,并且整个施工过程对材料和涂层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保温效果与原施工方式保温效果一致,降低了墙体施工强度和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保温墙体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的大环境背景下,目前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建筑节能正为实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前提下,能大幅度降低建筑热冷负荷,最大限度地摆脱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进而降低建筑采暖和制冷所产生的能耗,降低由于能源消耗的所带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国际建筑节能技术领先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的建筑施工修建的幕墙,如何解决在墙体进行隔温墙体建设中,降低对材料和涂层的使用需求,以及如何方便装饰板的安装和避免装饰板安装之后由外部人为作用力,造成装饰面板损坏,期待被很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旨在解决解决在墙体进行隔温墙体建设中,降低对材料和涂层的使用需求,以及如何方便装饰板的安装和避免装饰板安装之后由外部人为作用力,造成装饰面板损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包括:一内叶墙砖,所述内叶墙砖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的圆孔;一安装于所述内叶墙砖一侧外壁的EPS保温板;一安装于所述EPS保温板远离所述内叶墙砖一侧外壁的外叶墙块,所述外叶墙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的圆孔,所述外叶墙块远离所述EPS保温板一侧的外壁对称设有卡接凸座;一安装于所述外叶墙块远离所述EPS保温板一侧外壁的耐碱玻纤网格布;一安装于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远离所述外叶墙块一侧的外壁的弹性腻子涂层;一通过背面对称安装的支脚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凸座固定的装饰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与所述外叶墙块之间设有抹面砂浆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与所述弹性腻子涂层之间设有抹面胶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卡接凸座的顶部均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外表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支脚具体为梯形结构,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卡接凸座内部时,所述支脚相邻所述卡接凸座内壁形成一个缓冲区。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将内叶墙砖、EPS保温板和外叶墙块进行组成,并利用钢筋栓增加墙砖之间的稳定性,然后在利用水泥进行砌合,而外壁则以增加外墙体连接强度的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加涂抹上弹性腻子涂层粘附性,最后再将装饰板利用支脚与外叶墙块进行安装,由于装饰板直接与弹性腻子涂层相接触,加之支脚与卡接凸座之间形成的缓冲区间,极大的增强了外部的装饰板在受到外部人为作用力的,具有很好的缓冲性,降低了装饰板破损问题的发生,并且整个施工过程对材料和涂层的使用大幅度减少,而保温效果与原施工方式保温效果一致,降低了墙体施工强度和建设成本。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1、内叶墙砖;10、钢筋栓;2、EPS保温板;3、外叶墙块;30、卡接凸座;4、耐碱玻纤网格布;40、抹面砂浆层;41、抹面胶层;5、弹性腻子涂层;6、装饰板;60、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包括内叶墙砖1、EPS保温板2、外叶墙块3、耐碱玻纤网格布4、弹性腻子涂层5和装饰板6,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内叶墙砖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10的圆孔,增加上下墙体之间的承受力,而EPS保温板2卡接于内叶墙砖1一侧的外壁上,根据附图1可知,EPS保温板2和内叶墙砖1之间为凹凸面结构,刚好进行卡接安装。再者,外叶墙块3,外叶墙块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10的圆孔,增加上下墙体之间的承受力,并且外叶墙块3远离EPS保温板2一侧的外壁对称设有卡接凸座30,用于固定组装板6所使用。进一步的,安装于外叶墙块3远离EPS保温板2一侧外壁的耐碱玻纤网格布4,主要是作用就是用于连接外叶墙块3和墙体外部的涂层,增加之间的连接强度,由于耐碱玻纤网格布4与外叶墙块3之间设有抹面砂浆层40,而耐碱玻纤网格布4与弹性腻子涂层5之间设有抹面胶层41,避免发生脱落的问题。而在本实用中,根据图1可知,安装于耐碱玻纤网格布4远离外叶墙块3一侧的外壁的弹性腻子涂层5,其作用就是为了装饰板6起到缓冲的作用,因为装饰板6是通过背面对称安装的支脚60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接凸座30固定的,而两个卡接凸座30的顶部均贯穿并延伸至耐碱玻纤网格布4外表面。并且两个支脚60具体为梯形结构,且分别位于两个卡接凸座30内部时,支脚60相邻卡接凸座30内壁形成一个缓冲区,从而实现了缓冲的目的。进一步结合图1所示,可以看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作为优选,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将内叶墙砖1、EPS保温板2和外叶墙块3进行组成,并利用钢筋栓10增加墙砖之间的稳定性然后在利用水泥进行砌合,而外壁则以增加外墙体连接强度的耐碱玻纤网格布4增加涂抹上弹性腻子涂层5粘附性,最后再将装饰板6利用支脚60与外叶墙块3进行安装,由于装饰板6直接与弹性腻子涂层5相接触,加之支脚60与卡接凸座30之间形成的缓冲区间,极大的增强了外部的装饰板6在受到外部人为作用力的,具有很好的缓冲性,降低了装饰板6破损问题的发生,并且整个施工过程对材料和涂层的使用大幅度减少,而保温效果与原施工方式保温效果一致,降低了墙体施工强度和建设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类似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本技术。例如焊接、粘接或者螺接等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内叶墙砖(1),所述内叶墙砖(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10)的圆孔;/n一安装于所述内叶墙砖(1)一侧外壁的EPS保温板(2);/n一安装于所述EPS保温板(2)远离所述内叶墙砖(1)一侧外壁的外叶墙块(3),所述外叶墙块(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10)的圆孔,所述外叶墙块(3)远离所述EPS保温板(2)一侧的外壁对称设有卡接凸座(30);/n一安装于所述外叶墙块(3)远离所述EPS保温板(2)一侧外壁的耐碱玻纤网格布(4);/n一安装于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4)远离所述外叶墙块(3)一侧的外壁的弹性腻子涂层(5);/n一通过背面对称安装的支脚(60)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凸座(30)固定的装饰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内叶墙砖(1),所述内叶墙砖(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10)的圆孔;
一安装于所述内叶墙砖(1)一侧外壁的EPS保温板(2);
一安装于所述EPS保温板(2)远离所述内叶墙砖(1)一侧外壁的外叶墙块(3),所述外叶墙块(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对称开设有内插接着钢筋栓(10)的圆孔,所述外叶墙块(3)远离所述EPS保温板(2)一侧的外壁对称设有卡接凸座(30);
一安装于所述外叶墙块(3)远离所述EPS保温板(2)一侧外壁的耐碱玻纤网格布(4);
一安装于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4)远离所述外叶墙块(3)一侧的外壁的弹性腻子涂层(5);
一通过背面对称安装的支脚(60)分别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凸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树声苏钦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班树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