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电装置以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车辆来产生用于驱动车辆的电能的发电装置以及搭载有该发电装置的汽车。
技术介绍
以往,开发了搭载有各种形式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在作为混合动力系统的分类之一的串联形式中,发动机转动发电机来产生电力,另一方面来自发动机的动力未被直接传送至驱动轮。车辆通过使用由电池提供的电力来转动驱动马达从而进行驱动。用于上述串联形式的发动机根据电池的余量重复运转和停止。为了抑制搭乘者感觉到该发动机的运行而有损舒适性,作为串联形式的发动机被要求的各种特性之一,列举出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少。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减少噪声和振动的具备内燃机和发电机的机械组合(称为“第一装置”)。具体而言,第一装置具备彼此并行配置的两个汽缸/活塞单元,在汽缸/活塞单元中经由连接杆分别连接有曲轴。在两个曲轴中分别设置有平衡配重,并且分别同轴紧固有正齿轮(スパー歯車)。而且,两个正齿轮啮合而彼此反转。由此,两个正齿轮的振动惯性力彼此抵消,因此振动的产生得以减少。而且,第一装置通过使一个发电机经由中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活塞发动机,通过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彼此对置,并且在共用汽缸内往复运动,从而使第一曲轴与所述第一活塞对应地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使第二曲轴与所述第二活塞对应地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n主惯性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连结;以及/n副惯性体,经由动力传送部与所述主惯性体连接,并且以所述动力传送部所具有的基本增速比增速,从而与所述主惯性体连动地旋转,/n所述副惯性体至少包含发电机,/n当将所述主惯性体的惯性矩与所述副惯性体的惯性矩乘以所述基本增速比得到的积之和设为总惯性矩时,/n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所述总惯性矩和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5 JP 2018-0045341.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活塞发动机,通过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彼此对置,并且在共用汽缸内往复运动,从而使第一曲轴与所述第一活塞对应地在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使第二曲轴与所述第二活塞对应地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主惯性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连结;以及
副惯性体,经由动力传送部与所述主惯性体连接,并且以所述动力传送部所具有的基本增速比增速,从而与所述主惯性体连动地旋转,
所述副惯性体至少包含发电机,
当将所述主惯性体的惯性矩与所述副惯性体的惯性矩乘以所述基本增速比得到的积之和设为总惯性矩时,
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的所述总惯性矩和所述第二旋转方向的所述总惯性矩彼此平衡5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惯性体包含连结于所述第一曲轴的第一主惯性体和连结于所述第二曲轴的第二主惯性体,
所述副惯性体包含彼此邻接配设的第一发电机和第二发电机,
所述动力传送部包含第一动力传送部和第二动力传送部,
所述第一发电机经由所述第一动力传送部与所述第一主惯性体连接而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所述第二发电机经由所述第二动力传送部与所述第二主惯性体连接而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在所述第一发电机的旋转轴安装有第一连动部件,在所述第二发电机的旋转轴安装有第二连动部件,
所述第一发电机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的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与所述第二连动部件卡合,彼此在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连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一发电机与所述第二发电机连动的所述第一连动部件和所述第二连动部件是反齿隙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力传送部包含第一动力接受部,该第一动力接受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发电机的旋转轴,接受从所述第一曲轴传送的动力,
在所述第一发电机的旋转轴设有相位可变部件,该相位可变部件使所述第一连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动力接受部的相位角互相变化,
所述第一曲轴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田恵哉,畑村耕一,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