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87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理发剪。理发剪(1)具有从尖端侧起依次形成有刃部(3)、中间部(4)和柄部(5)的一对刃体(2)。柄部(5)包括:沿着枢轴(4b)的轴心相对并且沿着刃体(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呈平坦板状的第一和第二压制成型体(7、8)、将第一和第二压制成型体(7、8)桥接的圆筒套环(11、12)、以及第一和第二树脂体(9A、9B)。第一压制成型体(7A)具有延出部(7d),延出部(7d)比第二压制成型体(8A)更朝向中间部(4)侧延伸并连接至该中间部(4),而第二压制成型体(8A)与中间部(4)间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理发剪
本专利技术涉及理发时使用的理发剪。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理发剪包括一对刃体和枢轴,一对刃体从尖端侧依次形成有刃部、中间部和柄部,枢轴通过依次嵌插在形成于各刃体中间部的轴支承孔中以将两个刃体彼此可转动地连结,所述理发剪构成为:通过两个柄部靠近或分离使得两个刃部开闭。此外,在柄部的一部分形成有中空部,在中空部内封入粘弹性体,通过减轻柄部的重量以减少使用者使用时的负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6/022368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理发剪通常通过铸造形成刃体的中间部和柄部。而且,其表面通常由熟练工进行镜面抛光以增强设计性。但是,由于镜面抛光需要熟练的技术,因此近年来随着熟练工的减少,产生了由于工作量增加而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且能够减少使用者使用时的负荷,而且价格低廉、设计性高的理发剪。-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各柄部的部分结构采用彼此相对且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的一对板状部分,该板状部分由金属板或树脂材料构成。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以一种理发剪为对象,该理发剪包括:一对刃体,从尖端侧依次形成有刃部、中间部和柄部;以及枢轴,依次嵌插在设置于该各刃体的中间部上的轴支承孔中,将两个所述刃体彼此可转动地连结以通过两个所述柄部的靠近、分离动作而使两个所述刃部闭合、打开。并且,采用了以下解决方案。即,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包括:沿着所述枢轴的轴心相对并且沿着所述刃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由平坦金属板或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以及将该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桥接的一个以上的桥接部,所述第一板状部具有比所述第二板状部更朝向对应的中间部侧延伸并连接至该中间部的延出部,而所述第二板状部与对应的中间部间隔开,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一端侧,而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另一端侧,另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另一端侧,而另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一端侧。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状部形成有可以插入使用者手指的第一指圈部,在所述第二板状部的与所述第一指圈部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可以插入使用者手指的第二指圈部,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除了第一指圈部以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板状部的除了第二指圈部以外的区域形成有分别呈各种形状的多个开口部。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一个是在理发操作时插入拇指的状态下位于拇指根侧的拇指根侧指圈部,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另一个是在理发操作时插入拇指的状态下位于拇指尖端侧的拇指尖侧指圈部,在所述拇指根侧指圈部的与所述中间部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形成为使所述拇指根侧指圈部的内侧区域与外侧区域连通,该切口部的宽度尺寸设定成大于拇指的宽度尺寸。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二和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一个形成为尺寸大于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另一个的尺寸。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一个设定为:在沿着所述刃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比与之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另一个更宽。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至第五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延出部设置在理发操作时与拇指对应的一侧的柄部上,在使用者握持剪刀的状态下离开手掌的方向上弯曲成截面呈钝角的V字形。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至第六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桥接部是填充所述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之间的部分区域的树脂体。第八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体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树脂体沿着两个所述柄部的彼此靠近侧的缘部设置,在一个树脂体上设置有接触点部,所述接触点部向另一个树脂体突出,并且在两个所述柄部彼此靠近而使两个所述刃部闭合时,接触另一个所述树脂体以阻止两个刃体进一步的转动动作。第九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至第七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中间部的柄部侧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着所述枢轴的轴心突出,并且在两个所述柄部彼此靠近而使两个所述刃部闭合时,接触另一个所述中间部的柄部侧的缘部以阻止两个刃体进一步的转动动作。第十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至第九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出部通过沿着所述枢轴的轴心延伸的形态的紧固部件而紧固在所述中间部上。第十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至第十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桥接部具有可以改变所述柄部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的尺寸调节部。第十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至第十一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柄部中的一个柄部在理发操作时与使用者的拇指对应,两个所述柄部中的另一个柄部的所有桥接部形成为:在所述柄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两个所述柄部中的一个柄部的所有桥接部在所述柄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第十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至第十二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包括:第三板状部,由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表面侧或所述第二板状部的表面侧隔开规定间隔平行延伸配设的平坦金属板或树脂材料构成;以及一个以上的连结部,将所述第一板状部和第三板状部连结、或者将所述第二板状部和第三板状部连结。第十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十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板状部的与所述第一指圈部或所述第二指圈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可插入使用者手指的第三指圈部,所述连结部是具有柔性的环形体,所述环形体构成为可插入使用者的手指,可以嵌合在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三指圈部中、或者嵌合在所述第二指圈部和第三指圈部中。第十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十三或第十四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板状部形成有在内表面侧开口的弯曲凹部,在所述第一板状部或第二板状部的与所述弯曲凹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以与该弯曲凹部间隙配合的突起。第十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是,在第一至第十五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状部的所述中间部侧形成有朝着所述第一板状部侧弯曲的弯曲部。-专利技术的效果-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当组装剪刀时,在各柄部的第一和第二板状部之间除了各桥接部以外的部分是没有结构体的空间。因此,剪刀的柄部侧重量减轻,从而能够减少理发操作时使用者移动柄部的负担。另外,由于构成柄部的内外表面的部件由金属板或树脂材料形成,因此无需对其表面进行镜面抛光,或者即使对其表面进行镜面抛光,与通过铸造形成柄部的常见的理发剪相比也较为省力。因此,能够减少制造剪刀时操作者的工作量,降低理发剪的价格。应予说明,由于一个延出部连接至一个刃体的中间部上的枢轴的一端侧,而另一个延出部连接至另一个刃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理发剪,包括:一对刃体,从尖端侧依次形成有刃部、中间部和柄部;以及枢轴,依次嵌插在设置于该各刃体的中间部上的轴支承孔中,将两个所述刃体彼此可转动地连结以通过两个所述柄部的靠近、分离动作而使两个所述刃部闭合、打开,其特征在于,/n所述柄部包括:沿着所述枢轴的轴心相对并且沿着所述刃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由平坦金属板或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以及将该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桥接的一个以上的桥接部,/n所述第一板状部具有比所述第二板状部更朝向对应的中间部侧延伸并连接至该中间部的延出部,而所述第二板状部与对应的中间部间隔开,/n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一端侧,而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另一端侧,/n另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另一端侧,而另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一端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0 JP 2018-0276061.一种理发剪,包括:一对刃体,从尖端侧依次形成有刃部、中间部和柄部;以及枢轴,依次嵌插在设置于该各刃体的中间部上的轴支承孔中,将两个所述刃体彼此可转动地连结以通过两个所述柄部的靠近、分离动作而使两个所述刃部闭合、打开,其特征在于,
所述柄部包括:沿着所述枢轴的轴心相对并且沿着所述刃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由平坦金属板或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以及将该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桥接的一个以上的桥接部,
所述第一板状部具有比所述第二板状部更朝向对应的中间部侧延伸并连接至该中间部的延出部,而所述第二板状部与对应的中间部间隔开,
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一端侧,而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另一端侧,
另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一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另一端侧,而另一个所述柄部的第二板状部位于所述枢轴的一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发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状部形成有可以插入使用者手指的第一指圈部,
在所述第二板状部的与所述第一指圈部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可以插入使用者手指的第二指圈部,
在所述第一板状部的除了第一指圈部以外的区域和所述第二板状部的除了第二指圈部以外的区域分别形成有呈各种形状的多个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发剪,其特征在于,
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一个是在理发操作时插入拇指的状态下位于拇指根侧的拇指根侧指圈部,
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另一个是在理发操作时插入拇指的状态下位于拇指尖端侧的拇指尖侧指圈部,
在所述拇指根侧指圈部的与所述中间部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形成为使所述拇指根侧指圈部的内侧区域与外侧区域连通,该切口部的宽度尺寸设定成大于拇指的宽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理发剪,其特征在于,
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一个形成为尺寸大于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另一个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理发剪,其特征在于,
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一个的尺寸设定为:在沿着所述刃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比与之相对的所述第一指圈部和第二指圈部中的另一个更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理发剪,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延出部设置在理发操作时与拇指对应的一侧的柄部上,在使用者握持剪刀的状态下离开手掌的方向上弯曲成截面呈钝角的V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生松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柳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