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260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两片刀片、铆钉和手柄,两刀片在铆钉以上的部位为刀口部位,铆钉以下的部位为刀柄部位,每个刀片的刀柄部位设有卡扣凹槽;每个手柄的上端中部设有刀片安装槽,手柄的刀片安装槽套置于对应刀柄部位的下端外周,且手柄的刀片安装槽中还固设有弹性卡扣,弹性卡扣扣置于对应刀片的卡扣凹槽中以使得刀片无法从刀片安装槽中脱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刀片和手柄之间通过弹性卡扣进行固定,组装方便,且手柄无需与剪刀一同注塑加工,便于实现剪刀手柄的自动化注塑生产,而且该绣花剪的加工方法下脚料少,材料利用率能达到90%以上,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剪刀领域,特别为一种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剪刀是割布、纸、绳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双刃工具。现有的剪刀和生产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剪刀中的刀片多作为镶件参与手柄的注塑加工,易产生注塑飞边影响产品的质量,不易实现剪刀手柄的自动化注塑生产;二、剪刀手柄中用于调整刀片尖部开叉的触点多与手柄一体成型,只能通过磨去余量来调节剪尖的交开叉,使得造成工序的增加和触点的表面毛躁不美观;三、剪刀的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率较低,一般只能达到60%,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该绣花剪中的刀片和手柄之间通过弹性卡扣进行固定,组装方便,且手柄无需与剪刀一同注塑加工,便于实现剪刀手柄的自动化注塑生产,而且该绣花剪的加工方法下脚料少,材料利用率能达到90%以上,生产效率高。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方案一:一种绣花剪,它包括两片相互叠加且中部交叉设置的刀片,两刀片上分别设置有垂直穿透各刀片重叠交叉对应部位的铆钉孔,所述绣花剪还包括穿设连接在两刀片的铆钉孔之间以使得两刀片能绕铆钉旋转以实现刀口张合的铆钉,两刀片在铆钉以上的部位为用来配合剪切的刀口部位,铆钉以下的部位为用来控制刀口部位张合剪切工作的刀柄部位,所述绣花剪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各刀柄部位下端部上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每个刀片的刀柄部位在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边缘中部设有卡扣凹槽,所述卡扣凹槽的槽口朝向另一刀片的内侧边缘所在侧;每个手柄的上端中部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且与对应刀柄部位的下端部位相配合的刀片安装槽,所述手柄的刀片安装槽套置于对应刀柄部位的下端外周,且所述手柄的刀片安装槽中还固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扣置于对应刀片的卡扣凹槽中以使得刀片无法从刀片安装槽中脱出。优选地,每个手柄在其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侧壁上部设有两个自手柄上端端面向下延伸且由该侧壁外部向内贯通至刀片安装槽内的开槽,两开槽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卡扣由位于两开槽之间的手柄侧壁形成的长条状卡扣体和设置在卡扣体的内侧壁上部且向刀片安装槽内凸出的凸部构成,所述凸部的形状大小及在该侧壁上的位置与刀柄部位的卡扣凹槽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相适应使得凸部能固定扣置于刀片的卡扣凹槽中。为了减少剪刀加工工序和保证触碰块表面的美观性,每个手柄在其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侧壁下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插接凹槽以及安装在插接凹槽内的可调式碰触块,可调式碰触块的内端插置在插接凹槽中,外端从插接凹槽朝向另一手柄的侧槽口伸出并向靠近另一手柄的方向延伸凸出,两可调式碰触块的外端能相互触碰以限制刀口部位的合拢极限位置;所述插接凹槽和可调式碰触块之间设有用来调整和固定可调式碰触块在插接凹槽中的插置位置以调整两可调式碰触块的外端相互触碰位置的调整锁紧组件。优选地,所述插接凹槽的槽道向下贯通至手柄底部侧壁形成下槽口,所述可调式碰触块自下槽口向上插入插接凹槽中并与插接凹槽的两个连通侧槽口和下槽口的竖置侧槽壁形成紧配合连接;所述调整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置侧槽壁上的第一齿形波纹结构、以及设置在可调式碰触块的相配合接触侧壁上并与第一齿形波纹结构凹凸配合的第二齿形波纹结构,所述第一齿形波纹结构和第二齿形波纹结构均由多个自下槽口处竖直向上延伸的条形凹槽和条形凸齿沿可调式碰触块的延伸方向依次凹凸交替分布而成。为了提高剪刀合并时两触碰块接触的稳定性,所述可调式碰触块伸出插接凹槽的外端部的厚度大于位于插接凹槽内的部分的厚度。方案二:一种绣花剪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排样:先沿着钢带的长度延伸方向在钢带上表面依次绘制多个用来形成刀片外轮廓的刀片轮廓单元,每个刀片轮廓单元均呈等腰三角形,相邻的两个刀片轮廓单元中,其中一个刀片轮廓单元的底边与垂直于钢带长度延伸方向的钢带一侧壁的边缘线重合,其中另一个刀片轮廓单元的底边与垂直于钢带长度延伸方向的钢带另一侧壁的边缘线重合,相邻的两个刀片轮廓单元共用一个等腰边;接着在每个刀片轮廓单元的中部相应位置绘制用来冲压铆钉孔的第一圆形轮廓,在相邻两个刀片轮廓单元的共用等腰边的中部绘制用来同时冲压形成相邻两个刀片的卡扣凹槽的第二圆形轮廓,第二圆形轮廓圆心与该共用等腰边重合,且沿钢带的长度延伸方向,只在位于奇数位置的共用等腰边上绘制第二圆形轮廓;②冲裁:将步骤①排样后的钢带放置在冲床上,分别按照第一圆形轮廓在钢带上冲压出铆钉孔,按照第二圆形轮廓的轮廓在钢带上冲压出卡扣凹槽,按照刀片轮廓单元的轮廓在钢带上冲压出折痕;③热处理:将步骤②冲裁处理后的钢带送入淬火炉中进行热处理,使钢带达到使用硬度要求;④磨里口:将步骤③热处理后的钢带送入水磨机中磨削钢带的内表面;⑤打断:将步骤④磨里口处理后的钢带送入打断机中,沿步骤②在钢带上冲压出的各刀片轮廓单元的折痕依次打断,使钢带成为刀片初品;⑥磨外口:将步骤⑤打断处理后的刀片初品送入水磨机中磨削刀片初品的外表面;⑦磨刃口:将步骤⑥磨外口处理后的刀片初品送入水磨机中磨削刀口部位,使刀片成形;⑧组装:将刀片装入手柄的刀片安装槽内,使刀片安装槽的弹性卡扣扣置于对应刀片的卡扣凹槽内,之后使两个刀片的刀口相对,在两个刀片之间的铆钉孔上铆接上铆钉和垫片。优选地,所述热处理包括加热、淬火和回火。优选地,在步骤⑦和步骤⑧之间还增设有以下步骤:压弧度:将步骤⑦磨刃口处理后的刀片逐一送入压弧度模具中,使刀片在铆钉孔以上的的刀口部位向偏离刀片平面延伸方向的一侧呈弧度弯折。优选地,在步骤⑧组装的过程,最后将可调式触碰块调试装入手柄上的插接凹槽中的适当位置。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①排样过程中,每个刀片轮廓单元的顶角d:90°≤d≤170°。优选地,在步骤⑦和步骤⑧之间还增设有以下步骤:注塑,注塑机进行手柄的注塑成形。优选地,最后还包括以下步骤:⑨校验,用标准的四层棉布进行试剪,检验剪刀是否合格;⑩包装,剪刀进行商品化的包装。较之前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该绣花剪中的刀片和手柄之间通过弹性卡扣进行固定,组装方便,且手柄无需与剪刀一同注塑加工,便于实现剪刀手柄的自动化注塑生产,而且该绣花剪的加工方法下脚料少,材料利用率能达到90%以上,生产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的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该绣花剪中的可调式触碰与插接凹槽是紧配合插装连接,而且两个可调式触碰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从而能减少触点需要磨削的工序,且可调式触碰块的表面更加的美观。3.本专利技术的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可调式碰触块伸出插接凹槽的外端部的厚度大于位于插接凹槽内的部分的厚度。由于可调式碰触块伸出插接凹槽的外端部的厚度较大能提高并保证剪刀合并时两触碰块接触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绣花剪,它包括两片相互叠加且中部交叉设置的刀片(1),两刀片(1)上分别设置有垂直穿透各刀片(1)重叠交叉对应部位的铆钉孔,所述绣花剪还包括穿设连接在两刀片(1)的铆钉孔之间以使得两刀片(1)能绕铆钉(2)旋转以实现刀口张合的铆钉(2),两刀片(1)在铆钉(2)以上的部位为用来配合剪切的刀口部位(11),铆钉(2)以下的部位为用来控制刀口部位(11)张合剪切工作的刀柄部位(12),所述绣花剪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各刀柄部位(12)下端部上的手柄(3);其特征在于:每个刀片(1)的刀柄部位(12)在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边缘中部设有卡扣凹槽(13),所述卡扣凹槽(13)的槽口朝向另一刀片(1)的内侧边缘所在侧;/n每个手柄(3)的上端中部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且与对应刀柄部位(12)的下端部位相配合的刀片安装槽(31),所述手柄(3)的刀片安装槽(31)套置于对应刀柄部位(12)的下端外周,且所述手柄(3)的刀片安装槽(31)中还固设有弹性卡扣(32),所述弹性卡扣(32)扣置于对应刀片(1)的卡扣凹槽(13)中以使得刀片(1)无法从刀片安装槽(31)中脱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绣花剪,它包括两片相互叠加且中部交叉设置的刀片(1),两刀片(1)上分别设置有垂直穿透各刀片(1)重叠交叉对应部位的铆钉孔,所述绣花剪还包括穿设连接在两刀片(1)的铆钉孔之间以使得两刀片(1)能绕铆钉(2)旋转以实现刀口张合的铆钉(2),两刀片(1)在铆钉(2)以上的部位为用来配合剪切的刀口部位(11),铆钉(2)以下的部位为用来控制刀口部位(11)张合剪切工作的刀柄部位(12),所述绣花剪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各刀柄部位(12)下端部上的手柄(3);其特征在于:每个刀片(1)的刀柄部位(12)在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边缘中部设有卡扣凹槽(13),所述卡扣凹槽(13)的槽口朝向另一刀片(1)的内侧边缘所在侧;
每个手柄(3)的上端中部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且与对应刀柄部位(12)的下端部位相配合的刀片安装槽(31),所述手柄(3)的刀片安装槽(31)套置于对应刀柄部位(12)的下端外周,且所述手柄(3)的刀片安装槽(31)中还固设有弹性卡扣(32),所述弹性卡扣(32)扣置于对应刀片(1)的卡扣凹槽(13)中以使得刀片(1)无法从刀片安装槽(31)中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剪,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3)在其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侧壁上部设有两个自手柄(3)上端端面向下延伸且由该侧壁外部向内贯通至刀片安装槽(31)内的开槽(33),两开槽(33)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卡扣(32)由位于两开槽(33)之间的手柄(3)侧壁形成的长条状卡扣体(321)和设置在卡扣体(321)的内侧壁上部且向刀片安装槽(31)内凸出的凸部(322)构成,所述凸部(322)的形状大小及在该侧壁上的位置与刀柄部位(12)的卡扣凹槽(13)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相适应使得凸部(322)能固定扣置于刀片(1)的卡扣凹槽(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绣花剪,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3)在其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侧壁下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插接凹槽(34)以及安装在插接凹槽(34)内的可调式碰触块(4),可调式碰触块(4)的内端插置在插接凹槽(34)中,外端从插接凹槽(34)朝向另一手柄(3)的侧槽口伸出并向靠近另一手柄(3)的方向延伸凸出,两可调式碰触块(4)的外端能相互触碰以限制刀口部位(11)的合拢极限位置;所述插接凹槽(34)和可调式碰触块(4)之间设有用来调整和固定可调式碰触块(4)在插接凹槽(34)中的插置位置以调整两可调式碰触块(4)的外端相互触碰位置的调整锁紧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绣花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凹槽(34)的槽道向下贯通至手柄(3)底部侧壁形成下槽口(341),所述可调式碰触块(4)自下槽口(341)向上插入插接凹槽(34)中并与插接凹槽(34)的两个连通侧槽口和下槽口(341)的竖置侧槽壁形成紧配合连接;所述调整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置侧槽壁上的第一齿形波纹结构(331)、以及设置在可调式碰触块(4)的相配合接触侧壁上并与第一齿形波纹结构(331)凹凸配合的第二齿形波纹结构(41),所述第一齿形波纹结构(331)和第二齿形波纹结构(41)均由多个自下槽口处竖直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品格陈兴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大利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