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87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分液箱和净化箱,所述分液箱和净化箱之间连通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一端连通在分液箱上端侧壁,另一端连通在净化箱顶端面;所述分液箱顶端面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通在屋顶蓄水槽底部,所述分液箱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分液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一;所述净化箱内部上端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过滤盒,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净化箱上端内侧壁,所述净化箱下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盒,解决了过滤层不能更换的问题,通过设置石英砂、PP棉、活性炭三层过滤层,可以有效提高雨水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
,具体为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缺水地区,雨水是主要水资源来源方式,雨水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减缓市政下水管路的压力、减轻城市内涝灾害,同时也可以减轻城市供水压力。雨水之中溶解了大量空气污染物,且降雨初期雨水冲刷屋顶带走了屋顶表面的大量泥沙,这样的雨水需要经过多步处理才能达到日常使用的标准,中国专利CN201821798515.0公开了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通过竖直设置的过滤器对雨水进行过滤,此方法使过滤器利用率低,并且在无外力作用下,雨水的过滤速度会很慢,且过滤器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可以对雨水进行高效过滤,并且能解决过滤器更换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分液箱和净化箱,所述分液箱和净化箱之间连通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一端连通在分液箱上端侧壁,另一端连通在净化箱顶端面;所述分液箱顶端面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通在屋顶蓄水槽底部,所述分液箱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分液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一;所述净化箱内部上端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有过滤盒,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净化箱上端内侧壁,所述净化箱下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二;通过设置分液箱和净化箱两箱分离,雨水通过管道首先进入分液箱,并在分液箱中进行沉降,可减少进入净化箱中固体杂质的量,防止固体杂质过多对过滤盒造成堵塞,增加过滤盒耐久度;通过安装电机和搅拌桨,在分液箱排水时,搅拌分液箱中雨水,使雨水和沉积的泥沙混合均匀,方便通过放水阀一排除分液箱,防止因泥沙沉积造成放水阀一堵塞,通过设置过滤盒,过滤盒可从支撑块上拆下,能方便过滤层滤芯更换。优选的,所述分液管上固定连接有止水阀,通过安装止水阀,可在搅拌桨搅拌时,防止泥沙和水的混合液体冲入分液管进入净化箱中。优选的,位于所述屋顶蓄水槽一端的进水管连通有斗形管道,所述斗形管道上端安装有过滤盖,所述屋顶蓄水槽开设在房屋顶端面四周,通过安装过滤盖可以对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防止颗粒较大的石块、垃圾等物品进入进水管堵塞管道。优选的,所述净化箱顶端面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转动连接有箱盖,通过转动连接的箱盖,方便查看净化箱内情况,也方便取出并更换过滤盒。优选的,所述支撑块顶端面倾斜向下设置,通过对支撑块顶端面倾斜向下设置,方便分液管中进入的雨水流入过滤盒内。优选的,所述净化箱上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紫外灭菌灯,所述紫外灭菌灯位于过滤盒下方,通过安装紫外灭菌灯,可以有效杀除雨水中混杂的大部分细菌和寄生虫,保证水处理质量。优选的,所述过滤盒分为上层、中间层和下层,上层为石英砂层,中间层为PP棉层,下层为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可过滤掉未在分液箱沉降完成的大颗粒泥沙,并且石英砂层透水性好,价格低廉,作为最上层也易于更换;PP棉的原料聚丙烯纤维依靠自粘合相互缠结,形成三维曲径微孔结构,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隙率,能使水很快通过PP棉的同时过滤掉小颗粒杂质;活性炭能有效吸附水中的微粒、气味、有机物等,对降低色度、浊度有很大的作用,通过设置三层过滤层,可以有效提高雨水净化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分液箱和净化箱两箱分离,雨水通过管道首先进入分液箱,并在分液箱中进行沉降,可减少进入净化箱中固体杂质的量,防止固体杂质过多对过滤盒造成堵塞,增加过滤盒耐久度;通过安装电机和搅拌桨,在分液箱排水时,搅拌分液箱中雨水,使雨水和沉积的泥沙混合均匀,方便通过放水阀一排除分液箱,防止因泥沙沉积造成放水阀一堵塞;通过安装过滤盖可以对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防止颗粒较大的石块、垃圾等物品进入进水管堵塞管道;通过转动连接的箱盖,方便查看净化箱内情况,也方便取出并更换过滤盒;通过设置石英砂、PP棉、活性炭三层过滤层,可以有效提高雨水净化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屋顶进水结构示意图;图3为屋顶俯视示意图;图4为屋顶蓄水槽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分液箱;2、净化箱;3、分液管;4、进水管;5、屋顶蓄水槽;6、电机;7、搅拌桨;8、放水阀一;9、支撑块;10、过滤盒;11、放水阀二;12、止水阀;13、斗形管道;14、过滤盖;15、箱盖;16、紫外灭菌灯;17、石英砂层;18、PP棉层;19、活性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分液箱1和净化箱2,分液箱1和净化箱2之间连通有分液管3,分液管3一端连通在分液箱1上端侧壁,另一端连通在净化箱2顶端面;分液箱1顶端面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一端连通在屋顶蓄水槽5底部,分液箱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驱动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桨7,分液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一8;净化箱2内部上端通过支撑块9固定连接有过滤盒10,支撑块9固定连接在净化箱2上端内侧壁,净化箱2下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二11。通过设置分液箱1和净化箱2两箱分离,雨水通过进水管4首先进入分液箱1,并在分液箱1中进行沉降,可减少进入净化箱2中固体杂质的量,防止固体杂质过多对过滤盒10造成堵塞,增加过滤盒10耐久度;通过安装电机6和搅拌桨7,在分液箱1排水时,搅拌分液箱1中雨水,使雨水和沉积的泥沙混合均匀,方便通过放水阀一8排除分液箱1,防止因泥沙沉积造成放水阀一8堵塞,通过设置过滤盒10,过滤盒10可从支撑块上拆下,能方便过滤层滤芯更换。分液管3上固定连接有止水阀12,通过安装止水阀12,可在搅拌桨7搅拌时,防止泥沙和水的混合液体冲入分液管3进入净化箱2中。屋顶蓄水槽5一端的进水管4连通有斗形管道13,斗形管道13上端安装有过滤盖14,屋顶蓄水槽5开设在房屋顶端面四周,通过安装过滤盖14可以对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防止颗粒较大的石块、垃圾等物品进入进水管4堵塞管道。净化箱2顶端面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转动连接有箱盖15,通过转动连接的箱盖15,方便查看净化箱2内情况,也方便取出并更换过滤盒10。支撑块9顶端面倾斜向下设置,通过对支撑块9顶端面倾斜向下设置,方便分液管3中进入的雨水流入过滤盒10内。净化箱2上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紫外灭菌灯16,紫外灭菌灯16位于过滤盒10下方,通过安装紫外灭菌灯16,可以有效杀除雨水中混杂的大部分细菌和寄生虫,保证水处理质量。过滤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分液箱(1)和净化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箱(1)和净化箱(2)之间连通有分液管(3),所述分液管(3)一端连通在分液箱(1)上端侧壁,另一端连通在净化箱(2)顶端面;/n所述分液箱(1)顶端面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一端连通在屋顶蓄水槽(5)底部,所述分液箱(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驱动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桨(7),所述分液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一(8);/n所述净化箱(2)内部上端通过支撑块(9)固定连接有过滤盒(10),所述支撑块(9)固定连接在净化箱(2)上端内侧壁,所述净化箱(2)下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二(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分液箱(1)和净化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箱(1)和净化箱(2)之间连通有分液管(3),所述分液管(3)一端连通在分液箱(1)上端侧壁,另一端连通在净化箱(2)顶端面;
所述分液箱(1)顶端面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一端连通在屋顶蓄水槽(5)底部,所述分液箱(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驱动轴固定连接有搅拌桨(7),所述分液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一(8);
所述净化箱(2)内部上端通过支撑块(9)固定连接有过滤盒(10),所述支撑块(9)固定连接在净化箱(2)上端内侧壁,所述净化箱(2)下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放水阀二(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3)上固定连接有止水阀(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军顾金佳王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西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