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控制设备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082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人售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光控制设备和系统。一种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工控机和灯光控制设备;所述工控机和所述灯光控制设备通过RS485总线相连;灯管控制设备与灯具一一对应;所述工控机向所述灯光控制设备发送指令;所述灯光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指令控制外部的灯发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光控制设备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人售货机
,具体涉及一种灯光控制设备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无人售卖机功能扩展,售卖机已具备产品宣传营销推广等功能,机器本身增加更多外围设备其中包括氛围灯、顶部射灯等。其中,氛围灯为带灯,由多个LED灯组成的;在现有的方案中,自动售货机的控制部分主要分为两部分:工控机和外设控制电路。工控机发出灯光控制指令给外设控制电路,外设控制电路解析指令后控制对应的IO口变化,引起对应IO口供电的变化,从而实现带灯或者射灯的灯光变化。现有的自动售货机灯光控制存在硬件外设接口限制。当机器升级或者扩展活动需要增加灯光的时候,需要重新对外设控制电路进行设计以进行更多灯光的控制支持。并且在灯光接线的时候,分布在机身各处的灯光电线都需要接入到售货机的外设控制电路中,使得整机的走线臃肿,出了故障不容易排查。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光控制设备和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灯光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灯驱动单元;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工控机发送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驱动单元驱动外部的灯发光;驱动单元,与外部的灯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外部的灯发光。进一步地,驱动单元包括:带灯驱动电路;带灯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场效应管MOSFET;其中,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2;集电极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电源;集电极还连接了第一MOSFET的G极;D极接RGB_G;S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第二场效应管MOSFET;其中,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3;集电极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电源;集电极还连接了第二MOSFET的G极;D极接RGB_G;S极接地;第三三极管、第三场效应管MOSFET;其中,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4;集电极接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电源;集电极还连接了第三MOSFET的G极;D极接RGB_G;S极接地。进一步地,驱动单元包括:射灯驱动电路,具体包括:第四三极管和第四场效应管MOSFET;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1;集电极接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电源;集电极还连接了第四场效应管MOSFET的G极;D极分别接射灯电路板P4的端口1、3、5、7;S极接地;其中,射灯电路板P4的端口2、4、6、8分别接电源。进一步地,控制单元还用于:通过RS485总线接收工控机发送的指令;从所述指令中获取对应的颜色标识r、g、b、w数据;根据所述颜色标识r、g、b、w数据分别计算出对应的引脚TIM2_CH2、TIM3_CH3、TIM4_CH4和TIM2_CH1的PWM占空比。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种灯光控制系统包括工控机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灯光控制设备;所述工控机和所述灯光控制设备通过RS485总线相连;所述工控机向所述灯光控制设备发送指令;所述灯光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指令控制外部的灯发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灯光控制设备。在简单的布线设计上实现可扩展的多路灯光控制。并且在灯光控制设备中,可以控制RGB彩色灯带以及射灯的灯光变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控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灯控制电路;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灯控制电路;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参见附图1,工控机通过外设控制电路来控制各个灯具;如果灯具发生变化,则需要更改外设控制电路;非常复杂繁琐。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灯光控制设备,应用于无人售货机;包括: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灯驱动单元;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供电;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工控机发送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驱动单元驱动外部的灯发光;其中,控制单元可以采用单片机来实现。驱动单元,与外部的灯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外部的灯发光。本专利技术的灯光控制设备,作为一个单独的灯具控制的单元,可以单独控制一路灯具,从而可以灵活添加或者删减,操作非常方便。并且优选地,为了节省成本,一个灯光控制设备同时控制一个带灯和一个射灯;其中,带灯设置在无人售货机的四周;射灯设置在无人售货机的顶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附图2所示,驱动单元包括:带灯驱动电路;其中,带灯上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一个发光单元中包括三个LED灯,颜色分别为红、绿、蓝;通过控制调节每一个LED灯的亮度就可以使得发光单元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带灯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一场效应管Q5;其中,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一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4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2;集电极接第二电阻R5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5的第二端接电源;集电极还连接了第一场效应管Q5的G极;D极输出信号RGB_G;D极连接了绿色的LED灯;S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第二场效应管Q6;其中,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三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6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3;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光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灯驱动单元;/n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供电;/n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工控机发送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驱动单元驱动外部的灯发光;/n驱动单元,与外部的灯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外部的灯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光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单元、电源单元和灯驱动单元;
所述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控制单元供电;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的工控机发送的指令;根据指令控制驱动单元驱动外部的灯发光;
驱动单元,与外部的灯连接,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外部的灯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包括:带灯驱动电路;带灯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三极管、第一场效应管MOSFET;
其中,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2;集电极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电源;
集电极还连接了第一MOSFET的G极;D极接RGB_G;S极接地;
第二三极管、第二场效应管MOSFET;
其中,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3;集电极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电源;
集电极还连接了第二MOSFET的G极;D极接RGB_G;S极接地;
第三三极管、第三场效应管MOSFET;
其中,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接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控制单元的引脚TIM_CH4;集电极接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李嘉锦黄爱华殷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趣致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