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540795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在所述省电模式下,所述移动终端关闭低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并维持高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操作简单、便捷,用户只需反扣移动终端便可使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而省电模式下只有高优先级的应用才会开启提醒通知功能,可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间,符合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终端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用户对移动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移动终端的性能强劲,而且还要求移动终端的外观能够令人赏心悦目。为了迎合用户的这些需求,厂商确实也给于了足够的重视,移动终端中的硬件更新换代特别快,其能力已经能媲美桌面计算机上的硬件;与此同时,移动终端的外观也越来越趋向轻薄化。然而,移动终端的轻薄化直接导致电池的尺寸难以做到很大,电池的容量变小,待机时间缩短,加之伴随着移动终端性能大幅提升的还有移动终端的功耗,这进一步使得电池变得越来越不禁用,电池容量问题更加突出。现有的移动终端都具备提醒通知的功能,即在有来电事件或消息通知时,移动终端会先点亮屏幕,再加上铃声、振动等方式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接听来电或查阅消息。不断的进行提醒通知会不必要地消耗着较大的电池电量。而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实际上会存在很多不需要进行提醒的情况,比如移动终端被放置在桌面而人已离开或在开会不方便打扰;又或者是当移动终端和电脑同时登陆同一款应用时,很多信息在电脑上就可以显示,此时不再需要在移动终端上重复提醒。虽然目前已有现有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在移动终端的软件层面关闭任一款或多款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但这种方法在操作时较为繁琐。具体的,当需要关闭或打开某一款或多款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时,用户需要先手动点击进入设置界面,然后再逐层逐项地找到目标应用,才能完成提醒通知功能的关闭或打开。而且,如果当用户关闭了某个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而忘记特意去重新打开时,很有可能会导致漏掉重要的来电事件或消息通知,从而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在所述省电模式下,所述移动终端关闭低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并维持高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从物体表面离开;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从物体表面离开,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退出省电模式。进一步地,所述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中,所述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的步骤包括:通过内置的接近光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目标靠近移动终端的屏幕;若检测到有目标靠近移动终端的屏幕,则通过内置的电容传感器识别所述目标是人体还是物体;若识别到所述目标是物体,则通过内置的逻辑门电路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中,所述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的步骤包括: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开始计时;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进一步地,所述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的对于一个或若干个应用的分组指令,为一个或若干个所述应用设定优先级;其中,所述优先级包括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且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在所述省电模式下,所述移动终端关闭低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并维持高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从物体表面离开;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从物体表面离开,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退出省电模式。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通过内置的接近光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目标靠近移动终端的屏幕;若检测到有目标靠近移动终端的屏幕,则通过内置的电容传感器识别所述目标是人体还是物体;若识别到所述目标是物体,则内置的逻辑门电路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开始计时;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响应于用户的对于一个或若干个应用的分组指令,为一个或若干个所述应用设定优先级;其中,所述优先级包括高优先级和低优先级。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操作简单、便捷,用户只需反扣移动终端便可使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而省电模式下只有高优先级的应用才会开启提醒通知功能,可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延长移动终端的待机时间,符合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接近光传感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容传感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逻辑门电路的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程序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请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n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在所述省电模式下,所述移动终端关闭低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并维持高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在所述省电模式下,所述移动终端关闭低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并维持高优先级的应用的提醒通知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从物体表面离开;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从物体表面离开,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退出省电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终端是否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的步骤包括:
通过内置的接近光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目标靠近移动终端的屏幕;
若检测到有目标靠近移动终端的屏幕,则通过内置的电容传感器识别所述目标是人体还是物体;
若识别到所述目标是物体,则通过内置的逻辑门电路判定所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的步骤包括: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以背面朝上的方式置于物体表面上,则开始计时;
在计时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省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移动终端待机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对于一个或若干个应用的分组指令,为一个或若干个所述应用设定优先级;
其中,所述优先级包括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