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528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开设在水力实验器底端面上的入水口相连,所述过滤箱体位于水力实验器的下方,在所述水力实验器的底端面上还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带有手动阀的管路与喷水组件相连,所述过滤箱体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喷水组件位于过滤腔的底部,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喷水管路,每个喷水管路上都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喷嘴,并且所有的喷水管路都相互并联,所述喷水组件上方的过滤腔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和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上方的过滤腔中还设置有过滤水流出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力实验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在进行水力实验时,都需要使用到水力实验器材,大多数的水力实验需要在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水利实验器材不可封闭,往往需要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这样在水力实验器材和装置中就会积攒一定量的灰尘等杂质。同时由于水力实验中所使用的水体必须是蒸馏水,制作过程比较繁琐,这样就无法进行频繁的大批量换水,不仅无法解决上述的杂质问题,同时在有光照的条件下水体中还会滋生绿藻等污染物质,进而影响实验效果。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所述过滤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2,所述潜水泵2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开设在水力实验器3底端面上的第一入水口4相连,所述过滤箱体1位于水力实验器3的下方,在所述水力实验器3的底端面上还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通过带有手动阀6的管路与喷水组件7相连,所述过滤箱体1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喷水组件7位于过滤腔的底部,所述喷水组件7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喷水管路,每个喷水管路上都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喷嘴8,并且所有的喷水管路都相互并联,所述喷水组件7上方的过滤腔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9和活性炭层10,活性炭层10上方的过滤腔中还设置有过滤水流出管11,所述过滤水流出管11的顶端呈弯头状,且其开口方向向下,所述过滤水流出管11的底端则与设置在过滤箱体1底部的生化反应池12的入口端相连,所述生化反应池12内交错设置有多个隔板13,同时生化反应池12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生物膜14,而生化反应池12内则设置有基质15,所述基质15上接种有硝化细菌,所述生化反应池12的出口端位于过滤箱体1内部,所述过滤箱体1上还设置有排污管路16,所述排污管路16的顶部为弯头状,且其第二入水口17位于活性炭层10的上方,在所述排污管路16上也设置有手动阀6。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水力实验器材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过滤结构。它利用两级物理过滤(石英砂和活性炭)和生物过滤(生化反应池)对水力实验器中的水体进行过滤,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灰尘、杂质、漂浮物、油污以及滋生的各种藻类,并利用潜水泵将过滤后的清洁水体重新泵送到水力实验器材中,在保证水力实验装置中水体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对其内的水体进行清洁、过滤处理,更有利于水力实验的进行。并且这种过滤装置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去除水力实验器)。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所述过滤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2,所述潜水泵2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开设在水力实验器3底端面上的第一入水口4相连,所述过滤箱体1位于水力实验器3的下方,在所述水力实验器3的底端面上还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通过带有手动阀6的管路与喷水组件7相连,所述过滤箱体1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喷水组件7位于过滤腔的底部,所述喷水组件7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喷水管路,每个喷水管路上都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喷嘴8,并且所有的喷水管路都相互并联,所述喷水组件7上方的过滤腔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9和活性炭层10,活性炭层10上方的过滤腔中还设置有过滤水流出管11,所述过滤水流出管11的顶端呈弯头状,且其开口方向向下,所述过滤水流出管11的底端则与设置在过滤箱体1底部的生化反应池12的入口端相连,所述生化反应池12内交错设置有多个隔板13,同时生化反应池12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生物膜14,而生化反应池12内则设置有基质15,所述基质15上接种有硝化细菌,所述生化反应池12的出口端位于过滤箱体1内部,所述过滤箱体1上还设置有排污管路16,所述排污管路16的顶部为弯头状,且其第二入水口17位于活性炭层10的上方,在所述排污管路16上也设置有手动阀6。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打开出水口5与喷水组件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的手动阀6,并开启潜水泵2,本过滤装置开始工作,根据过滤装置的总进水流量来选择合适功率的潜水泵2,从而保证水力实验器3的总进水流量与总出水流量大致相等;水力实验器3中的水体通过管路进入喷水组件7,并从多个喷嘴8涌出,最终进入过滤腔的底部,水位上升的过程中,水体依次经过石英砂层9和活性炭层10进行过滤,水体中的灰尘、杂质以及藻类等会被这两层过滤层截留下来;过滤后的水体逐渐上升至过滤水流出管11处,当水位高于过滤水流出管11后,会通过过滤水流出管11流入过滤箱体1底部的生化反应池12中;由于过滤水流出管11的顶端为弯头状,且其开口方向向下,因此当水位超过过滤水流出管11的最高处时,会产生虹吸作用,并将过滤后的水体输送到生化反应池12中;水体进入生化反应池12后,经过生物膜14和硝化细菌的处理后,最终在潜水泵2的作用下重新泵送到水力实验器3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石英砂层9和活性炭层10的过滤效果会降低,因此可能会有少量的杂质混杂在过滤层之上的空间中,此时可以让本装置停止工作(关闭出水口5与喷水组件7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的手动阀6,关闭潜水泵2),在水位高于排污管路16的情况下,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该腔室中的水体会通过排污管路16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所述过滤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2),所述潜水泵(2)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开设在水力实验器(3)底端面上的第一入水口(4)相连,所述过滤箱体(1)位于水力实验器(3)的下方,在所述水力实验器(3)的底端面上还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通过带有手动阀(6)的管路与喷水组件(7)相连,所述过滤箱体(1)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喷水组件(7)位于过滤腔的底部,所述喷水组件(7)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喷水管路,每个喷水管路上都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喷嘴(8),并且所有的喷水管路都相互并联,所述喷水组件(7)上方的过滤腔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9)和活性炭层(10),活性炭层(10)上方的过滤腔中还设置有过滤水流出管(11),所述过滤水流出管(11)的顶端呈弯头状,且其开口方向向下,所述过滤水流出管(11)的底端则与设置在过滤箱体(1)底部的生化反应池(12)的入口端相连,/n所述生化反应池(12)内交错设置有多个隔板(13),同时生化反应池(12)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置有生物膜(14),而生化反应池(12)内则设置有基质(15),所述基质(15)上接种有硝化细菌,所述生化反应池(12)的出口端位于过滤箱体(1)内部,/n所述过滤箱体(1)上还设置有排污管路(16),所述排污管路(16)的顶部为弯头状,且其第二入水口(17)位于活性炭层(10)的上方,在所述排污管路(16)上也设置有手动阀(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实验器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过滤箱体(1),所述过滤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2),所述潜水泵(2)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开设在水力实验器(3)底端面上的第一入水口(4)相连,所述过滤箱体(1)位于水力实验器(3)的下方,在所述水力实验器(3)的底端面上还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通过带有手动阀(6)的管路与喷水组件(7)相连,所述过滤箱体(1)内设置有过滤腔,所述喷水组件(7)位于过滤腔的底部,所述喷水组件(7)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喷水管路,每个喷水管路上都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喷嘴(8),并且所有的喷水管路都相互并联,所述喷水组件(7)上方的过滤腔中,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石英砂层(9)和活性炭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雪芹张宏伟张殿光杨鑫垚方鹏燕杨明兴周楠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