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518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源VCC、AC‑DC电源转换电路、DC‑DC电源转换电路,电源与A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A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端与D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D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出转换后的电压,AC‑DC电源转换模块和DC‑DC电源转换模块采用二端口级联电路形式连接,减少了功率损耗,在印制板布线上,接地端设置在220V AC输入端附近,高压线路距离短,缩小了高压范围,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安全性,通过整体电路结构实现了把大电压平稳转换到小电压用电设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
技术介绍
装备信息系统的主输入电源多为220VAC高压,而分系统大多工作在5VDC低压,如交换机、光端机、无线通信组合、天线起竖控制组合等,市面上满足特种装备性能需要和质量要求的220VAC转5VDC电源模块比较少,如市面上多为220VAC转36VDC、28VDC、10VDC的电源模块,无法直接满足组合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电源VCC、AC-DC电源转换电路、DC-DC电源转换电路,电源与A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A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端与D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D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出转换后的电压。所述AC-DC电源转换电路包括AC-DC电源转换模块、AC-DC滤波电路、工作指示电路、抗干扰电路,AC-DC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且AC-DC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与AC-DC滤波电路、工作指示电路、抗干扰电路;AC-DC电源转换模块是AC-DC转换芯片,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3、引脚5分与电源的L相、N相连接,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1、引脚2分别与AC-DC滤波电路的正负极相连,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8、引脚6、引脚7分别与工作指示电路正负端相连,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2、引脚4、引脚10、引脚9、接地点与抗干扰电路构成回路;AC-DC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T1~CT8、电容CD1~CD2,电容CT1~CT8、电容CD1~CD2并联,且电容CT1两端与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1、引脚2连接,电容CT8两端与DC-DC电源转换模块连接;工作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R2、二极管灯LED1~LED2,电阻R1一端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引脚8、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二极管灯LED1一端连接,二极管电灯LED1另一端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引脚6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二极管灯LED2一端连接,二极管灯LED2另一端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引脚7连接;抗干扰电路包括电容CT9~CT11、电容CD3,电容CD3一端与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10连接,电容CD3另一端与电容CT9一端、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4、引脚9分别连接,电容CT9另一端与电容CT10一端连接,电容CT10另一端与电容CT11一端、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引脚2分别连接,电容CT11另一端接地。所述DC-DC电源转换电路包括DC-DC电源转换模块、DC-DC滤波电路,DC-DC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与AC-DC滤波电路连接,DC-DC电源转换模块输出端与DC-DC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DC-DC电源转换模块是DC-DC转换芯片,DC-DC转换芯片的引脚2与引脚3短接后与电容CT8一端连接,DC-DC转换芯片的引脚1与电容CT8另一端连接;DC-DC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T12、电容CCJ1,电容CT12与电容CCJ1并联,DC-DC转换芯片的引脚4与引脚5短接后与电容CT12一端连接,DC-DC转换芯片的引脚7与引脚8短接后与电容CT12一端连接,电容CCJ1两端分别输出5V直流电。所述电源是市用电源。所述AC-DC转换芯片型号是PFICU28HTC12NRS-G,电容CT1~CT8的容值为0.1uF,电容CD1~CD2选用铝电解电容,容值为470uF、耐压为50V;电容CD3选用铝电解电容,容值为390uF,耐压为450V;电容CT9、CT10容值均为4700pF,耐压为2KV;CT11容值为10nF,耐压为2KV。所述电容CT12容值为220uF,电容CCJ1选用陶瓷电容,容值为10nF。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AC-DC电源转换模块和DC-DC电源转换模块采用二端口级联电路形式连接,减少了功率损耗,在印制板布线上,接地端设置在220VAC输入端附近,高压线路距离短,缩小了高压范围,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安全性,通过整体电路结构实现了把大电压平稳转换到小电压用电设备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基于二端口级联电路的AC-DC电源转换技术,原理框图如附图1所示,包括AC-DC电源转换电路和DC-DC电源转换电路。AC-DC电源转换电路包括AC-DC电源转换模块、AC-DC滤波电路、工作指示电路和抗干扰电路,DC-DC电源转换电路包括DC-DC电源转换模块和DC-DC滤波电路。AC-DC电源转换模块中:引脚3、5分别作为220VAC的L相、N相接入端,引脚1、2为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两路输出端分别与AC-DC滤波电路的正负极相连,引脚8、6和7分别与工作指示电路正负端相连,引脚2、4、10、9、地与抗干扰电路构成回路。AC-DC滤波电路由电容器CT1~CT8、CD1~CD2并联组成,其中CT1~CT8的容值为0.1uF,CD1~CD2选用铝电解电容,容值为470uF、耐压为50V,AC-DC滤波电路的正、负极同时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两输出端和DC-DC电源转换模块两输入端分别相连。工作指示电路由电阻器R1~R2、二极管灯LED1~LED2组成,其中R1、R2阻值均为11KΩ。R1与LED1串联,R2与LED2串联,形成两个支路,两个支路再并联,正极接入AC-DC电源转换模块引脚8,负极分别接入AC-DC电源转换模块引脚6和7,工作指示电路,可以直观地反映电路的工作状态,便于故障维修。抗干扰电路由电容器CT9~CT11、CD3组成,其中CD3选用铝电解电容。CT9和CT10容值均为4700pF,耐压为2KV;CT11容值为10nF,耐压为2KV;CD3容值为390uF,耐压为450V。抗干扰电路正极分别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引脚2、4、10、9和DC-DC电源转换模块引脚3、2连接,负极接地,抗干扰电路中的电容CT11既能作为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去耦合电容,完成滤除AC-DC电源转换模块耦合干扰信号,又能作为DC-DC电源转换模块的旁路电容,滤除AC-DC电源转换模块输出信号中的高频杂波干扰信号。该电路的设计既简化了电路布局,又提高了AC-DC电源转换模块和DC-DC电源转换模块的稳定性。DC-DC电源转换模块中:引脚1、2和3同时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两输出端和AC-DC滤波电路正、负极相连。DC-DC滤波电路由电容器CT12、CCJ1并联组成,其中CT12容值为220uF,CCJ1选用陶瓷电容,容值为10nF。DC-DC滤波电路正极、负极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VCC、AC-DC电源转换电路、DC-DC电源转换电路,电源与A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A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端与D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D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出转换后的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VCC、AC-DC电源转换电路、DC-DC电源转换电路,电源与A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A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端与D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入端连接,DC-DC电源转换电路输出转换后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端口级联的AC-DC电源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电源转换电路包括AC-DC电源转换模块、AC-DC滤波电路、工作指示电路、抗干扰电路,AC-DC电源转换模块输入端与电源连接,且AC-DC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与AC-DC滤波电路、工作指示电路、抗干扰电路;
AC-DC电源转换模块是AC-DC转换芯片,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3、引脚5分与电源的L相、N相连接,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1、引脚2分别与AC-DC滤波电路的正负极相连,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8、引脚6、引脚7分别与工作指示电路正负端相连,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2、引脚4、引脚10、引脚9、接地点与抗干扰电路构成回路;
AC-DC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T1~CT8、电容CD1~CD2,电容CT1~CT8、电容CD1~CD2并联,且电容CT1两端与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1、引脚2连接,电容CT8两端与DC-DC电源转换模块连接;
工作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R2、二极管灯LED1~LED2,电阻R1一端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引脚8、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二极管灯LED1一端连接,二极管电灯LED1另一端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引脚6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二极管灯LED2一端连接,二极管灯LED2另一端与AC-DC电源转换模块的引脚7连接;
抗干扰电路包括电容CT9~CT11、电容CD3,电容CD3一端与AC-DC转换芯片的引脚10连接,电容CD3另一端与电容CT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群潘吉华殷波窦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