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45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离子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电镀外壳和电镀链,所述电镀链固定连接在电镀外壳的一端,电镀外壳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电路板和负离子模块,负离子模块的一端连接有毛刷头,且电镀外壳和负离子模块的一端均接地,所述负离子模块包括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单元,且所述电路板分别包括有主控芯片单元、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按键电路单元以及灯光电路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负离子发生器体型小巧,且便于携带,而且能满足在没有供应电源的地方照常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离子发生器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
技术介绍
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现有的负离子发生器体型都较大,不便于携带,而且到了没有供应电源的地方就无法使用,因此亟需一种装置来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包括电镀外壳和电镀链,所述电镀链固定连接在电镀外壳的一端,电镀外壳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电路板和负离子模块,负离子模块的一端连接有毛刷头,且电镀外壳和负离子模块的一端均接地;所述负离子模块包括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单元,且所述电路板分别包括有主控芯片单元、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按键电路单元以及灯光电路单元。优选的,所述负离子模块的一端设有负离子接地端,负离子接地端的末端设有金属垫片,所述电镀外壳的内部一端设有外壳接地端,负离子接地端与外壳接地端相连接。r>优选的,所述主控芯片单元包括MCU,MCU的第一引脚接电源电压,MCU的第十四引脚接地。优选的,所述负离子模块的第一引脚串联火线后再接电源电压,负离子模块的第三引脚接地,且负离子模块的第二引脚接NPN三极管的c端,NPN三极管的e端接地,NPN三极管的b端接电阻后与MCU的第三引脚相连,且负离子模块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并联用电容和电阻。优选的,所述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包括型号为TP4054的单节锂电池充电器,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一引脚串联电阻后接电源电压,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三引脚接继电器的第一引脚,继电器的第二引脚接地,继电器的第一引脚串联电阻后与MCU的第十一引脚相连,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四引脚接USB的第一引脚,且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二引脚和USB的第五引脚共同接地,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五引脚接电阻后再接地。优选的,所述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包括NPN三极管,NPN三极管的c端接电阻后接电源电压且另外与MCU的第十引脚相连,NPN三极管的e端接地,NPN三极管的b端接电阻后接工作电压。优选的,所述按键电路单元包括贴片开关,贴片开关的一端接地,贴片开关的另一端接MCU的第四引脚且另外通过串联电容后接地。优选的,所述灯光电路单元包括插件三色LED,插件三色LED的第一引脚串联电阻后与MCU的第七引脚相连,插件三色LED的第二引脚接电源电压,插件三色LED的第三引脚串联电阻后与MCU的第六引脚相连,插件三色LED的第四引脚串联电阻后与MCU的第五引脚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开关给控制芯片信号,控制芯片控制锂电池并使其通过电路板给负离子发生器提供电源,负离子发生器把低压电通过内部电路升压为高压电,负离子发生器的输出碳刷线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本专利技术中的负离子发生器体型小巧,且便于携带,而且能满足在没有供应电源的地方照常进行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电镀外壳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负离子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电路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锂电池充电电路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主控芯片电路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按键电路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的灯光电路图。图中:1电镀外壳、2外壳接地端、3电路板、4负离子模块、41毛刷头、5负离子接地端、6电镀链、7嵌放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10,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包括电镀外壳1和电镀链6,电镀链6固定连接在电镀外壳1的一端,电镀链6的作用在于连接设备和人体,电镀外壳1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电路板3和负离子模块4,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连接有毛刷头41,毛刷头41的作用在于其与引地线之间的空气中存在的氧气,从而使三者形成回路,源源不断地产生高浓度负离子,且电镀外壳1和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均接地;进一步的,负离子模块4包括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单元,且电路板3分别包括有主控芯片单元、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按键电路单元以及灯光电路单元。其中,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设有负离子接地端5,负离子接地端5的末端设有金属垫片,电镀外壳1的内部一端设有外壳接地端2,负离子接地端5与外壳接地端2相连接;主控芯片单元包括MCU,MCU的第一引脚接电源电压,MCU的第十四引脚接地;负离子模块4的第一引脚串联火线L1后再接电源电压VCC,负离子模块4的第三引脚接地,且负离子模块4的第二引脚接NPN三极管的c端,NPN三极管的e端接地,NPN三极管的b端接电阻R3后与MCU的第三引脚SW相连,且负离子模块4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并联用电容C1和电阻R2;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包括型号为TP4054的单节锂电池充电器,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一引脚串联电阻R4后接电源电压VCC,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三引脚接继电器J2的第一引脚,继电器J2的第二引脚接地,继电器J2的第一引脚串联电阻R5后与MCU的第十一引脚BAT_ADC相连,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四引脚接USB的第一引脚,且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二引脚和USB的第五引脚共同接地,单节锂电池充电器的第五引脚接电阻R6后再接地;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包括NPN三极管Q2,NPN三极管Q2的c端接电阻R11后接电源电压且另外与MCU的第十引脚EXTPWR相连,NPN三极管Q2的e端接地,NPN三极管Q2的b端接电阻R12后接工作电压;按键电路单元包括贴片开关,贴片开关的一端接地,贴片开关的另一端接MCU的第四引脚KEY且另外通过串联电容C2后接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包括电镀外壳(1)和电镀链(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链(6)固定连接在电镀外壳(1)的一端,电镀外壳(1)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电路板(3)和负离子模块(4),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连接有毛刷头(41),且电镀外壳(1)和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均接地;/n所述负离子模块(4)包括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单元,且所述电路板(3)分别包括有主控芯片单元、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按键电路单元以及灯光电路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包括电镀外壳(1)和电镀链(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链(6)固定连接在电镀外壳(1)的一端,电镀外壳(1)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电路板(3)和负离子模块(4),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连接有毛刷头(41),且电镀外壳(1)和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均接地;
所述负离子模块(4)包括负离子模块驱动电路单元,且所述电路板(3)分别包括有主控芯片单元、锂电池充电电路单元、外电插入检测电路单元、按键电路单元以及灯光电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模块(4)的一端设有负离子接地端(5),负离子接地端(5)的末端设有金属垫片,所述电镀外壳(1)的内部一端设有外壳接地端(2),负离子接地端(5)与外壳接地端(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单元包括MCU,MCU的第一引脚接电源电压,MCU的第十四引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负离子发生器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模块(4)的第一引脚串联火线后再接电源电压,负离子模块(4)的第三引脚接地,且负离子模块(4)的第二引脚接NPN三极管的c端,NPN三极管的e端接地,NPN三极管的b端接电阻后与MCU的第三引脚相连,且负离子模块(4)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并联用电容和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武通
申请(专利权)人:邦科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