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32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包括移动组件、放气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移动组件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相对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座、设在第一滑座上的第一固定架、设在第一固定架顶部用于固定气胀轴的第一机械手以及与第一固定架相连且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座、设在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固定架、设在第二固定架顶部用于固定气胀轴的第二机械手以及与第二固定架相连且用于驱动第二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二驱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收卷设备与送料设备之间的间距,且能够跟随气胀轴的输送进行放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生产薄膜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用于收卷薄膜的收卷系统包括收卷设备以及送料设备,气胀轴上套设好纸芯筒后输送至收卷设备,使得薄膜收卷在纸芯筒上,收卷完毕后,收卷设备上的输送机构将气胀轴输送至送料设备上,将收卷好薄膜的纸芯筒取下。现有的收卷设备与送料设备之间的间隔距离很短,不能够让工人从两者之间通过,因此不便于工人进入收卷设备与供料设备之间进行切膜,实现对薄膜宽度的转换,从而耗时耗力,影响了生产效率。现有的输送机构需要将气胀轴内的气排出后,再输送至送料设备上,从而需要时间等待放气,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收卷设备与送料设备之间的间距、能够便于维护收卷设备与送料设备且能够跟随气胀轴的输送进行放气的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包括移动组件、放气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移动组件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相对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座、设在第一滑座上的第一固定架、设在第一固定架顶部用于固定气胀轴的第一机械手以及与第一固定架相连且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座、设在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固定架、设在第二固定架顶部用于固定气胀轴的第二机械手以及与第二固定架相连且用于驱动第二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二驱动器,所述放气组件包括与第二固定架相连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顶部的放气头、用于驱动放气头朝向第一移动组件往复位移的推动器以及用于驱动推动器上下位移的第三驱动器,所述放气头通过推动器的驱动,实现对气胀轴的放气。上述结构中,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机械手、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机械手,第三驱动器驱动推动器同时向上位移,使得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与收卷设备上已经收卷好薄膜的气胀轴的两端相抵,带动气胀轴向上位移至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的最大行程,同时第三驱动器驱动推动器至最大行程,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与推动器,三者位于同一指定高度,使得放气头与气胀轴的放气端相对应,通过推动器推动,使得放气头抵于气胀轴的放气端内进行放气,同时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同时朝向送料设备位移。气胀轴被输送至送料设备上方之前的指定位置处,气胀轴中的气释放完毕,推动器带动放气头复位,气胀轴持续位移至置物板上方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机械手向下位移,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机械手向下位移,使得气胀轴放置于送料机构的置物板上,第三驱动器驱动推动器同时跟随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向下位移,进行复位;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滑座、第二滑座朝向收卷设备位移进行复位。通过推动器与第三驱动器相配合能够使得放气头一边跟随气胀轴移动一边进行放气,从而提高了薄膜机组的生产效率。通过驱动组件与移动组件的配合能够扩大收卷设备与送料设备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工人进入收卷设备与供料设备之间进行切膜,实现薄膜宽度的转换。通过设置两组移动组件能够提高本技术对气胀轴的支撑力,从而提高了移动组件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气胀轴脱落,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第一滑座一侧的驱动电机、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上的传动轴以及套设在传动轴两端的滚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与第一传动齿轮通过链条相连传动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的底部均设有底部呈开口的限位槽,所述滚轮位于限位槽内,且滚轮底部的最低点高于限位槽的底面。上述结构中,驱动电机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进行转动,第二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带动滚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能够相对送料设备进行位移。通过设置限位槽使得第一滑座、第二滑座能够安装导轨,使得滚轮与导轨相抵,从而对第一滑座、第二滑座的位移方向进行限位,使其只能够相对送料设备进行直线位移,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轴一侧设有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座及第二滑座相连的固定轴。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轴能够提高第一滑座、第二滑座之间的稳定性及同步性,防止第一滑座或第二滑座位移时歪斜而卡死在导轨上,从而提高了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之间的牢固性且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与传动轴相对第一滑座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滑座与第二滑座之间的稳定性及牢固性,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器底部设有与第三驱动器相连的固定座。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固定座能够提高推动器的稳定性,且能够避免推动器与第三驱动器相连而受到破损,从而延长了推动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推动器以及第三驱动器均采用气缸。采用上述结构,气缸可在恶劣条件下可靠地工作,且操作简单,基本可实现免维护,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增加收卷设备与送料设备之间的间距、能够便于维护收卷设备与送料设备且能够跟随气胀轴的输送进行放气。通过推动器与第三驱动器相配合能够使得放气头一边跟随气胀轴移动一边进行放气,从而提高了薄膜机组的生产效率。通过驱动组件与移动组件的配合能够扩大收卷设备与送料设备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工人进入收卷设备与供料设备之间进行切膜,实现薄膜宽度的转换。通过设置两组移动组件能够提高本技术对气胀轴的支撑力,从而提高了移动组件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气胀轴脱落,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以及推动器向上位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第一移动组件;2-第二移动组件;3-放气组件;4-驱动组件;11-第一滑座;12-第一固定架;13-第一机械手;14-第一驱动器;21-第二滑座;22-第二固定架;23-第二机械手;24-第二驱动器;31-支撑架;32-放气头;33-推动器;34-第三驱动器;41-驱动电机;42-传动轴;43-滚轮;411-第一传动齿轮;412-链条;421-第二传动齿轮;5-限位槽;6-固定轴;7-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包括移动组件、放气组件3以及用于驱动移动组件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移动组件相对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移动组件1与第二移动组件2,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包括第一滑座11、设在第一滑座11上的第一固定架12、设在第一固定架12顶部用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组件、放气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移动组件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相对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座、设在第一滑座上的第一固定架、设在第一固定架顶部用于固定气胀轴的第一机械手以及与第一固定架相连且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座、设在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固定架、设在第二固定架顶部用于固定气胀轴的第二机械手以及与第二固定架相连且用于驱动第二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二驱动器,所述放气组件包括与第二固定架上相连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顶部的放气头、用于驱动放气头朝向第一移动组件往复位移的推动器以及用于驱动推动器上下位移的第三驱动器,所述放气头通过推动器的驱动,实现对气胀轴的放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组件、放气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移动组件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相对设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座、设在第一滑座上的第一固定架、设在第一固定架顶部用于固定气胀轴的第一机械手以及与第一固定架相连且用于驱动第一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座、设在第二滑座上的第二固定架、设在第二固定架顶部用于固定气胀轴的第二机械手以及与第二固定架相连且用于驱动第二机械手上下位移的第二驱动器,所述放气组件包括与第二固定架上相连的支撑架、位于支撑架顶部的放气头、用于驱动放气头朝向第一移动组件往复位移的推动器以及用于驱动推动器上下位移的第三驱动器,所述放气头通过推动器的驱动,实现对气胀轴的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放气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第一滑座一侧的驱动电机、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迦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永塑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