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021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下述步骤:步骤1,对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分离与蛋白提取;步骤2,对步骤1所得的蛋白样品进行FASP法酶解、多肽iTRAQ标记、SCX分级及LC‑MS/MS质谱分析;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搜库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差异蛋白进行PRM技术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1、利用CMS构建的临床前模型可帮助暴露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潜在分子特征。2、抑郁症和焦虑症导致人类或动物前额叶皮层脑容积和树突棘减少。3、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针对4组抑郁症/焦虑症大鼠模型的前额叶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差异分析,提高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属于生物医学

技术介绍
抑郁症和焦虑症是2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疾病,对患者的社交、亲人、家庭与社会具有负面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发现抑郁症和焦虑症具有相同的风险因子,包括慢性刺激和生活压力。许多证据显示慢性压力生活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环境危险因素。尽管暴露在慢性压力下,很多个体并未显示出焦虑或抑郁的症状。慢性应激(CMS)已经广泛用于诱导大鼠的抑郁和焦虑行为,建立环境因素影响人类的模型。为了揭示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潜在的生物学病因和病理生理学,重点研究压力诱导障碍的敏感性和抵抗性背后的神经基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总的来说,抑郁症和焦虑症临床表现不同的核心症状但通常共同出现。由于可能出现的共同症状及发病机制,多数的临床数据和基础研究者通常会混淆,影响我们对这2种疾病的调节因素的理解。最近,多个研究者慢慢开始分别分析无共同症状个体与共同症状个体,以揭示神经系统的独特和共同特征。抑郁症和焦虑症是异质性疾病,由多种脑结构控制,如海马和前额叶。有研究发现,抑郁症和焦虑症导致人类和动物前额叶皮层脑容积和树突棘减少。前额叶是对应激敏感的脑区,参与执行、认知和社交情感功能。慢性应激诱导的前额叶形态学和功能改变,导致抑郁和焦虑的认知和情感失调。前额叶可塑性在抑郁和焦虑个体中都发现异常,相应的内在模式可能发生根本变化而目前为止仍然未研究清楚。因此,迫切需要识别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易感性和抵抗性的特有和共同的分子特征。<br>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下述步骤:步骤1,对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分离与蛋白提取;步骤2,对步骤1所得的蛋白样品进行FASP法酶解、多肽iTRAQ标记、SCX分级及LC-MS/MS质谱分析;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搜库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差异蛋白进行PRM技术验证。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对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分离与蛋白提取具体步骤为:分别取4个不同分组的大鼠前额叶脑组织,进行称重、匀浆和离心处理,进行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与SDS-PAGE电泳检测。优选地,所述步骤2是在步骤1蛋白浓度测定后各组样品分别取100ug蛋白,进行FASP酶切,按照iTRAQ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肽段标记,SCX高pH分级,并进一步进行质谱鉴定。优选地,所述步骤3是将质谱采集的原始数据用ProteomeDiscoverer进行搜库并以p≤0.05进行数据过滤;将过滤后的蛋白以差异倍数≥1.2或≤0.83,p≤0.05进行差异分析,得到的差异蛋白进行生信分析。优选地,所述步骤4是将步骤3得到的差异蛋白挑选对应的特征多肽,每个蛋白保留1-3条特征多肽,针对差异蛋白的特征多肽进行质谱靶向定量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CMS构建的临床前模型可帮助暴露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潜在分子特征。分别用SPT、FST和EMT评估CM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快乐和行为绝望)。将建立的抑郁/焦虑大鼠模型分为4个实验组抑郁敏感组、焦虑敏感组、应激抵抗组和对照组。通过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将抑郁症与焦虑症进行区别,通过定量蛋白组学用来发现与疾病敏感性和适应性相关的显著的差异蛋白,提高结果的特异性和准确性。2、抑郁症和焦虑症导致人类或动物前额叶皮层脑容积和树突棘减少。前额叶是对应激敏感的脑区,参与执行、认知和社交情感等功能。慢性应激可诱导前额叶形态学和功能改变,导致抑郁和焦虑的认知和情感失调。本专利技术选择大鼠模型的前额叶作为定量蛋白组学分析的生物学样本,分析抑郁和焦虑相应的蛋白表达谱的根本变化。为识别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易感性和抵抗性的特有和共同的分子特征提供更深层和更针对性的认识。3、本专利技术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针对4组抑郁症/焦虑症大鼠模型的前额叶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并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KEGG和PPI等分析,得到了不同行为学表型样本相关的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和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并进一步采用了基于质谱的平行反应检测(PRM)这一技术对发现的差异蛋白进行靶向验证,提高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额叶组织样本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额叶全蛋白质量检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前额叶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PRM验证差异表达蛋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症/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的方法,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以高深度、高通量、高准确度分析压力应激诱导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蛋白质组变化,所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为iTRAQ技术与PRM技术。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症/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对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分离与蛋白提取;步骤2,对步骤1所得的蛋白样品进行FASP法酶解、多肽iTRAQ标记、SCX分级及LC-MS/MS质谱分析;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搜库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差异蛋白进行PRM技术验证。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对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分离与蛋白提取具体步骤为:分别取4个不同分组的大鼠前额叶脑组织,进行称重、匀浆和离心处理,进行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与SDS-PAGE电泳检测。优选地,所述步骤2是在步骤1蛋白浓度测定后各组样品分别取100ug蛋白,进行FASP酶切,按照iTRAQ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肽段标记,SCX高pH分级,并进一步进行质谱鉴定。优选地,所述步骤3是将质谱采集的原始数据用ProteomeDiscoverer进行搜库并以p≤0.05进行数据过滤;将过滤后的蛋白以差异倍数≥1.2或≤0.83,p≤0.05进行差异分析,得到的差异蛋白进行生信分析。优选地,所述步骤4是将步骤3得到的差异蛋白挑选对应的特征多肽,每个蛋白保留1-3条特征多肽,针对差异蛋白的特征多肽进行质谱靶向定量分析。具体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的详细步骤为:1)将大鼠脱颈处死,将头部沿颈部剪下,剪开头部皮肤,剪破颅骨暴露出大脑组织。将脑组织夹出置于预冷生理盐水中,用刀片将包含前额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下述步骤:/n步骤1,对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分离与蛋白提取;/n步骤2,对步骤1所得的蛋白样品进行FASP法酶解、多肽iTRAQ标记、SCX分级及LC-MS/MS质谱分析;/n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搜库与生物信息学分析;/n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差异蛋白进行PRM技术验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步骤1,对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分离与蛋白提取;
步骤2,对步骤1所得的蛋白样品进行FASP法酶解、多肽iTRAQ标记、SCX分级及LC-MS/MS质谱分析;
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搜库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差异蛋白进行PRM技术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鼠蛋白质组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大鼠大脑前额叶皮层分离与蛋白提取的具体步骤为:分别取4个不同分组的大鼠前额叶脑组织,进行称重、匀浆和离心处理,进行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与SDS-PAGE电泳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抑郁或焦虑症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方垂王理想周健廖伟刘燕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纳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