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发光控制电路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18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发光控制电路和显示面板,其中移位寄存器中,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保持公共节点的电位,使得在移位寄存器长时间输出第一电位信号时,公共节点的电位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可以保证第一输出控制模块根据公共节点的电位信号向第二节点输出的信号较为准确,以及可以保证第二输出控制模块根据公共节点的电位信号向第一节点输出的信号较为准确,进而使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的导通状态较为准确,即减少移位寄存器中各模块的动作异常,保证移位寄存器可以在显示面板进行低刷新率显示时可以正常工作,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发光控制电路和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发光控制电路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著移动显示的普及,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能很方便的透过手机或穿戴类显示产品获得,为了更即时迅速的获得资讯,移动显示器需要长时间不关闭,以使用户随时看见所需要的信息,这种不通过开关显示屏动作,而一直让显示屏持续开启(不自动关闭)的功能,即所谓的AOD(AlwaysonDisplay)显示功能。为了使得移动显示装置的电池不会过度的损耗,AOD功能通常伴随低刷新率显示以降低能源耗损并保证移动显示装置的使用时长。但是现有的发光控制电路已不够支持低刷新率的操作,在低刷新频率下发光控制电路有可能出现动作异常,导致显示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发光控制电路和显示面板,以保证发光控制电路可以在低刷新频率下正常工作,进而保证显示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第一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控制公共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与第一节点、所述公共节点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以及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第一电位信号时,保持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公共节点的信号控制第二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将所述第一电压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和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将第二电压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移位寄存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发光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线、第二时钟信号线、第一电位信号线、第二电位信号线,各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一电压端与所述第一电位信号线电连接,各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二电压端与所述第二电位信号线电连接;相邻的两级移位寄存器中,前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前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后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后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发光控制电路和显示面板,设置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节点、公共节点电连接,该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在移位寄存器输出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该第一电位信号为显示面板在低刷新频率下,移位寄存器长时间输出的电位信号,像素电路接收到该第一电位信号时,像素电路中发光器件不发光)保持公共节点的电位,使得在移位寄存器长时间输出第一电位信号时,公共节点的电位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因第一输出控制模块需根据公共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一节点的电位,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均需根据公共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二节点的电位,公共节点电位得到良好保持可以保证第一输出控制模块根据公共节点的电位信号向第二节点输出的信号较为准确,以及可以保证第二输出控制模块根据公共节点的电位信号向第一节点输出的信号较为准确,进而使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的导通状态较为准确,即减少移位寄存器中各模块的动作异常,保证移位寄存器可以在显示面板进行低刷新率显示时可以正常工作,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时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输出仿真波形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现有的发光控制电路已不够支持低刷新率的操作,在低刷新频率下发光控制电路有可能出现动作异常,导致显示效果受到影响。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发光控制电路中通常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每个移位寄存器通常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为保证低刷新频率下显示面板具有较低的功耗,通常需要移位寄存器长时间输出同一电平信号,移位寄存器长时间输出同一电平信号会使得移位寄存器中的某个或某些晶体管长期处于正电压的应力或者负电压的应力下,导致长期处于正电压的应力或负电压的应力下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发生正偏或负偏,阈值电压正偏或者负偏造成薄膜晶体管的漏电增加,导致移位寄存器的动作异常。因发光控制电路中各移位寄存器通常级联连接,则一个移位寄存器的动作异常会引起整个发光控制电路的动作异常,最终导致显示效果受到影响。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输出晶体管T01、第二输出晶体管T02,以及与第二输出晶体管T02栅极电连接的控制晶体管T03,还包括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压端VGH、第二电压端VGL和第一时钟信号端ECK1,还可包括第二时钟信号端(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控制模块中均可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例如以该移位寄存器中的各个薄膜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栅极为低电平信号时导通),且发光控制电路所驱动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也为P型晶体管为例,则移位寄存器需要长时间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输出晶体管T02的栅极(即N0节点)的电位需长时间为高电位,以使得第二输出晶体管T02处于关断状态。但是N0节点的电位长时间为高电位,会使得控制晶体管T03长时间处于正电压的应力下,则控制晶体管T03的漏电会增加,而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均与控制晶体管T03电连接,控制晶体管T03的漏电增加则可能会导致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控制模块中薄膜晶体管动作异常,而第一输出控制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第一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n所述第一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控制公共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与第一节点、所述公共节点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以及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第一电位信号时,保持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n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公共节点的信号控制第二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将所述第一电压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n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和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将第二电压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第一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控制公共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与第一节点、所述公共节点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以及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器输出第一电位信号时,保持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
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公共节点的信号控制第二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将所述第一电压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和所述公共节点的电位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将第二电压端的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二电压端、所述公共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一电压端和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公共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所述公共节点、所述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一节点和起始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电压端和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电压端和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节点电位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防漏电单元和第二防漏电单元;
所述第一防漏电单元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公共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防漏电单元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第三控制端和第四控制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公共节点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漏电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防漏电单元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防漏电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防漏电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一防漏电单元的第一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晶体管为氧化物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漏电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二防漏电单元的第三控制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二防漏电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龙卢慧玲张露胡思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