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10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瓶,包括瓶身和与瓶身瓶口连接的瓶盖,瓶盖的侧壁至少设有两个承载槽,承载槽内设有用于产生形变的标识柱,标识柱包括形变端和与形变端连接的着力端,形变端与承载槽的底部连接,瓶盖上至少设有两个顶端标识,顶端标识与承载槽及标识柱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瓶身上设有标贴,标贴侧壁与瓶身之间至少设有两个用于产生形变的按压件,标贴上至少设有两个标识符,标识符与按压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顶端标识与标识柱一一对应关系的设计,在放置水瓶时,用户通过掰动标识柱,以使形变端发生形变,以起到识别作用,有效防止了饮用错误的现象,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瓶
本技术涉及容水器皿
,特别涉及一种水瓶。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是同一种物品的形状也都大不相同,在容水器皿领域同样是如此,容水器皿通常都是用来保存溶液的,有些容器有特殊的功能,比如保温、隔热等效果。当前,许多水瓶外形相似,特别是矿泉水瓶的外形制作上很相像,这就导致在多瓶矿泉水放置在一起时难以分辨哪瓶是谁的,进而导致人们在饮水过程中容易出现拿错水瓶的现象,降低了用户饮水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用户进行个人识别区分的水瓶。一种水瓶,包括瓶身和与所述瓶身瓶口连接的瓶盖,所述瓶盖的侧壁至少设有两个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内设有用于产生形变的标识柱,所述标识柱包括形变端和与所述形变端连接的着力端,所述形变端与所述承载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瓶盖上至少设有两个顶端标识,所述顶端标识与所述承载槽及所述标识柱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所述瓶身上设有标贴,所述标贴侧壁与所述瓶身之间至少设有两个用于产生形变的按压件,所述标贴上至少设有两个标识符,所述标识符与所述按压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上述水瓶,采用所述顶端标识与所述标识柱一一对应关系的设计,在放置所述水瓶时,用户通过掰动所述标识柱,以使所述形变端发生形变,以起到识别作用,使得在有多个矿泉水瓶放置在一起时,根据处于形变状态的所述标识柱对应的顶端标识,就能分辨出哪瓶水是用户自己的,有效防止了饮用错误的现象,提高了用户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着力端的顶端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背向所述顶端标识。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件包括弹性凸起部和设于所述弹性凸起部两侧的倾斜部。进一步地,所述瓶身的中部套设有一个防滑套。进一步地,所述顶端标识为数字或字母,所述标识符为数字、字母或卡通图像。进一步地,所述标贴的内侧设有生产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标识柱的数量为8个,所述顶端标识为数字1至8。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大于30°且小于70°。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槽采用方形凹槽结构,所述标识柱采用圆柱形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方法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水瓶100瓶身10瓶盖11标识柱12形变端13着力端14顶端标识15标贴16按压件17标识符18弹性凸起部19倾斜部20防滑套21承载槽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瓶100,包括瓶身10和与所述瓶身10瓶口连接的瓶盖11,所述瓶盖11的侧壁至少设有两个承载槽22,所述承载槽22内设有用于产生形变的标识柱12,其中,所述承载槽22用于对所述标识柱12起到承载固定的作用,以防止意外触碰所导致的所述标识柱12的形变。具体的,所述标识柱12包括形变端13和与所述形变端13连接的着力端14,所述形变端13与所述承载槽22的底部连接,所述着力端14用于方便用户手指对所述形变端13的掰动,所述形变端13通过在用户的作用力下产生形变,以达到区分识别效果,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瓶盖11上至少设有两个顶端标识15,所述顶端标识15与所述承载槽22及所述标识柱12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所述顶端标识15用于对所述标识柱12起到唯一标记效果,因此,当所述标识柱12在用户作用力下产生形变时,用户可通过形变的所述标识柱12对应的顶端标识15起到区分识别效果,所述着力端14的顶端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背向所述顶端标识15,通过所述倾斜面的设计,防止了掰动所述标识柱12过程中对用户手指的损伤。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瓶身10上设有标贴16,所述标贴16侧壁与所述瓶身10之间至少设有两个用于产生形变的按压件17,所述标贴16上至少设有两个标识符18,所述标识符18与所述按压件17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所述按压件17包括弹性凸起部19和设于所述弹性凸起部19两侧的倾斜部20,其中,所述弹性凸起部19用于在用户作用力下朝内产生凹陷,以使用户可通过凹陷的所述弹性凸起部19对应的标识符18起到区分识别效果,进而进一步防止了用户拿错所述水瓶100的现象,提高了用户的饮水体验。优选的,所述顶端标识15为数字或字母,所述标识符18为数字、字母或卡通图像,所述标贴16的内侧设有生产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透过所述瓶身10进行生产信息的查看,进而防止了由于将生产信息设于所述瓶身10外侧所容易导致的磨损现象,所述标识柱12的数量为8个,所述顶端标识15为数字1至8。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大于30°且小于70°,所述承载槽22采用方形凹槽结构,所述标识柱12采用圆柱形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所述顶端标识15与所述标识柱12一一对应关系的设计,在放置所述水瓶100时,用户通过掰动所述标识柱12,以使所述形变端13发生形变,以起到识别作用,使得在有多个矿泉水瓶100放置在一起时,根据处于形变状态的所述标识柱12对应的顶端标识15,就能分辨出哪瓶水是用户自己的,有效防止了饮用错误的现象,提高了用户体验。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瓶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瓶身10的中部套设有一个防滑套21,所述防滑套21用于方便用户对所述瓶身10的抓取,其中,所述防滑套21采用橡胶套制成,所述防滑套21的外壁设有防滑波纹,通过所述防滑波纹的设计,进一步增大了用户与所述瓶身1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了所述瓶身10与用户手掌之间的脱落。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瓶,包括瓶身和与所述瓶身瓶口连接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侧壁至少设有两个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内设有用于产生形变的标识柱,所述标识柱包括形变端和与所述形变端连接的着力端,所述形变端与所述承载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瓶盖上至少设有两个顶端标识,所述顶端标识与所述承载槽及所述标识柱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所述瓶身上设有标贴,所述标贴侧壁与所述瓶身之间至少设有两个用于产生形变的按压件,所述标贴上至少设有两个标识符,所述标识符与所述按压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所述着力端的顶端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背向所述顶端标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瓶,包括瓶身和与所述瓶身瓶口连接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侧壁至少设有两个承载槽,所述承载槽内设有用于产生形变的标识柱,所述标识柱包括形变端和与所述形变端连接的着力端,所述形变端与所述承载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瓶盖上至少设有两个顶端标识,所述顶端标识与所述承载槽及所述标识柱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所述瓶身上设有标贴,所述标贴侧壁与所述瓶身之间至少设有两个用于产生形变的按压件,所述标贴上至少设有两个标识符,所述标识符与所述按压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对应,所述着力端的顶端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背向所述顶端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慧娟黄有华廖莹陈根琴顾晔刘根清张增涛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