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05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打包架,其包括两固定杆、两移动杆及一操纵杆。所述移动杆能够可滑动地沿着对应的固定杆水平移动,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移动杆上均设置有挂耳,能够反扣住包装袋,防止包装袋脱落。所述挂耳采用球状头部,不会损坏包装袋,从而保证不影响包装袋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包架还通过改变其安装角度,产生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以保证包裹保证准确落袋。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包架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打包和换包工作,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包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包设备的
,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在物流行业中使用的防松脱及防磨损的打包架。
技术介绍
快递物流是一种复合型的产业,其涉及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快捷、安全、专业化方面还存在有很多弊端,需要长期完善和改进。就快递打包来讲,快递公司会将收到的包裹进行整理,为了方便运输,将运往同一片区的多个包裹装入大的包装袋中,早期的快递公司缺乏打包设备只能人工作业,比如一个人负责撑开口袋,另一个人负责将包裹装入包装袋中。这种打包方式造成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根本无法满足庞大的快递量。随着技术的发展,打包设备(如打包架)运用而生,将打包架运用在自动化分拣系统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打包效率。具体是,利用自动化分拣系统将包裹分拣、分流,包裹会流入对应的滑道出口;在出口位置,放置一台打包架,打包架呈U型或半圆形,将包装袋临时套装在打包架上;从同一滑道出口流出的包裹,自动进入打包架的包装袋中。当包装袋装满包裹后进行打包封口,方便后续快递运输。但是,由于包装袋只是简单的套装在打包架上,而包裹从滑道流出具备一定的冲击力,所以包装袋很容易从打包架上脱落,导致包裹飘过包装袋的袋口,而不能顺利地进入包装袋中,最终导致快递包裹混件或者丢件,不但对客户带来麻烦,同时也给物流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再者,由于为了减轻快递负重或降低快递成本,在打包时用的包装袋,优选编织袋或薄膜塑料袋,而打包架多使用金属构件,这样的包装袋套在打包架上,在拉动时很容易造成包装袋被撕扯的现象,从而损坏包装袋,影响包装袋的使用寿命,更使得包装袋中的包裹不能被安全地封装、运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打包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包装袋容易从打包架上脱落且容易被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包架,能够防止包装袋松脱和磨损,保证包装袋的使用寿命,确保包裹能被安全地打包;同时,所述打包架的结构设计极大地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打包和换包工作,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打包架包括:两固定杆、两移动杆及一操纵杆。每一固定杆均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被固定在横梁上,所述自由端与对应的移动杆相连。每一移动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固定杆的自由端形成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移动杆能够可滑动地沿着对应的固定杆水平移动。所述操纵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杆的另一端相连。其中,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移动杆均设置有挂耳,用来固定包装袋,防止所述包装袋松脱。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呈直线型;且所述的两固定杆互相平行地、倾斜地固定在所述横梁上,使得所述固定端低于所述自由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杆呈L型,所述的两个移动杆对称安装至所述的两固定杆上。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操纵杆呈直线型,其连接所述的两移动杆;所述操纵杆远离所述横梁且平行于所述横梁。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杆的固定端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能被固定至所述横梁上。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为一方管,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具有一方形插孔;所述移动杆为一圆管,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从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固定杆中,形成滑动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操纵杆为一护套,其两端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移动杆的另一端,以连接所述的两移动杆。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挂耳具有一球状头部,其突出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杆或所述移动杆上;所述挂耳还具有一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上端与所述球状头部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杆的下端固定至对应的所述固定杆或所述移动杆上。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移动杆上均形成有一穿孔;所述挂耳的竖直杆穿过所述穿孔,并利用一螺母固定所述竖直杆的下端。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移动杆上的挂耳呈矩形分布。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打包架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打包架通过设置挂耳,能够反扣住包装袋,防止包装袋脱落。更进一步地,所述挂耳采用球状头部与竖直杆的结构设计,使得包装袋与球形圆弧曲面接触,不会被损坏,从而保证不影响包装袋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打包架还通过改变其安装角度,产生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以保证小件自动化分拣设备处理轻型包裹时,不会飘出包装袋的袋口范围,保证准确落袋。此外,本技术打包架的结构设计能够极大方便物流中转场分拣现场的操作人员,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打包和换包工作,减少工作强度和场地人员,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打包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打包架在安装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打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打包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打包架1横梁2固定杆10固定端101自由端102连接板103穿孔104移动杆20一端201另一端202穿孔203操纵杆30挂耳40球状头部401竖直杆402螺母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纵」、「横」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打包架1包括:两固定杆10、两移动杆20及一操纵杆30;每一固定杆10均具有一固定端101及一自由端102,所述固定端101被固定在横梁2上,而所述自由端102是与对应的移动杆20相连;每一移动杆20的一端201均与对应的固定杆10的自由端102形成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移动杆20能够可滑动地沿着对应的固定杆10水平移动;所述操纵杆3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杆20的另一端202相连;其中,在所述固定杆10与所述移动杆20上均设置有挂耳40,用来固定包装袋,防止所述包装袋松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固定杆、两移动杆及一操纵杆;/n每一固定杆均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被固定在横梁上,而所述自由端与对应的移动杆相连;/n每一移动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固定杆的自由端形成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移动杆能够可滑动地沿着对应的固定杆水平移动;/n所述操纵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杆的另一端相连;/n其中,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移动杆均设置有挂耳,用来固定包装袋,防止所述包装袋松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固定杆、两移动杆及一操纵杆;
每一固定杆均具有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被固定在横梁上,而所述自由端与对应的移动杆相连;
每一移动杆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固定杆的自由端形成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移动杆能够可滑动地沿着对应的固定杆水平移动;
所述操纵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杆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移动杆均设置有挂耳,用来固定包装袋,防止所述包装袋松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呈直线型;且所述的两固定杆互相平行地、倾斜地固定在所述横梁上,使得所述固定端低于所述自由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呈L型,所述的两个移动杆对称安装至所述的两固定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呈直线型,其连接所述的两移动杆;所述操纵杆远离所述横梁且平行于所述横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杆的固定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源舒先志符运洁李世善罗艺吴昌鹏
申请(专利权)人: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