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新专利>正文

一种两轮车用双联动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9974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4
一种两轮车用双联动制动系统,适用于前轮采用液压盘式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机械制动器的两轮车制动系统,前轮制动系统采用普通液压传动系统或电子式ABS液压控制系统。无论驾乘者使用手制动或脚制动,都可以使前后车轮同时制动。右制动手柄1通过转换块5、液罐及液压缸总成3、前制动油管14使前制动卡钳15产生制动,右制动手柄1还通过前增力拉索6、转换杠杆10、长拉杆11、后轮毂杠杆12使后轮毂总成13产生制动。脚制动踏板2通过短拉杆8、转换杠杆10、后增力拉索7、转换块5、液罐及液压缸总成3、前制动油管14使前制动卡钳15产生制动,脚制动踏板2还通过短拉杆8、转换杠杆10、长拉杆11、后轮毂杠杆12使后轮毂总成13产生制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车用双联动制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轮车辆(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制动系统,它适用于前轮盘式液压制动、后轮鼓式机械制动的制动系统,是一种双联动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两轮车辆(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要求日益增加,这样就对它们的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制动时有更高的制动减速度及制动安全性。以摩托车为例,摩托车因质心较高,轮距较短,它制动时骑乘者和车辆的质心向前移,从而导致前轮载荷增加,后轮载荷减小。随着制动减速度的逐渐变大,载荷的变化幅度也随之越大,所以前轮需要更大的制动力才能平稳的停车,这也是为什么摩托车前轮制动效果相比后轮制动效果好的原因。要想获得较大的制动减速度就必须合理的分配手、脚的操作力比例,使前、后轮胎充分利用路面的附着力,但是实际生活中,普通骑乘者很难做到前、后轮制动力的合理分配。如果单独使用前轮制动,前轮便有可能出现抱死,进而丧失转向能力以及车辆翘头,导致重大的翻车事故;如果单独使用后轮制动,不但制动效能低下,而且有可能导致后轮抱死,容易造成车辆侧滑;如果前、后轮同时制动,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轮车用双联动制动系统,适用于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前轮盘式制动、后轮鼓式制动的制动系统,它的制动操纵系统包括双手柄制动系统和脚踏板加上右手柄制动系统两种形式,它的前盘制动系统包括普通液压传动制动和电子式单通道ABS液压调节制动两种形式,双联动制动系统由右制动手柄(1)、脚制动踏板(2)、储液罐及液压缸总成(3)、右手柄支架(4)、转换块(5)、前增力拉索(6)、后增力拉索(7)、短拉杆(8)、转换支架(9)、转换杠杆(10)、长拉杆(11)、后轮毂杠杆(12)、后轮毂总成(13)、前制动油管(14)、前制动卡钳(15)、ABS液压单元(16)、ABS出油管(17)、左制动手柄(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车用双联动制动系统,适用于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前轮盘式制动、后轮鼓式制动的制动系统,它的制动操纵系统包括双手柄制动系统和脚踏板加上右手柄制动系统两种形式,它的前盘制动系统包括普通液压传动制动和电子式单通道ABS液压调节制动两种形式,双联动制动系统由右制动手柄(1)、脚制动踏板(2)、储液罐及液压缸总成(3)、右手柄支架(4)、转换块(5)、前增力拉索(6)、后增力拉索(7)、短拉杆(8)、转换支架(9)、转换杠杆(10)、长拉杆(11)、后轮毂杠杆(12)、后轮毂总成(13)、前制动油管(14)、前制动卡钳(15)、ABS液压单元(16)、ABS出油管(17)、左制动手柄(18)、左手柄支架(19)、左制动拉索(20)共同组成,操纵系统是脚踏板加上右手柄制动系统时,其特征是:右制动手柄(1)通过转换块(5)、液罐及液压缸总成(3)、前制动油管(14)与前制动卡钳(15)相连接,右制动手柄(1)还通过前增力拉索(6)、转换杠杆(10)、长拉杆(11)、后轮毂杠杆(12)与后轮毂总成(13)相连接,脚制动踏板(2)通过短拉杆(8)、转换杠杆(10)、后增力拉索(7)、转换块(5)、液罐及液压缸总成(3)、前制动油管(14)与前制动卡钳(15)相连接,脚制动踏板(2)还通过短拉杆(8)、转换杠杆(10)、长拉杆(11)、后轮毂杠杆(12)与后轮毂总成(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联动制动系统,它的前盘制动系统采用电子式单通道ABS液压调节制动时,其特征是:右制动手柄(1)通过转换块(5)、液罐及液压缸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