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及停车单元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及停车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自行车的普及,特别是共享单车的推广,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最后一个公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自行车的无序停放却困扰着每个城市、场地管理者,至于目前存在的公共、校园自行车停放点的保管模式,停放的参差不齐,显得杂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占地面积少、能够有效整理自行车、使用方便的停车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及停车单元,设置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使得自行车立于地面并将其托起,通过停车器能够将自行车托起并在滑槽范围内水平移动,以将自行车排列布置,便于集中管理,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并提升公共、校园形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包括:圆筒;以圆筒为总支撑,设置用于固定自行车位置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分别通过一个连杆固定连接于圆筒的正面,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之间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n以圆筒为总支撑,设置用于固定自行车位置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n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分别通过一个连杆固定连接于圆筒的正面,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之间通过间距隔开,且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下端之间通过横板固连,横板上方形成一个供自行车前轮停放的前部区域,通过停放至前部区域,使自行车的左右位置固定;/n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均具有可展开的翼部,两个翼部的外侧均固连有托板,通过两个翼部的相向展开使两个托板合拢,合拢后两个托板之间形成一个供自行车后轮停放的后部区域,通过停放至后部区域,使自行车的前后位置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
以圆筒为总支撑,设置用于固定自行车位置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
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分别通过一个连杆固定连接于圆筒的正面,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之间通过间距隔开,且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下端之间通过横板固连,横板上方形成一个供自行车前轮停放的前部区域,通过停放至前部区域,使自行车的左右位置固定;
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均具有可展开的翼部,两个翼部的外侧均固连有托板,通过两个翼部的相向展开使两个托板合拢,合拢后两个托板之间形成一个供自行车后轮停放的后部区域,通过停放至后部区域,使自行车的前后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呈竖长延伸状,且圆筒通过底座立于地面,所述圆筒上、下两端的外侧分别固连有第一力臂、第二力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与底座之间可活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车器,其特征在于,所以圆筒的下端固连有折耳,折耳插入底座上端的铰接座内,且折耳与铰接座之间被枢轴贯穿以连接,所述铰接座的下端与底座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梅,张淼,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谯城区青云中心小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