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64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0)、张合臂(19)、螺杆(16)和两个撑开轮组件(11),所述驱动电机(10)与螺杆(16)一端连接;所述张合臂(19)由四段首尾铰接的支撑臂组成;所述螺杆(16)穿过所述四段支撑臂中对称的两个第一铰接点(29);所述两个撑开轮组件(11)分别安装在四段支撑臂中其余两对称的第二铰接点(30)上。通过采用该止口撑开装置,每批次窄截面轮胎的产品加工过程都可实现可视化操作,消除了窄截面轮胎加工过程中的视线盲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轮胎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城市道路的建设,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人类的生活已经与之息息相关。其汽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而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是用于车辆中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使得其防扎、防漏、甚至防爆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为了提高轮胎防扎、防漏、甚至防爆性能的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是在传统轮胎的内壁附上一层呈软固态状橡胶材料,当钉体尖锐物刺入或拔出轮胎时,高分子复合材料能迅速将钉体包围并及时把穿孔密封,达到不会漏气的效果。利用这种工艺的安全轮胎能彻底解决传统轮胎被扎漏气的安全隐患。为实现在传统轮胎上添加这层呈软固态状橡胶材料,目前采用的是一种涂覆式加工的工艺,其涂覆工艺为采用如图1所示的四工位轮胎加工机1进行加工,通过夹盘3夹住轮胎,移动十字滑台6带动喷胶嘴5移动到轮胎截面宽的中心位置,然后再下降喷胶嘴贴近轮胎内表面,最后通过PLC程序的控制进行耐刺扎胶料体的涂覆。如图2和图3所示,虽然上述喷胶工艺在对宽截面轮胎4的材料涂覆上,喷胶嘴5可以实现方便的进出轮胎腔体以及人工观察喷胶嘴5喷涂过程的动态情况;但是对窄截面轮胎7的材料涂覆加工就显得不足,尤其是当喷胶嘴5其中一个喷孔在发生堵塞时,人眼因无法观察到轮胎腔体情况而继续加工,造成涂覆生产成残次品。因此,为实现对窄截面轮胎的标准化生产,进而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的止口撑开装置,来提高加工生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窄截面轮胎的标准化生产不能有效进行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改进现有的工艺手段,实现对窄截面轮胎的可靠的自动化生产。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张合臂、螺杆和两个撑开轮组件,所述驱动电机与螺杆一端连接;所述张合臂由四段首尾铰接的支撑臂组成,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四段支撑臂中对称的两个第一铰接点;所述两个撑开轮组件分别安装在四段支撑臂中其余两对称的第二铰接点上。进一步的,驱动电机与螺杆通过一联轴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轮组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撑轴、滚动轴承和橡胶撑轮,所述撑轴安装于所述第二铰接点上,所述撑轴两端分别设一滚动轴承,所述橡胶撑轮套设在所述滚动轴承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轮组件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套设在所述撑轴上且位于所述滚动轴承外端。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螺帽和撑轴连接板,所述撑轴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撑轴连接板一端,所述撑轴连接板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铰接点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伸缩杆、桥板和紧固螺母,所述桥板一端安装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桥板另一端的伸缩杆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安装。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伸缩套筒,所述伸缩杆安装于所述伸缩套筒中。更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安装有所述伸缩套筒。更进一步的,还包括X轴移动丝杆和Y轴移动丝杆,所述X轴移动丝杆穿过所述Y轴移动丝杆一端,所述Y轴移动丝杆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采用小型电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止口撑开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快捷,可靠性高。通过该止口撑开装置,每批次窄截面轮胎的产品加工过程都可实现可视化操作,消除了窄截面轮胎加工过程中的视线盲区,减少了因喷胶嘴单边喷孔堵塞后未被发现继续生产加工形成的残次品,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防漏气安全轮胎生产机示意图;图2是宽截面轮胎喷涂工作示意图;图3是窄截面轮胎喷涂工作示意图;图4是一种止口撑开装置未撑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一种止口撑开装置撑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的A向止口撑开装置与喷胶嘴错开位置的分布示意图;图7是一种止口撑开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四工位轮胎加工机,2-伺服电机,3-夹盘,4-宽截面轮胎,5-喷胶嘴,6-十字滑台,7-窄截面轮胎,8-X轴移动丝杆,9-Y轴移动丝杆,10-驱动电机,11-撑开轮组件,12-支撑板,13-伸缩套筒,14-伸缩杆,15-桥板,16-螺杆,17-紧固螺母,18-联轴器,19-张合臂,20-螺母,21-螺帽,22-撑轴连接板,23-压盖,24-滚动轴承,25-橡胶撑轮,26-撑轴,27-止口,28-连接套筒,29-第一铰接点,30-第二铰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使得本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驱动电机10、张合臂19、螺杆16和两个撑开轮组件11,所述驱动电机10与螺杆16一端连接;所述张合臂19由四段首尾铰接的支撑臂组成,所述螺杆16穿过所述四段支撑臂中对称的两个第一铰接点29,所述两个撑开轮组件11分别安装在四段支撑臂中其余两对称的第二铰接点30上。本止口撑开装置中,驱动电机10开始工作,带动螺杆16正向转动,带动设于螺杆16两个第一铰接点靠近,也就是做轴向移动,进而带动两对称的第二铰接点上的两个撑开轮组件11做横向移动,从而撑开窄截面轮胎7的止口27;驱动电机10反转带动螺杆16反向转动,使得设于螺杆16两个第一铰接点远离,进而带动两对称的第二铰接点上的两个撑开轮组件11做横向移动,窄截面轮胎7的止口27恢复原样。整个止口撑开装置在面向轮胎径向的方向上是位于喷胶嘴5的前方错开位置,当整个止口撑开装置在其位置完成撑开动作到位后,喷胶嘴5移动到轮胎内腔截面的正中位置,属于操作人员可视范围内。一种实施方式为,螺杆16与张合臂19连接实现一个张合臂19张开或收拢的状态,位于螺杆16上端的第一铰接点29被轴向限位在螺杆16上但径向不限位,下端的第一铰接点29与所述螺杆16螺纹连接,该设置使得上端的第一铰接点不会在螺杆16沿长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变化,另一个第一铰接点则在螺杆16转动时因为螺纹配合而在螺杆16上的位置发生变化。具体的,作为螺杆与张合臂连接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及图5、图7所示,两个第一铰接点29中,螺杆16上端的第一铰接点固定在连接套筒28上,连接套筒28套设在螺杆16上,两者间隙配合,螺杆16下端的第一铰接点与螺杆16螺纹配合。这样当螺杆16转动时,螺杆16在连接套筒28内转动,下端的第一铰接点由于螺纹配合相对螺杆16进行轴向移动,带动两端的第二铰接点30上的撑开轮组件11做径向运动;上端的连接套筒28安装在螺杆16端部被限位住。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10与螺杆16通过一联轴器18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0)、张合臂(19)、螺杆(16)和两个撑开轮组件(11),所述驱动电机(10)与螺杆(16)一端连接;/n所述张合臂(19)由四段首尾铰接的支撑臂组成,所述螺杆(16)穿过所述四段支撑臂中对称的两个第一铰接点(29);/n所述两个撑开轮组件(11)分别安装在四段支撑臂中其余两对称的第二铰接点(3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0)、张合臂(19)、螺杆(16)和两个撑开轮组件(11),所述驱动电机(10)与螺杆(16)一端连接;
所述张合臂(19)由四段首尾铰接的支撑臂组成,所述螺杆(16)穿过所述四段支撑臂中对称的两个第一铰接点(29);
所述两个撑开轮组件(11)分别安装在四段支撑臂中其余两对称的第二铰接点(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0)与螺杆(16)通过一联轴器(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轮组件(1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撑轴(26)、滚动轴承(24)和橡胶撑轮(25),所述撑轴(26)安装于所述第二铰接点上,所述撑轴(26)两端分别设一滚动轴承(24),所述橡胶撑轮(25)套设在所述滚动轴承(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轮组件(11)还包括压盖(23),所述压盖(23)套设在所述撑轴(26)上且位于所述滚动轴承(24)外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耐刺扎轮胎生产的止口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旭徐九胜
申请(专利权)人:振华高科环保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