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洪萍专利>正文

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51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计算机主机散热效果差,散热组件装配不便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计算机机箱壳体、对流散热器和进气管,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内部设置为容置腔,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两侧的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散热器,两个对流散热器均通过进气管连接风机,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顶部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对流孔,通过在计算机机箱壳体内壁上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对流散热器,同时鼓入空气并将外部气流吹入容置腔中形成空气对流,对容置腔散热后,从顶部对流孔排出,对流散热器组装便捷且长度可伸缩调节,适用于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是涉及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可分为台式机和笔记本两大类,计算机中都会设置有散热器,用于对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热量的散发,有效的保护计算机内部的硬件,但是由于计算机散热器都是设置于计算机内部,导致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其组装及拆卸很麻烦。尤其是传统的主机箱在对主机内部进行散热时,计算机散热器通常安装在固定位置,计算机散热器无法灵活装配,并且,对于计算机散热器的尺寸也无法调节,需要将散热器安装在设有进风口的位置,小型的散热器往往会导致热空气在机箱内循环流动无法有效排出,且无法使机箱内形成对流进行有效散热。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计算机机箱壳体、对流散热器和进气管,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内部设置为容置腔,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两侧的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散热器,两个对流散热器均通过进气管连接风机,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顶部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对流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壳体底侧,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壳体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上方还设有防尘网,防尘网边沿连接有磁吸贴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流散热器包括固定板、散热板、散热管、散热翅片以及伸缩帘布,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在伸缩帘布的两端,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若干散热板,所述散热管连接在散热板之间,散热板侧面连接有散热翅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板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设置为散热腔,所述散热板侧面设有若干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腔相连通,散热板的散热腔通过散热管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管为长度伸缩调节的波纹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板固定在伸缩帘布一侧,散热板的散热腔与进气管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粘胶层、螺钉孔以及位于螺钉孔内的螺钉和/或镶嵌在固定板上的磁吸扣。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通过在计算机机箱壳体内壁上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对流散热器,同时鼓入空气并将外部气流吹入容置腔中形成空气对流,对容置腔散热后,从顶部对流孔排出,对流散热器组装便捷且长度可伸缩调节,适用于计算机主机的散热使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流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流散热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板及其上防尘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计算机机箱壳体、2-容置腔、3-对流散热器、4-固定板、5-粘胶层、6-螺钉孔、7-螺钉、8-磁吸扣、9-散热板、10-散热腔、11-散热孔、12-散热管、13-散热翅片、14-伸缩帘布、15-进气管、16-风机、17-盖板、18-对流孔、19-防尘网、20-磁吸贴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计算机机箱壳体1、对流散热器3和进气管15,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部设置为容置腔2,容置腔2内部用于计算机组件的装配,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两侧的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散热器3,两个对流散热器3均通过进气管15连接风机16,风机16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壳体1底侧,用于将外部空气泵送到两个对流散热器3,并通过两个对流散热器3吹入容置腔2内,在容置腔2内形成空气对流,利于对容置腔2内部进行散热。参见图4所示,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顶部连接有盖板17,为了便于盖板17的组装及拆卸,所述盖板17通过螺钉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壳体1上,盖板17顶部设有若干对流孔18,对流孔18用于将容置腔2内形成对流的空气排出,容置腔2内的热空气从顶部的若干对流孔18排出。所述盖板17上方还设有防尘网19,防尘网19边沿连接有磁吸贴片20,通过磁吸贴片20即可将防尘网19覆盖在对流孔18上方的盖板17上,起到很好的防尘效果且不影响对流孔18的散热,操作方便快捷。参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对流散热器3包括固定板4、散热板9、散热管12、散热翅片13以及伸缩帘布14,其中,所述固定板4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在伸缩帘布14的两端,两个所述固定板4之间设有若干散热板9,散热板9内部为中空结构并设置为散热腔10,所述散热板9侧面设有若干散热孔11,散热孔11与散热腔10相连通,所述散热管12连接在散热板9之间,散热板9的散热腔10通过散热管12相连通,所述散热管12为波纹管,长度可伸缩调节;所述散热板9侧面连接有散热翅片13,散热翅片13用于热量传导,提高对流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板9固定在伸缩帘布14一侧,伸缩帘布14为具有弹性的布料,所述散热板9的散热腔10与进气管15相连通;当需要采用对流散热器3进行散热时,空气沿进气管15进入其中一个散热板9的散热腔10内后,将会沿散热板9之间的散热管12进入每个散热板9的散热腔10内,并沿散热孔11吹出,空气对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部的容置腔2降温,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部的两组对流散热器3吹出的空气形成对流,对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器件降温后,热空气从顶部的对流孔18排出。为了便于将对流散热器3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壁上,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对流散热器3的固定板4上设有粘胶层5,粘胶层5表面覆盖有离型纸,在将对流散热器3装配时,撕开粘胶层5的离型纸,通过粘胶层5将固定板4粘接在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壁上,并使得对流散热器3的伸缩帘布14紧贴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壁设置即可,实现对对流散热器3的快速装配。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计算机机箱壳体1、对流散热器3和进气管1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对流散热器3的固定板4上设有螺钉孔5,螺钉孔5内穿设有螺钉7,固定板4通过螺钉7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壁上,在将对流散热器3固定后,对流散热器3的伸缩帘布14紧贴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壁设置即可,实现对对流散热器3的快速装配。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计算机机箱壳体1、对流散热器3和进气管1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对流散热器3的固定板4上设有磁吸扣8,磁吸扣8镶嵌在固定板4上,在对对流散热器3装配时,通过磁吸扣8将固定板4吸附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壁上,并将对流散热器3固定后,使对流散热器3的伸缩帘布14紧贴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计算机机箱壳体(1)、对流散热器(3)和进气管(15),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部设置为容置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两侧的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散热器(3),两个对流散热器(3)均通过进气管(15)连接风机(16),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顶部连接有盖板(17),盖板(17)上设有若干对流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计算机机箱壳体(1)、对流散热器(3)和进气管(15),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内部设置为容置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两侧的内壁上安装有对流散热器(3),两个对流散热器(3)均通过进气管(15)连接风机(16),所述计算机机箱壳体(1)顶部连接有盖板(17),盖板(17)上设有若干对流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6)安装在计算机机箱壳体(1)底侧,盖板(17)通过螺钉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壳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7)上方还设有防尘网(19),防尘网(19)边沿连接有磁吸贴片(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散热器(3)包括固定板(4)、散热板(9)、散热管(12)、散热翅片(13)以及伸缩帘布(14),固定板(4)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在伸缩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洪萍王茹香李皓诺
申请(专利权)人:武洪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