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44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背板,其具有L型的弯折部,弯折部包括底板和侧板;显示面板,设置在侧板远离底板的一侧,且显示面板在底板的上表面的正投影与侧板在底板的上表面的正投影部分重合;胶层,将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与侧板的上表面直接粘接,且胶层还接触显示面板的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显示装置,通过胶层直接将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与背板的侧板上表面粘接,且对显示面板的侧面周边进行包边,不仅可以节省出双面胶的宽度,并可进一步省去外围设置的中框,从而有利于显示装置的极致无边框外观效果,进而使显示装置的显示区接近全面屏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大多数的液晶电视结构都带有前框,也就是由背光源、液晶面板和前框组装在一起。但是,最近两年随着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不光对于液晶电视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出现了无前框电视,甚至是无边框(Borderless)电视。其中,无前框显示装置的结构可参考图1,通过泡棉双面胶700将显示面板200粘在中框600的延伸部610上从而省去了传统的前框。但是,这种无前框设计的显示区A到显示装置边缘的距离d1通常大于6mm,其中,泡棉双面胶700的宽度至少需要3mm左右的宽度去保证显示面板300的粘接强度,从而不能满足全面屏非显示区宽度小于1mm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为了实现显示装置的极致无边框化外观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结构设计,其中,通过光学透明树脂(OCR)胶水将显示面板直接与背板的弯折部上表面粘接,并胶层对显示面板的侧面周边进行包边,可以省去外侧的中框,不仅能实现显示区到显示装置边缘的距离小于1mm,且还能解决现有无前框设计中泡棉双面胶粘接不牢,或者胶水容易流入显示区造成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具有L型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底板和侧板;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侧板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正投影部分重合;胶层,所述胶层将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侧板的上表面直接粘接,且所述胶层还接触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胶层直接将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与背板的侧板上表面粘接,且对显示面板的侧面周边进行包边,不仅可以节省出双面胶的宽度,并可进一步省去外围设置的中框,从而有利于显示装置的极致无边框外观效果,进而使显示装置的显示区接近全面屏设计。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胶层的截面为L型且包括侧面胶层和底面胶层,并且,所述侧面胶层的上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的高度差在±0.5mm之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底面胶层的宽度不大于所述侧板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且所述凸起靠近所述侧板的内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被所述侧板环绕设置,且所述中框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侧板的上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中框的上表面高出所述侧板的上表面0.2~1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胶层由不透明的光学透明树脂固化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侧面胶层的上表面具有圆弧,且所述圆弧靠近所述侧面胶层的外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在背板的弯折部的侧板的外表面固定治具,且所述治具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侧板的上表面;将显示面板放置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治具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在所述治具、所述侧板和所述显示面板限定出的腔体内填充光学透明树脂;对所述光学透明树脂进行固化处理,并去除所述治具,以获得所述显示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向显示面板下表面、背板侧板上表面与治具侧表面形成的腔体内填充液体胶水并固化后,可以牢固地将显示面板与侧板粘牢,不仅可以解决现有无前框设计中泡棉双面胶粘接不牢的问题,还能制作出极致无边框化的显示装置。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放置所述显示面板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放置中框,且所述中框接触所述侧板的内表面,并且,所述中框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侧板的上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治具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5~1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治具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具有圆弧部,且所述圆弧部的上表面向所述显示面板弯折,并且,所述圆弧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比所述圆弧部靠近所述侧板的一端更靠近所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方面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进行解释,其中:图1是现有的无前框设计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作显示装置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中填胶步骤后的产品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中一端为圆弧的治具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背板111侧板112底板101凸起200显示面板300胶层400光学膜500导光板600中框610延伸部700泡棉双面胶800治具801圆弧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
人员会理解,下面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实施例中没有明确描述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领域内的常用的技术或条件或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2,显示装置包括背板100、显示面板200和胶层300;其中,背板100具有L型的弯折部,且弯折部包括侧板111和底板112,其中,侧板111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且侧板111的上表面为远离底板112的表面,底板112的上表面为靠近侧板111的表面;显示面板200设置在侧板111远离底板112的一侧,且显示面板200在底板112上的正投影与侧板111在底板112上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其中,显示面板200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上表面”为远离底板112的表面;而胶层300将显示面板200的下表面与侧板111的上表面直接粘接,即胶层300将显示面板200靠近底板112的表面与侧板111远离底板112的表面直接粘接。如此,可以实现显示区A到显示装置边缘的距离小于2mm,且还能解决现有无前框设计中泡棉双面胶粘接不牢,或者胶水容易流入显示区造成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图2是沿着图3中线DD’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胶层300可以接触显示面板200靠近底板112的表面以及显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板,所述背板具有L型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底板和侧板;/n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侧板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正投影部分重合;/n胶层,所述胶层将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侧板的上表面直接粘接,且所述胶层还接触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具有L型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底板和侧板;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且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侧板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正投影部分重合;
胶层,所述胶层将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侧板的上表面直接粘接,且所述胶层还接触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的截面为L型且包括侧面胶层和底面胶层,并且,所述侧面胶层的上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的高度差在±0.5mm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胶层的宽度不大于所述侧板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被所述侧板环绕设置,且所述中框接触所述侧板的内表面,并且,所述中框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侧板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的上表面高出所述侧板的上表面0.2~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由不透明的光学透明树脂固化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杰孙志华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