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28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包括固定柱,固定柱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两端均贯穿固定柱,第一转杆位于两个固定柱之间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筒,第一转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防滑垫带动零部件在两个固定柱之间移动,通过设置传动结构,第三转杆能够带动毛刷对零部件上粘附的丸粒进行一次清理,第二转杆能够带动毛刷对零部件上粘附的丸粒进行二次清理,能够将零部件上粘附残存的丸粒清除,从而避免零部件在传输的过程中刮伤传输带,避免残存的丸粒进入成品区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
技术介绍
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能够同时对零部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零部件在抛丸机内完成后,从出口输出后经传送带传输至成品区域。现有技术中零部件从出口输出后,其表面会粘附残存的丸粒,不仅容易刮伤传输带,而且残存的丸粒传输进成品区域,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零部件表面粘附残存的丸粒,不仅容易刮伤传输带,而且残存的丸粒传输进成品区域,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柱的外部,所述第一转杆位于两个固定柱之间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筒,所述第一转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结构。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与固定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均通过轴承与两个固定柱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柱,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三转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均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毛刷,所述毛刷均位于两个固定柱之间。优选的,所述滚筒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垫的外侧壁与毛刷相抵触。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和第一转杆,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转动,通过设置滚筒,能够通过防滑垫带动零部件在两个固定柱之间移动,通过设置传动结构,使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转动,第三转杆能够带动毛刷对零部件上粘附的丸粒进行一次清理,第二转杆能够带动毛刷对零部件上粘附的丸粒进行二次清理,通过两次的清理,能够将零部件上粘附残存的丸粒清除,从而避免零部件在传输的过程中刮伤传输带,避免残存的丸粒进入成品区影响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滑垫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固定柱;2、支撑杆;3、第一转杆;31、电机架;32、驱动电机;33、滚筒;34、防滑垫;35、防滑纹;4、第二转杆;41、毛刷;42、轴承;5、第三转杆;6、传动结构;61、第一传动齿轮;62、第二传动齿轮;63、第三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包括固定柱1,固定柱1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柱1安装在抛丸机出口处的两侧,两个固定柱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3,第一转杆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柱1的外部,第一转杆3位于两个固定柱1之间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筒33,第一转杆3转动时带动滚筒33转动,第一转杆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2,第一转杆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第一转杆3远离驱动电机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结构6。固定柱1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与地面抵触,用于辅助支撑两个固定柱1,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毛刷41,毛刷41均位于两个固定柱1之间,毛刷41能够在零部件经滚筒33带动时,都能够清理零部件上粘附残存的丸粒,滚筒33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防滑垫34,滚筒33转动时通过防滑垫34带动零部件在两个固定柱1之间移动,防滑垫34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纹35,防滑垫34的外侧壁与毛刷41相抵触,毛刷41能够刮出防滑垫34上粘附的丸粒,传动结构6包括第一传动齿轮61、第二传动齿轮62和第三传动齿轮63,第一传动齿轮6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杆3远离驱动电机32的一端,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远离驱动电机32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柱1,第二传动齿轮62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4远离驱动电机32的一端,第三传动齿轮63固定连接在第三转杆5远离驱动电机32的一端,第二传动齿轮62和第三传动齿轮63均与第一传动齿轮61啮合连接,驱动电机32带动第一转杆3转动时,第一传动齿轮61转动并带动第二传动齿轮62和第三传动齿轮63转动,从而使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分别带动毛刷41在第一转杆3的两侧转动,驱动电机32设置有电机架31,电机架31与固定柱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转杆3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2启动时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一转杆3转动,第一转杆3、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轴承42,第一转杆3、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均通过轴承42与两个固定柱1转动连接。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将本技术通过两个固定柱1安装在抛丸机的出口处和传送带之间,使第二转杆4位于第三转杆5远离抛丸机出口的一侧,连接外部电源,启动驱动电机32,驱动电机32通过电机架31固定连接在固定柱1上,驱动电机32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一转杆3转动,第一转杆3带动滚筒33转动,滚筒33带动防滑垫34转动,防滑垫34上的防滑纹35有助于防滑垫34转动时带动零部件移动,使滚筒33通过防滑垫34沿零部件的底部滑动,从而使零部件在两个固定柱1之间移动,第一转杆3转动带动第一转动齿轮转动,由于第二传动齿轮62和第三传动齿轮63分别位于第一传动齿轮61的两侧并都与其啮合连接,从而使第三传动齿轮63带动第三转杆5转动,第三转杆5带动毛刷41在零部件的外表面滑动,可以对零部件上粘附的丸粒进行第一次清理,第二传动齿轮62带动第二转杆4转动,从而使第二转杆4带动毛刷41紧贴零部件的外表面滑动,可以对零部件上粘附的丸粒进行第二次清理,经过毛刷41的两次清理,可以将零部件上粘附的丸粒进行清除,从而避免零部件上粘附丸粒刮伤传输带,避免零部件上粘附丸粒进入成品区域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1),所述固定柱(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3),所述第一转杆(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柱(1)的外部,所述第一转杆(3)位于两个固定柱(1)之间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筒(33),所述第一转杆(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2),所述第一转杆(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所述第一转杆(3)远离驱动电机(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结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1),所述固定柱(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3),所述第一转杆(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固定柱(1)的外部,所述第一转杆(3)位于两个固定柱(1)之间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滚筒(33),所述第一转杆(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2),所述第一转杆(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所述第一转杆(3)远离驱动电机(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2)设置有电机架(31),所述电机架(31)与固定柱(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3)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3)、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两端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轴承(42),所述第一转杆(3)、第二转杆(4)和第三转杆(5)均通过轴承(42)与两个固定柱(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零部件的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6)包括第一传动齿轮(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杨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诚源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