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24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降尘污染和污染监测技术领域。一种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包括喷淋组件和喷淋液收集组件;喷淋组件包括喷淋支架、喷淋头、供水管和供水单元,喷淋头设置在喷淋支架的上部,并与植被株冠对应设置;供水管与喷淋头连通;供水单元用于提供动力,并通过供水管向喷淋头供水;喷淋液收集组件包括收集器和取样瓶,收集器包绕设置在植被根部;取样瓶与收集器连接,并对收集的喷淋液取样。还公开了一种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方法。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实现的植被株冠的不同区域的污染物的采集分类,准确的分析植被叶面上的污染组分、污染特征以及污染范围,为防止公路运输引发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降尘污染和污染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省级公路网愈发密集,为了美化公路两侧风景,种植大量绿色植物,不仅有乔木、灌木,同时两侧分布着大量的农田和水网。路面灰尘中,含有公路运输过程中路面抛洒物、降落于地面的汽车尾气颗粒、泄露的燃油以及轮胎磨损物等,使得路面灰尘中污染组分复杂。在汽车行驶和风的作用下汽车排出的微颗粒、轮胎磨损的微颗粒以及空气中悬浮的颗粒,大量的附着在公路两侧的植被叶面上。在降雨的淋洗下附着在植被叶面上的污染质随着雨水降落至地面,从而进入土壤,并污染土壤,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质进入地下水,从而污染地下水。如何能够准确的分析植被叶面上的污染组分、污染特征以及污染范围,为防止公路运输引发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及方法,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实现的植被株冠的不同区域的污染物的采集分类,准确的分析植被叶面上的污染组分、污染特征以及污染范围,为防止公路运输引发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包括喷淋组件和喷淋液收集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支架;喷淋头,其设置在所述喷淋支架的上部,并与植被株冠对应设置;供水管,其与所述喷淋头连通;以及供水单元,其用于提供动力,并通过供水管向喷淋头供水;所述喷淋液收集组件包括:收集器,其包绕设置在植被根部;以及取样瓶,其与所述收集器连接,并对收集的喷淋液取样。根据本专利技术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优选地,所述喷淋支架包括:支座,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固定立柱,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伸缩立杆,其与所述固定立柱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立柱和伸缩立杆之间设置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立柱和所述伸缩立杆的位置;以及水平杆,其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的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喷淋杆,所述喷淋杆与所述水平杆连接固定,所述喷淋头装配在所述喷淋杆上,所述喷淋杆的下端连接供水管。根据本专利技术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优选地,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喷淋杆通过快接接头连接,所述水平杆与所述伸缩立杆之间设置有斜撑杆,远离植被的所述水平杆端部设置有配重块。根据本专利技术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优选地,所述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箱;水泵,供水箱、水泵和供水管依次连通连接;动力源,用于提供动力;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的启停动作和流量大小。根据本专利技术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优选地,所述收集器包括:集液罩壳,所述集液罩壳呈倒锥形;集液支架,其设置在所述集液罩壳底部,并支撑在地面上;分隔板,其设置在所述集液罩壳上部,所述分隔板将所述集液罩壳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集液腔;以及液流管,在各所述集液腔的低位端连通设置有液流管,且所述液流管的下部延伸入对应的取样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优选地,所述集液腔呈阶梯环状分布、或所述集液腔呈矩阵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优选地,所述集液罩壳的中部与植被根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环。一种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方法,利用上述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进行取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采集植被参数,并确定喷淋组件和喷淋液收集组件的尺寸和安装位置;设备装配与调试:对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的各组件进行装配、固定,并进行设备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和性能调试;采样:启动喷淋组件,对植被株冠进行喷淋,同时位于下部的喷淋液收集组件进行喷淋液的收集和取样;送检,并进行组分分析。在采样步骤中,对收集器进行区域分级取样,且每一级的取样瓶数量为3-15个;在喷淋过程中观察各个取样瓶的容量,当一个取样瓶灌装完成后,更换新的取样瓶,直至采样结束;喷淋前,需要对集液罩壳和采样瓶进行清洗;喷淋后,也需要对集液罩壳进行清洗,并对清洗过程中的溶液进行取样,直至清洗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实现的植被株冠的不同区域的污染物的采集分类,准确的分析植被叶面上的污染组分、污染特征以及污染范围,为防止公路运输引发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本申请通过对喷淋组件的设计,方便安装和调试,能够针对不同高度的植被进行高度调节,同时能够针对不同大小的株冠进行喷淋范围的调整,从而保障收集的喷淋液能够直观反映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和污染物,为参数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本申请的喷淋液收集组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污染物进行分区域收集,从而能够更为精确的对株冠各个位置的污染情况进行精细化分析,既能够做到整体污染程度的评价,也能够进行空间范围中不同点位的污染程度的评价分析。本申请整体采用多组件拼装结构,方便进行运输和组装,通过喷淋支架的伸缩调整结构和水平杆的结构设计,可以适应植被的高度变化,并通过加装喷淋头可以保障喷淋的范围的大小,适应范围广。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还通过设置配重,能够避免喷淋过程中喷淋支架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避免受到风力的作用发生摆动;喷淋支架通过锚索打入地下,同时可以用锚绳进行侧向拉撑,增加了其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还通过控制器实现对供水的压力和流量进行调控,保障在喷淋过程中压力稳定可控,提高喷淋效果。本申请收集器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和可靠性,采用锥形设计,更便于进行喷淋液的收集,也更便于区域化的分级采集,为后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本申请集液支架能够进行高度调整,从而可以使得集液罩壳具有伸缩扩张的效果,使得其收集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101为支座、102为固定立柱、103为伸缩立杆、104为水平杆、105为锁紧部、106为配重块;201为供水管、202为喷淋头、203为供水箱、204为水泵、205为动力源、206为压力表、207为流量计、208为数据线、209为启动按钮、210为停止按钮、211为电源指示器、212为喷淋杆、213为流量显示表;301为集液罩壳、302为集液支架、303为分隔板、304为液流管、305为取样瓶、306为密封环;500为植被;601为锚栓。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组件和喷淋液收集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n喷淋支架;/n喷淋头,其设置在所述喷淋支架的上部,并与植被株冠对应设置;/n供水管,其与所述喷淋头连通;以及/n供水单元,其用于提供动力,并通过供水管向喷淋头供水;/n所述喷淋液收集组件包括:/n收集器,其包绕设置在植被根部;以及/n取样瓶,其与所述收集器连接,并对收集的喷淋液取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组件和喷淋液收集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
喷淋支架;
喷淋头,其设置在所述喷淋支架的上部,并与植被株冠对应设置;
供水管,其与所述喷淋头连通;以及
供水单元,其用于提供动力,并通过供水管向喷淋头供水;
所述喷淋液收集组件包括:
收集器,其包绕设置在植被根部;以及
取样瓶,其与所述收集器连接,并对收集的喷淋液取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支架包括:
支座,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
固定立柱,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座上;
伸缩立杆,其与所述固定立柱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立柱和伸缩立杆之间设置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立柱和所述伸缩立杆的位置;以及
水平杆,其设置在所述伸缩立杆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杆,所述喷淋杆与所述水平杆连接固定,所述喷淋头装配在所述喷淋杆上,所述喷淋杆的下端连接供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压力控制阀,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喷淋杆通过快接接头连接,所述水平杆与所述伸缩立杆之间设置有斜撑杆,远离植被的所述水平杆端部设置有配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公路两侧植被叶面污染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单元包括:
供水箱;
水泵,供水箱、水泵和供水管依次连通连接;
动力源,用于提供动力;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的启停动作和流量大小。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乐赵贵章李舒吴凯刘姝芳张丹苏晓慧郭欣伟杜凯李昭悦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