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回热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909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回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双回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经济器、检测系统、控制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双回热制冷系统还包括补气回路、第一回热器;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感温包、第二感温包、第三感温包、第四感温包、第五感温包和第六感温包。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流入到蒸发器中的冷媒冷量足够,且在蒸发器中的冷媒始终为两相的高效冷媒,解决了蒸发器中存在无效的过热区面积,从而保证了使制冷系统的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回热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回热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制冷效率与蒸发温度密切相关,蒸发温度越高,则蒸发侧的制冷效率越高,但是蒸发温度升高后又使得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减小,由于蒸发器的传热面积是一定的,这便会导致蒸发器的制冷效率降低;而目前制冷系统中保证制冷效率的方法是控制蒸发器出口位置的气相冷媒的过热度,当冷媒的过热度增加时,通过膨胀阀来增加制冷剂的流量和蒸发温度,来使过热度减小,使蒸发器的过热区的面积减小,从而使蒸发器中两相制冷剂的换热面积增大,进而使蒸发器的制冷量增加、制冷效率得到提高,但为保证压缩机的可靠运行,蒸发器出口位置的气体制冷剂必须具有一定的过热度来防止压缩机受到液击,因此现有的方法则必然使得蒸发器存在一定的过热区,使两相制冷剂的换热面积减小,无法使蒸发器的制冷效率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回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由于蒸发器中不得不存在过热区面积,从而使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回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到蒸发器之间的经济器,检测所述蒸发器和经济器中的冷媒状态的检测系统,连接所述检测系统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调节进入到蒸发器中冷媒流量的第一膨胀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调节从所述经济器到压缩机的冷媒流量的第二膨胀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回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到蒸发器之间的经济器,检测所述蒸发器和经济器中的冷媒状态的检测系统,连接所述检测系统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调节进入到蒸发器中冷媒流量的第一膨胀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调节从所述经济器到压缩机的冷媒流量的第二膨胀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回热制冷系统还包括从所述经济器流出并经所述第二膨胀阀节流后通过经济器流回到压缩机的补气回路、位于从所述冷凝器到经济器之间的第一回热器,所述补气回路经所述第一回热器回到所述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回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设于所述补气回路上的经济器流入侧的第一感温包、设于从所述经济器到第一回热器之间的补气回路上的第二感温包和设于从所述第一回热器到压缩机之间的补气回路上的第三感温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回热制冷系统还包括设于从所述经济器到蒸发器流路上的第二回热器,所述蒸发器到压缩机之间的冷媒流路流经所述第二回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回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设于从所述第二回热器到压缩机流路上的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奎代咪咪丁博文林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