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冲头系统及热锻冲床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97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冲头系统,包括冲头、模套和厚度可调节的垫片组件,所述模套中心设有固定孔,所述冲头的一端通过压紧配合的方式设于所述模套的固定孔中;所述垫片组件与固定孔的相互匹配,所述垫片组件紧配合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垫片组件的一侧与冲头紧贴,另一侧与模套上表面S1平齐,且所述垫片组件与冲头的总长度始终与冲头系统的长度h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热锻冲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冲头系统可以使用的时间、次数明显增多,可以明显减小更换冲头系统所带来的生产成本,也减少了资源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锻冲床适用的螺栓长度更长,扩大了热锻冲床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冲头系统及热锻冲床
本技术属于螺栓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头系统及热锻冲床。
技术介绍
螺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零件,在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和建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螺栓是机械工业基础件,需求量极大。螺栓大头部通常需要加工出内孔,如内六角内孔。在加工螺栓大头部内孔时,常采用的设备为热锻冲床,热锻冲床的关键部位包括固定于机座上的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在上模组件中装设冲头,将螺栓设于下模组件中,利用冲头的冲力可以在螺栓大头部冲出内孔。冲头中起关键作用的部位为直接冲击螺栓的高硬高强钨钢,其价格昂贵。利用冲头多次冲孔后,钨钢损耗严重,一般需更换冲头,更换下来的冲头也无法继续使用,这会造成极大资源浪费,也会增加更换冲头所带来的生成成本。并且,由于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之间的距离固定,可以放入下模组件中的螺栓长度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热锻冲床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冲头系统,以及包括上述冲头系统的热锻冲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冲头系统,包括冲头、模套和厚度可调节的垫片组件,所述模套中心设有固定孔,所述冲头的一端通过压紧配合(可拆卸式压紧配合)的方式设于所述模套的固定孔中;所述垫片组件与固定孔的相互匹配,所述垫片组件紧配合于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垫片组件的一侧与冲头紧贴,另一侧与模套上表面S1平齐,且所述垫片组件与冲头的总长度始终与冲头系统的长度h相等。上述冲头系统中,优选的,所述垫片组件包括多块厚度不等的垫片单元。上述垫片单元优选采用具有高强、高硬性质的垫片单元。通过多块厚度不等的垫片单元可以实现垫片组件的厚度可调节,以便于与冲头相配合。上述冲头系统中,优选的,所述垫片组件的厚度小于模套长度的2/3。冲头插入固定孔中的长度不宜太短,否则冲头与模套之间的配合紧度会下降。基于此,垫片组件的长度不用过长,控制垫片组件与冲头总长度始终与冲头系统的长度h相等即可。上述冲头系统中,优选的,所述冲头远离模套的一端设有倒角,所述冲头远离模套的一端的形状与螺栓大头部内孔相匹配。上述冲头系统中,螺栓内孔的形状不限,如内六边形孔、梅花孔均可,根据内孔形状的需要,可以配合采用不同形状的冲头系统。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热锻冲床,包括冲床滑块与冲床座,所述冲床滑块上设有上模组件,所述冲床座上对应设有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与冲床滑块固接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中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中可滑动设有抽板,所述抽板下固设有冲头组件;所述上模板上开设有第一螺栓避让槽,所述第一螺栓避让槽位于下模组件中心的上方。所述冲头组件包括冲头座、冲头系统与锁紧圈,所述冲头座固设于所述抽板下方,所述冲头系统通过锁紧圈固设于冲头座下方,所述冲头系统为上述的冲头系统。上述热锻冲床中,优选的,所述抽板上开设有第二螺栓避让槽,所述第二螺栓避让槽的中心与冲头系统中心连线位于所述抽板的滑动方向上。在抽板上开设第二螺栓避让槽,可以大大减小抽板需要滑动的行程。如果不在抽板上开设第二螺栓避让槽,在装拆螺栓时,需要将抽板滑到未端,使第一螺栓避让槽的下方没有抽板阻挡才可以实现加长螺栓的装拆,此时抽板需要滑动的行程会很长,操作不便利。在抽板上开设第二螺栓避让槽,装拆螺栓时,只需要第一螺栓避让槽与第二螺栓避让槽的重合,即可实现加长螺栓的装拆,可以减少抽板需要滑动的行程。上述热锻冲床中,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避让槽的位置靠近操作台,所述冲头系统的位置远离操作台(操作台即操作工人站立的位置)。第二螺栓避让槽的位置靠近操作台便于操作工装拆螺栓,提高操作便利性。本技术能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及的技术问题的原理简述如下:由于冲头系统一般装设于固定大型冲床中,冲头系统的长度一般是固定值。冲头系统最先损坏的地方是一般是冲头的前端(远离模套的一端,冲头与螺栓接触的一端),一般来说,冲头前端损坏无法使用时,模套保存完好,冲头的其他部位也保存完好。基于上述思想,本技术中引入垫片组件,将损坏的冲头前端截掉,将位于模套固定孔中的冲头向下推,并控制冲头系统的长度不变,再利用垫片系统填满模套上表面的固定孔,加工出冲头前端所需要的形状,即可实现冲头的重复使用。比如,原始冲头系统的长度为h,原始冲头的长度也为h,冲头损坏后,截掉冲头前端长度为k,此时再采用厚度为k的垫片组件填充于固定孔中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的冲头系统,位于模套固定孔中的冲头都是可以推出使用的,此时只需要用垫片组件填充即可。相比于常规冲头系统,本技术中的冲头系统可以使用的时间、次数明显增多,可以明显减小更换冲头系统所带来的生产成本,也减少了资源浪费。2、本技术的热锻冲床在上模板上开设有第一螺栓避让槽,上模板中设有滑道,滑道中设有抽板,通过抽板的滑动可以空出第一螺栓避让槽下方的位置,在装拆加长螺栓时,可以利用第一螺栓避让槽与下模组件之间距离实现加长螺栓的装拆,扩大了热锻冲床适用的螺栓长度,扩大了热锻冲床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原始冲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冲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未放置垫片组件)。图4为实施例中冲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放置垫片组件)。图5为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冲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热锻冲床的断面图,图中仅示出模具组件,剖切面位于下模组件的竖向中心平面(操作工面对的平面),且剖切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上下对齐(加工螺栓的状态)。图7为实施例中热锻冲床的截面图,图中仅示出模具组件,剖切面位于下模组件的竖向中心平面(操作工面对的平面),且剖切时上模组件被推开(拆装螺栓的状态)。图8为实施例中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中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上模板;2、滑道;3、抽板;4、第一螺栓避让槽;5、第二螺栓避让槽;6、冲头座;7、锁紧圈;8、推拉环;9、顶杆;10、下模板;11、模座;12、模芯固定座;13、模芯;14、合金;15、模套圈;16、模片;100、冲头;101、模套;102、垫片组件;103、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冲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100)、模套(101)和厚度可调节的垫片组件(102),所述模套(101)中心设有固定孔(103),所述冲头(100)的一端通过压紧配合的方式设于所述模套(101)的固定孔(103)中;所述垫片组件(102)与固定孔(103)的相互匹配,所述垫片组件(102)紧配合于所述固定孔(103)中,所述垫片组件(102)的一侧与冲头(100)紧贴,另一侧与模套(101)上表面S1平齐,且所述垫片组件(102)与冲头(100)的总长度始终与冲头系统的长度h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螺栓大头部内孔成型的冲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100)、模套(101)和厚度可调节的垫片组件(102),所述模套(101)中心设有固定孔(103),所述冲头(100)的一端通过压紧配合的方式设于所述模套(101)的固定孔(103)中;所述垫片组件(102)与固定孔(103)的相互匹配,所述垫片组件(102)紧配合于所述固定孔(103)中,所述垫片组件(102)的一侧与冲头(100)紧贴,另一侧与模套(101)上表面S1平齐,且所述垫片组件(102)与冲头(100)的总长度始终与冲头系统的长度h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组件(102)包括多块厚度不等的垫片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组件(102)的厚度小于模套(101)长度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100)远离模套(101)的一端设有倒角,所述冲头(100)远离模套(101)的一端的形状与螺栓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铂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