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920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分流阀组、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差动合流阀组、快速电液换向阀组以及回油阀组,进油分流阀组、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的阀体内均设置有进油通道、中位卸荷通道和公共回油通道,电液换向阀组的回油通道均与公共回油道并联相通,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的进油通道与进油分流阀组的出油通道并联相通,主油路给进油分流阀组的进油通道供油。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通常采用的电磁电液阀组加集成块的差动合流结构形式所带来的体积大,集成块设计复杂,成本高,管路连接多,维护不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
技术介绍
液压差动合流技术主要用于单级定量液压泵系统中活塞式液压油缸无杆腔运动速度的转换,满足其中低压时增大流量供给,实现单级或多级液压缸无杆腔的快速运动;在高压工况时为单泵额定流量供给,满足高负荷下单级或多级液压缸无杆腔的常速进给运动。其优点:一是在定量泵系统中简化了配置,勿需采用多联泵来实现合流功能;二是勿需采用价格高昂的变量液压泵来实现大小流量的转换,特别是在中大流量系统中显著降低了采购成本,使系统结构更趋合理。液压差动合流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压缩式垃圾站、压缩式垃圾车、液压打包机、中小型液压机、钻探机械及需要在中低压环节实现快速进给功能的各类液压机械设备中。现有的液压差动合流的电液控制系统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电控:采用多台电磁阀(流量≤80L/min)或多台电液阀组(流量>80L/min)加特殊设计的集成块构成差动合流功能。(2)手动:采用多台手动换向阀加集成块或多台手动换向阀通过复杂管路连接构成差动合流功能。上述两种控制方式各自存在控制问题如下:(1)现有的采用电磁阀或电液阀加特殊设计集成块形式,其结构复杂、制造安装成本高,且电磁阀或电液阀的油路控制独立在外,其结构体积大,集成块设计及加工周期较长;同时,因油液清洁度和电磁阀电流过载频率高容易造成系统故障,维护困难。(2)采用多台手动换向阀加集成块或多台手动换向阀通过管路连接构成差动合流功能,结构体积大,管路连接复杂,与其它操控功能整合困难,难以满足批量化生产要求。多路阀是具有多个控制端的组合阀,其输出端与执行元件的油腔连通,执行元件通常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通过多路阀进行进油和卸油控制,从而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在环卫机械等设备的应用环境中,由于工况的特殊性及液压机械人性化的发展需求,其所使用的多路电液阀需要集成差动合流功能,若是直接将上述两种差动合流控制方式与现有的多路电液阀连接为一体,则不仅增大了多路电液阀的体积,还增加了多路电液阀的结构复杂度、加工成本、维护的困难度。因此现需要重新设计出一种差动合流的阀组,将其与多路电液阀集成为一体,不仅使多路电液阀能具备手动、电控两种操纵方式,且能与其换向功能集成为一体,成为一种对特定油路实现差动合流功能且体积小的手电液控多路集成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解决了现有的多路电液阀缺乏差动合流功能,而将现有的差动合流阀组直接应用在多路电液阀上时会导致其结构复杂度增加等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不仅将手动、电液控制同时用于多路电液阀的控制,且其所具备的差动合流的阀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体积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分流阀组、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以及回油阀组,在所述机能换向阀组和回油阀组之间依次接入有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差动合流阀组和快速电液换向阀组,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和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为三位六通换向阀,所述快速电液换向阀组为二位六通换向阀,所述进油分流阀组、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的阀体内均设置有进油通道、中位卸荷通道和公共回油通道,其中,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的回油通道均与公共回油道并联相通,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的进油通道与进油分流阀组的出油通道并联相通,主油路给进油分流阀组1的进油通道供油;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的中位卸荷通道依次经串联油路串联起来,并经串联油路在回油阀组内与公共回油道相通;所述公共回油道与油箱连通;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为工作油口A3和工作油口B3,工作油口A3以及工作油口B3分别通过工作油道A3以及工作油道B3与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的阀腔连通,且工作油口A3封闭,在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的阀体上设置有与工作油道A3连通的工作油道Aa以及与工作油道B3连通的工作油道Bb;在所述差动合流阀组上设置有工作油道Hb和工作油道Ha,其上设置有一个工作油口A4以及一端与工作油口A4连通的工作油道Hc;所述快速电液换向阀组的工作油口均封闭,在其上设置有均与自身阀腔连通的工作油道Ka、工作油道Kb以及工作油道Kc,所述工作油道Ka通过工作油道Ha与工作油道Aa连通,所述工作油道Kb通过工作油道Hb与工作油道Bb连通,所述工作油道Kc与工作油道Hc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的换向主阀芯所处工位由电液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电液控制系统包括分流顺序阀和多个分别各固定在一个电液换向阀组的阀体下侧的换向控制组件,所述换向控制组件包括油道彼此连通的先导电磁阀和先导油缸,所述先导油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对应的电液换向阀组的换向主阀芯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分流顺序阀设置在进油分流阀组的进油通道中,其进液端口以及主出液端口分别与主进油路以及进油分流阀组的进油通道连通,其副出液端口依次通过先导油道、各个电液换向阀组侧面的分流油道后与各个先导电磁阀的阀腔连通;通过控制先导电磁阀的电磁铁的通电、断电即可控制先导电磁阀的阀芯的换向,进而控制先导油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从而控制换向主阀芯的工位。进一步地,所述换向控制组件还包括在先导油缸两腔均处于卸荷状态时、用于将换向主阀芯移动到中立位置的复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下设置的先导电磁阀为第一先导电磁阀,其为三位四通电磁阀,快速电液换向阀组下设置的先导电磁阀为第二先导电磁阀,其为二位四通电磁阀。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液换向阀组的换向主阀芯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用于手动操纵换向主阀芯所处工位的手柄杆。进一步地,在所述先导油道中接入有先导溢流阀。进一步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为“O”型机能电液换向阀组。进一步地,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有~个,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型号:“Y”型机能电液换向阀组、“O”型机能电液换向阀组、“C”型机能电液换向阀组、“K”型机能电液换向阀组。进一步地,通过连接组件将各个阀组的阀体连接起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双头螺杆、螺母和垫圈,在所述进油分流阀组、电液换向阀组Ⅰ、电液换向阀组Ⅱ、差动合流阀组、快速电液换向阀组和回油阀组的阀体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连接孔,双头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各个连接孔以及一个垫圈后与一个螺母拧紧,双头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垫圈后与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阀组的阀体上均设置有四个连接孔,相邻两个阀体上的连接孔一一对应,且所述连接机构有四组。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解决了通常采用的电磁电液阀组加集成块的差动合流结构形式所带来的体积大,集成块设计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分流阀组(1)、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以及回油阀组(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能换向阀组和回油阀组(6)之间依次接入有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差动合流阀组(4)和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和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为三位六通换向阀,所述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为二位六通换向阀,所述进油分流阀组(1)、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阀体内均设置有进油通道(16)、中位卸荷通道(17)和公共回油通道(18),其中,/n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回油通道均与公共回油道(18)并联相通,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的进油通道(16)与进油分流阀组(1)的出油通道并联相通;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中位卸荷通道(19)依次经串联油路串联起来,并经串联油路在回油阀组(6)内与公共回油道(18)相通;所述公共回油道(18)与油箱连通;/n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为工作油口A3和工作油口B3,工作油口A3以及工作油口B3分别通过工作油道A3以及工作油道B3与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的阀腔连通,且工作油口A3封闭,在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的阀体上设置有与工作油道A3连通的工作油道Aa(29)以及与工作油道B3连通的工作油道Bb(28);/n在所述差动合流阀组(4)上设置有工作油道Hb(30)和工作油道Ha(31),其上设置有一个工作油口A4以及一端与工作油口A4连通的工作油道Hc(32);/n所述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工作油口均封闭,在其上设置有均与自身阀腔连通的工作油道Ka(33)、工作油道Kb(34)以及工作油道Kc,所述工作油道Ka(33)通过工作油道Ha(31)与工作油道Aa(29)连通,所述工作油道Kb(34)通过工作油道Hb(30)与工作油道Bb(28)连通,所述工作油道Kc与工作油道Hc(3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分流阀组(1)、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以及回油阀组(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能换向阀组和回油阀组(6)之间依次接入有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差动合流阀组(4)和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和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为三位六通换向阀,所述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为二位六通换向阀,所述进油分流阀组(1)、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阀体内均设置有进油通道(16)、中位卸荷通道(17)和公共回油通道(18),其中,
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回油通道均与公共回油道(18)并联相通,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的进油通道(16)与进油分流阀组(1)的出油通道并联相通;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中位卸荷通道(19)依次经串联油路串联起来,并经串联油路在回油阀组(6)内与公共回油道(18)相通;所述公共回油道(18)与油箱连通;
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为工作油口A3和工作油口B3,工作油口A3以及工作油口B3分别通过工作油道A3以及工作油道B3与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的阀腔连通,且工作油口A3封闭,在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的阀体上设置有与工作油道A3连通的工作油道Aa(29)以及与工作油道B3连通的工作油道Bb(28);
在所述差动合流阀组(4)上设置有工作油道Hb(30)和工作油道Ha(31),其上设置有一个工作油口A4以及一端与工作油口A4连通的工作油道Hc(32);
所述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工作油口均封闭,在其上设置有均与自身阀腔连通的工作油道Ka(33)、工作油道Kb(34)以及工作油道Kc,所述工作油道Ka(33)通过工作油道Ha(31)与工作油道Aa(29)连通,所述工作油道Kb(34)通过工作油道Hb(30)与工作油道Bb(28)连通,所述工作油道Kc与工作油道Hc(3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差动合流功能的多路电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Ⅰ(2)、机能电液换向阀组Ⅱ(3)以及快速电液换向阀组(5)的换向主阀芯(25)所处工位由电液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电液控制系统包括分流顺序阀(7)和多个分别各固定在一个电液换向阀组的阀体下侧的换向控制组件,所述换向控制组件包括油道彼此连通的先导电磁阀和先导油缸(26),所述先导油缸(26)的活塞杆末端与对应的电液换向阀组的换向主阀芯(25)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芳芳陈启松徐光德王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众大科技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