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90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打桩钻孔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包括:分气舱,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总进气口、旁路动力出气口和中心主出气口;转子,其一端设有与中心主出气口转动连接的转子进气口,另一端的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出气孔,转子中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有叶片;定子,其套设在转子的中部,叶片位于定子和转子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设有驱动出气口和与旁路动力出气口连通的驱动进气口,旁路动力出气口通入高压气体可推动叶片使转子相对于定子转动,并使气体从驱动出气口排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举反循环排淤泥的装置在使用中会导致排气孔周围会形成一个碗口形的凹面,淤泥排放效率降低,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桩钻孔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打桩过程的淤泥通过气举反循环的方式将淤泥排到水平面以上。气举反循环钻进工作原理同空压机气举抽水工作原理相类似,即以压缩知空气通过双壁气水龙头,经双壁主动钻杆、双壁钻杆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从混合器处喷入内管,形成无数小气泡道,气泡一面沿内管迅速上升,一面同时膨胀,压力降低,从而产生气举作用。但现有的气举反循环排淤泥的装置中在水下仅有一个圆形的固定排气孔,这样会导致在经过短时间的淤泥排放后排气孔周围会形成一个碗口形的凹面,淤泥排放效率降低,需要将排气管移动位置来实现更多更高效率的淤泥排放,这样会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举反循环排淤泥的装置在使用中会导致排气孔周围会形成一个碗口形的凹面,淤泥排放效率降低,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包括:分气舱,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总进气口、旁路动力出气口和中心主出气口;转子,其一端设有与所述中心主出气口转动连接的转子进气口,另一端的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出气孔,所述转子中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有叶片;定子,其套设在所述转子的中部,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定子和转子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设有驱动出气口和与所述旁路动力出气口连通的驱动进气口,所述旁路动力出气口通入高压气体可推动所述叶片使所述转子相对于定子转动,并使气体从所述驱动出气口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子中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有容纳槽,所述叶片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且所述容纳槽内还设有伸缩弹性体,所述叶片的一端抵持在所述伸缩弹性体上,另一端抵持在所述定子的内壁,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偏心设置,每两个所述叶片与所述定子和转子形成一个气体空间,所述驱动进气口和驱动出气口分别与不同的气体空间连通,以使驱动进气口流入高压气体时,可驱动转子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心主出气口设有通风栅格,所述通风栅格设有伸入所述转子内的气体流通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转子内部的气体流通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体流通检测装置包括:弹簧,其一端设于所述通风栅格上;涡扇轴,其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涡轮扇叶,其套设在所述涡扇轴上,并在所述转子内通气流时相对于所述涡扇轴轴转动,并对所述涡扇轴产生轴向力;测力传感器,其设于所述涡扇轴与通风栅格的连接处,用于检测所述弹簧的受力并传输至地面设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涡扇轴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用于清洁气孔的清洁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孔清洁刷包括:设定数量的刷架,其周向间隔设置并与涡扇轴另一端的端部连接;与所述刷架数量相同的刷头,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刷架的外侧,所述刷头所在圆周的直径大于所述转子的内径;并且在所述转子内的气流通过所述出气孔正常流通时,所述涡轮扇叶提供的轴向力使所述刷头位于所述出气孔和转子的端部之间;在所述转子内的气流通过所述出气孔正常流通受阻时,所述涡轮扇叶提供的轴向力使所述刷头位于所述出气孔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气孔和转子的端部之间转子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刷头的刷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子的侧壁上还设有安全出气窗,所述安全出气窗的内侧设有滑槽,所述涡扇轴另一端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涡扇轴可相对转动的开窗结构,所述开窗结构包括:设定数量的开窗架,其周向间隔设置,并且一端相对转动的与所述涡扇轴连接;与所述开窗架数量相同的密封板,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开窗架的外侧并卡设在所述滑槽内;并且在所述转子内的气流通过所述出气孔正常流通时,所述涡轮扇叶提供的轴向力使所述密封板位于所述开窗架处;在所述转子内的气流通过所述出气孔正常流通受阻时,所述涡轮扇叶提供的轴向力使所述密封板沿所述滑槽滑动打开所述安全出气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子的端部也间隔设有出气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叶片为胶木叶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向分气舱的总进气口注入气体,从旁路动力出气口流出的气体通过驱动进气口注入至容纳空间内,使转子相对于定子转动。分气舱的中心主出气口流出的气体进入转子内,通过另一端的侧壁间隔设置的出气孔喷出,转子转动时,出气孔也转动。出气孔转动可避免在周围形成一个碗口形的凹面,可提高排放效率降低,不需要将排气管位置移动即可实现更多更高效率的淤泥排放,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轴向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流通受阻时清洁刷和开窗结构的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正常流通时清洁刷和开窗结构的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气体流通检测装置、清洁刷和开窗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分气舱;11、总进气口;12、旁路动力出气口;13、中心主出气口;14、通风栅格;15、旁路出气调节阀;16、中心出气调节阀;2、转子;21、转子进气口;22、出气孔;23、叶片;24、容纳槽;25、伸缩弹性体;26、刷槽;27、安全出气窗;28、滑槽;3、定子;31、驱动出气口;32、驱动进气口;33、气体空间;4、气体流通检测装置;41、弹簧;42、涡扇轴;43、涡轮扇叶;5、清洁刷;51、刷架;52、刷头;6、开窗结构;61、开窗架;62、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轴向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包括:分气舱1,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总进气口11、旁路动力出气口12和中心主出气口13;还包括转子2,其一端设有与中心主出气口13转动连接的转子进气口21,另一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气舱(1),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总进气口(11)、旁路动力出气口(12)和中心主出气口(13);/n转子(2),其一端设有与所述中心主出气口(13)转动连接的转子进气口(21),另一端的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出气孔(22),所述转子(2)中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有叶片(23);/n定子(3),其套设在所述转子(2)的中部,所述叶片(23)位于所述定子(3)和转子(2)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设有驱动出气口(31)和与所述旁路动力出气口(12)连通的驱动进气口(32),所述旁路动力出气口(12)通入高压气体可推动所述叶片(23)使所述转子(2)相对于定子(3)转动,并使气体从所述驱动出气口(31)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气舱(1),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总进气口(11)、旁路动力出气口(12)和中心主出气口(13);
转子(2),其一端设有与所述中心主出气口(13)转动连接的转子进气口(21),另一端的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出气孔(22),所述转子(2)中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有叶片(23);
定子(3),其套设在所述转子(2)的中部,所述叶片(23)位于所述定子(3)和转子(2)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设有驱动出气口(31)和与所述旁路动力出气口(12)连通的驱动进气口(32),所述旁路动力出气口(12)通入高压气体可推动所述叶片(23)使所述转子(2)相对于定子(3)转动,并使气体从所述驱动出气口(31)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中部的周向方向间隔设有容纳槽(24),所述叶片(23)设于所述容纳槽(24)内,并且所述容纳槽(24)内还设有伸缩弹性体(25),所述叶片(23)的一端抵持在所述伸缩弹性体(25)上,另一端抵持在所述定子(3)的内壁,所述转子(2)相对于所述定子(3)偏心设置,每两个所述叶片(23)与所述定子(3)和转子(2)形成一个气体空间(33),所述驱动进气口(32)和驱动出气口(31)分别与不同的气体空间(33)连通,以使驱动进气口(32)流入高压气体时,可驱动转子(2)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主出气口(13)设有通风栅格(14),所述通风栅格(14)设有伸入所述转子(2)内的气体流通检测装置(4),其用于检测转子(2)内部的气体流通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动涡轮型射风搅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检测装置(4)包括:
弹簧(41),其一端设于所述通风栅格(14)上;
涡扇轴(42),其一端与所述弹簧(41)连接;
涡轮扇叶(43),其套设在所述涡扇轴(42)上,并在所述转子(2)内通气流时相对于所述涡扇轴(42)轴转动,并对所述涡扇轴(42)产生轴向力;
测力传感器,其设于所述涡扇轴(42)与通风栅格(14)的连接处,用于检测所述弹簧(41)的受力并传输至地面设备。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宇王鹏邹欢邓永锋王翔李璘琳江海明陈晓剑徐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