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岩爆微震监测判识预警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866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岩爆微震监测判识预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隧道掌子面后方预定距离范围内,沿着隧道壁环向安装多环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用于采集岩体内的微震活动数据;S2)在隧道底板位置预埋数据采集线,并通过数据采集线将所安装的微震传感器连接至微震监测设备,以对微震传感器采集的微震活动数据进行收集得到微震监测数据;S3)建立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进行微震分析,根据微震分析结果对隧道施工掌子面周围岩层的岩爆危险等级进行预警;S4)根据岩爆危险等级的预警情况,动态调控下一循环开挖支护措施,确保隧道开挖安全受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岩爆微震监测判识预警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浅埋暗挖隧道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岩爆微震监测判识预警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大力建设众多交通隧道、引水隧道等地下工程,其中出现了很多深埋长大隧道工程。对于地处地质环境复杂、地质构造活跃、地应力极高的青藏高原,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岩爆灾害问题越来越突出。突发的岩爆灾害不仅威胁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也严重迟滞了施工进度,极大增加了施工成本。针对地质构造复杂、氧气稀薄,且岩爆段占比高、规模大的深埋高风险岩爆隧道,现有方法在微破裂信号捕捉、缺氧环境微震监测技术快速实施、岩爆风险多方及时决策等方面的适用性受限,且目前尚无针对高原地区岩爆隧道的微震监测判识预警的有效施工工法。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开展微震监测与岩爆判识预警,成为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岩爆微震监测判识预警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岩爆预测判识的准确度和及时性,保证了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安全,能大大提高施工进度,节约施工工期的同时极大减少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配合需求和微震监测施工时间,保证施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岩爆微震监测判识预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对于每一隧道开挖循环,在隧道掌子面后方预定距离范围内,沿着隧道壁环向安装多环微震传感器,所述微震传感器用于采集岩体内的微震活动数据;/nS2)在已形成的隧道底板位置预埋微震数据采集线,并通过所述微震数据采集线将所安装的微震传感器连接至所述微震监测设备,以对所述微震传感器采集的微震活动数据进行收集得到微震监测数据;/nS3)建立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所述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用于从微震监测设备接收微震监测数据并进行微震分析,所述预警系统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的微震分析结果对所述隧道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岩爆微震监测判识预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于每一隧道开挖循环,在隧道掌子面后方预定距离范围内,沿着隧道壁环向安装多环微震传感器,所述微震传感器用于采集岩体内的微震活动数据;
S2)在已形成的隧道底板位置预埋微震数据采集线,并通过所述微震数据采集线将所安装的微震传感器连接至所述微震监测设备,以对所述微震传感器采集的微震活动数据进行收集得到微震监测数据;
S3)建立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所述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用于从微震监测设备接收微震监测数据并进行微震分析,所述预警系统用于根据来自所述岩爆实时微震监测系统的微震分析结果对所述隧道施工掌子面周围岩层的岩爆危险等级进行预警;
S4)根据岩爆危险等级的预警情况,动态调控下一循环开挖支护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微震传感器为大螺距三向耦合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环微震传感器中的微震传感器交错布置,使得每个所述微震传感器在所述施工掌子面上的投影不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沿着隧道壁环向安装多环微震传感器,包括:
沿着隧道环向在隧道的顶拱和两侧边墙开设多个监测孔,将微震传感器安装在对应的监测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已形成的隧道底板位置预埋微震数据采集线,包括:
在已形成的隧道底部挖掘预埋沟;
将走线钢管放置入所述预埋沟内;
将所述微震数据采集线穿过所述走线钢管连接所述微震传感器和所述微震监测设备;
回填所述预埋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斌李建军白国峰乔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