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564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外套筒和混料筒,所述外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混料筒设置在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所述外套筒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外套筒与所述混料筒均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外套筒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外套筒一侧侧壁的底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混料筒的底端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底杆,且三个所述底杆的底端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三个所述万向轮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侧,所述底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混合速度快效果好和在工作时更加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丙烯酸异辛酯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丙烯酸异辛酯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11H20O2。主要用作制造丙烯酸酯溶剂型和乳液型压敏胶的软单体。还用作生产便条本用微球型压敏胶的主单体。也用于制造涂料、塑料改性剂、造纸及皮革加工助剂、织物整理剂等产品,用于合成纤维织物加工,以及作胶黏剂(抗创压敏胶)。现有的丙烯酸异辛酯生产时需要在混合装置内部加入丙烯酸原料,然后在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等辅助料进行混合,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质量差,均匀度低,且混合时混合的速度慢,且在混合时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较大晃动,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外套筒和混料筒,所述外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混料筒设置在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所述外套筒内部的底端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3)、外套筒(5)和混料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顶部,所述混料筒(12)设置在所述外套筒(5)的内部,所述外套筒(5)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2),所述外套筒(5)与所述混料筒(12)均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外套筒(5)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外套筒(5)一侧侧壁的底端开设有开口(6),所述混料筒(12)的底端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底杆(20),且三个所述底杆(20)的底端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21),三个所述万向轮(21)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22)的内侧,所述底座(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3)、外套筒(5)和混料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3)的顶部,所述混料筒(12)设置在所述外套筒(5)的内部,所述外套筒(5)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2),所述外套筒(5)与所述混料筒(12)均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外套筒(5)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外套筒(5)一侧侧壁的底端开设有开口(6),所述混料筒(12)的底端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底杆(20),且三个所述底杆(20)的底端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21),三个所述万向轮(21)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22)的内侧,所述底座(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4),所述减速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轴承(13),所述减速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轴承(13)活动安装有转轴(19),所述转轴(19)的顶端与所述混料筒(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混料筒(1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轴承(13)活动安装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轴(11)位于所述混料筒(12)的内部,所述搅拌轴(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三个搅拌杆(17),且所述搅拌轴(11)的底端设置有螺旋搅拌叶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异辛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2)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料管(16),所述加料管(16)的顶端设置有广式加料头(15),所述混料筒(12)一侧侧壁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锋俞健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